孩子發脾氣時,父母的第一句話,很重要

養生健康 77℃ 0
摘要:人和人糾纏的本質,在於承接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情感。無論是與孩子、伴侶,亦或朋友之間的關係,大都如此。一旦介入或捲入他們的情緒,我們便成了它的“被動承擔者”。孩子因為一點小事突然發脾氣,大哭大鬧;比如欺負弱小的弟弟妹妹,攻擊年邁的爺爺奶奶。拒絕捲入,拒絕與孩子的情緒糾纏。當我們的文化無法包容孩子的攻擊性,身為父母的我們,往往也很難容忍得了。

人和人糾纏的本質,在於承接了本不屬於自己的情感。

無論是與孩子、伴侶,亦或朋友之間的關係,大都如此。

一旦介入或捲入他們的情緒,我們便成了它的“被動承擔者”。

作者|天雅

責編|陳沉沉

相信許多父母都遇到過這種情況:

孩子因為一點小事突然發脾氣,大哭大鬧;

嚴重一點的,甚至還會摔東西、動手打人。

這個時候,

如果你妥協,去哄他,那下次多半還會故伎重演。

而如果你壓制孩子,孩子可能會害怕你,不敢再忤逆,但他卻會私下把氣撒在其他地方。

比如欺負弱小的弟弟妹妹,攻擊年邁的爺爺奶奶。

似乎無論你怎麼做,孩子的壞脾氣就是無法徹底消解。

這時,有沒有更好的辦法?

01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

為什麼你的方法不管用?

第一種情况,假設你選擇了妥協。

你依著孩子的要求,去迎合和滿足。

那麼在這場“戰役中”,他贏了,你輸了。

從中孩子會形成一種感覺:

攻擊是萬能的,可以讓我成為「强者」。

此後,他便會逐漸習慣使用攻擊性,去「掠奪」他想要的一切。

第二種情况,假設你沒有妥協,而是反過來通過訓斥、講道理讓孩子妥協。

因為忌憚於你的權威,孩子會認錯,會做出所謂的改正。

但在這個“被制服”的過程中,他同樣也會產生一種感覺:

攻擊是萬能的,可以馴服「弱者」。

他認同了你,同時也會學著你馴服他的管道,去馴服別人。

說白了,就是把攻擊性轉移到其他人身上,專門欺負關係中的「弱者」。

而當身邊沒有「弱者」的時候,他可能還會再度面向你,發起被動攻擊

即採用消極、惡劣、隱蔽的管道來發洩情緒,比如拖延、敷衍、不合作等,以此來「攻擊」你。

就像一個小女孩被強勢的媽媽催促著寫工作的時候,她心裡非常反感,但她不敢直接表達出來。

於是,她會通過一次次把簡單的數學題故意算錯,來「攻擊」一旁心急如焚的媽媽。

一開始,媽媽可能會感到很不可思議:

“這些都是你會的題呀,怎麼還算錯那麼多呢?”

慢慢地,媽媽會變得越來越不耐煩,越來越生氣,最後甚至還會暴跳如雷,讓關係陷入惡性循環。

通過以上分析,我們不難發現:

面對孩子的攻擊,無論是「妥協」還是「強勢馴服」,其實都會助長孩子的攻擊欲。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被「捲入」到孩子的世界。

你被迫在孩子的地盤裏跟他爭高下,不斷與之糾纏,而這進一步激發了孩子的攻擊欲。

02

理解了這一點,再去談“怎麼辦”,也就清晰了:

拒絕捲入,拒絕與孩子的情緒糾纏。

具體要怎麼做呢?

舉個例子。

孩子在學校犯了點小錯,被老師當眾點名責備。

回到家以後,他沖你發脾氣,死活不肯寫工作。

應該如何去處理這個問題呢?

你有2種處理管道:

第一種,以一個「參與者」的姿態——

介入到孩子的世界裏,幫他處理當下的問題。

比如好言好語地哄他,答應他提出的各種要求,求他乖乖去寫工作。

或者不停地講道理,壓制孩子的情緒,強勢命令去寫工作。

如此一來,就會很容易像前面所說的,過度捲入到孩子的世界,並助長他的攻擊性。

第二種處理管道,是以一個「旁觀者」的姿態——

單純看見孩子當下的情緒,不做介入。

比如平靜地回應他:

“我感覺到你好像很生氣,似乎正在針對我。”

許多孩子在聽到這句話的時候,第一反應往往都是否認。

“我才沒有,我只是怕你聽不見,說話聲音大了一點。”

這個時候,不要急著辯駁,也不要急著去揭穿,安靜地聽他說就好了。

也許他會向你承認事情的原委,

也許他什麼也不打算跟你解釋。

那都沒關係。我們不需要介入去幫他解决問題。

只需要單純地看見他的情緒,與他同在,就足够了。

接下來你會發現,當孩子的情緒被你接住的那一刹那,他的攻擊性就會開始減輕,並逐漸消散。

看到這裡,你可能會感到困惑:

不去幫他解决問題,孩子怎麼可能會變好呢?

然而事實是,

不介入孩子的問題,才能更好地解决問題。

03

不介入,為什麼會更有用?

英國著名精神分析學家比昂,把人的情感劃分為最基本的兩類:

忍受得了的情感,α元素;

忍受不了的情感,β元素。

把內在「忍受不了的情感」,轉化成「忍受得了的情感」,是一個人非常重要的心智功能。

足够好的父母,經常要做的事情,就是引導孩子進行情感轉化,促進孩子的心智化成長。

具體怎麼做呢?

就是給孩子的情緒體驗「命名」

將孩子不能忍受的情感賦予一個名稱,一個概念,讓它變得更加有邏輯、更加理性,然後再返回給孩子。

你生氣了是嗎?

你害怕了是嗎?

當一種情感被命名以後,它就會從「模糊」變成「具體」;從「難以承受」變成「可以承受」。

回到前面的例子,孩子在學校受了委屈,回家向你胡亂發脾氣。

你直接回答說:“我感覺到你好像很【生氣】,你想攻擊我。”

這就是一個非常好的將β元素轉化成α元素元素的例子。

既命名了孩子當下的情緒狀態——我感受到了你的憤怒,也感受到了你的攻擊;

同時也為孩子樹立了一個如何將β元素轉化成α元素的楷模——

我始終穩穩地站在這裡,沒有被你吞噬,也沒有被你打倒。

當孩子的鋒芒被你溫柔地接住、命名並返還以後,他會切身體驗到這種以柔克剛的美好感覺。

然後逐漸地,他也會學著你的樣子,去嘗試接住、命名、消化他內在的種種情緒情感。

如此一來,他也便會逐漸恢復智慧和理性,去看待和解决現實中困擾他的問題。

就像平時,當你情緒不佳的時候,有個人願意聽你吐吐槽就夠了,因為發洩完了以後你會自己去解决問題;

但如果那個人總是急著替你做分析、出謀劃策,你反而會覺得抗拒,甚至還會有一種被對方干涉的不適感。

同時泛化到與孩子相處的方方面面,亦是如此。

當孩子在學習上壓力過大,時常出現情緒問題時,

你並不需要介入去幫助孩子解决問題,亦或提供更多智力方面的幫助。

你只需要給孩子提供一個充滿α元素的環境,就完全足够了。

04

這聽起來很容易,但要真正做到,卻是相當難的。

因為很多時候,面對孩子的攻擊,我們很難做到情緒不受干擾。

主要原因有2點:

其一:我們害怕攻擊和衝突。

首先在我們的文化裏,更多是鼓勵孩子要乖,要聽話,不太能容忍孩子存在攻擊性行為。

當我們的文化無法包容孩子的攻擊性,身為父母的我們,往往也很難容忍得了。

也囙此,我們時常會聽到父母憤怒地沖孩子大喊:

“我生你養你,為你付出那麼多,你沒有資格沖我大呼小叫。”

而當我們透過心理學的視角去看,

孩子出現攻擊性,多半是他在某一方面不爽了,不高興了,受委屈了。

因為無法承受這部分强烈的負面情感,所以他要通過攻擊別人來釋放內心的不快。

他是在攻擊你嗎?

不是!他其實是在向你求助。

這時,我們眼前看到的,便不再是一個充滿惡意的攻擊者,而是一個不知所措的可憐孩子。

其二:我們自己也不曾被接住過。

很多父母,從小生活在一個缺乏包容的環境裏,內在情緒情感從來不曾被接住。

也囙此,他們自己也不懂得如何引導孩子將「忍受不了的情感」進行合理地轉化。

這個時候,父母首先要做的,是自我覺知與成長

可以嘗試進入一段安全的關係,去體驗這種情緒被接住、被涵容的感覺,從中去成長。

也可以通過冥想、內觀、寫日記等管道,在一個平靜的狀態下與自己聯結,自我覺察。

去覺察真實的內心,去釋放未表達的情緒。

去擁抱曾經那個充滿恐懼、無助的內在小孩,讓自己的內在情緒慢慢被接住,實現自我賦能。

以一個成人的姿態陪伴著內在小孩慢慢長大,是每一位父母的功課。

你成長了,孩子會跟著成長;你成熟了,孩子也會跟著成熟。

寫在最後

人和人糾纏的本質,往往在於承接了不屬於自己的情感。

無論是與孩子關係,還是與伴侶的關係,亦或是與朋友的關係,都是如此。

一旦介入到對方投射過來的負面情緒情感,我們便成了它的“被動承擔者”

既破壞了自己內在的穩定,也影響了對方自我的綜合。

也囙此,我更加建議你:

當它來臨的時候,靜靜地當一個觀察者就好。

不被它吞噬,也不與它對抗,靜觀其變,靜待花開。

這個過程,本身就是一場修復和治癒。

作者:天雅。一個有想法、有態度的心理學科班生;責編:陳沉沉。

生命的根本需求

是渴望被看見

标签: 孩子 發脾氣 父母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