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各地各部門注重抓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
厚植紅色基因 傳承革命薪火
海南日報記者 陳蔚林
“希望,寄託在我們這一代人的身上。我們應該努力學習,樹立遠大的抱負和理想,為實現第二個百年奮鬥目標準備著,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準備著……”
7月30日,在省關工委舉行的“老少共話·百年輝煌強國有我”座談會上,海口市濱海第九小學學生王紫漪的發言贏得掌聲。
在全黨持續深入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背景下,海南各地各部門注重抓好青少年黨史學習教育,講好黨的故事、革命的故事、英雄的故事,厚植愛黨、愛國、愛社會主義的情感,讓紅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傳承。
學習黨的知識 播撒紅色種子
“中國共產黨黨徽由鐮刀和錘頭組成,分別象徵著農民階級和工人階級……”近日,海南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學生黨支部黨員走進該校附屬幼稚園,用一場活潑新穎的黨史宣教活動,在孩子們心中播下紅色的種子。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海南各地各校積極以黨史為生動教材,引導青少年學習黨的歷史、感悟建黨精神,號召他們從小聽黨話、永遠跟黨走。
比如,昌江黎族自治縣積極開展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進校園活動,以觀看視頻、欣賞幻燈片、問答互動等直觀生動的管道,向孩子們講述共產黨人在各個歷史時期創造的輝煌業績。同時,該縣還充分發揮家校聯動作用,舉辦了“紅心向黨”文明家庭齊唱時代紅歌等活動,讓紅色文化通過親子教育的形式走進文明家庭、走進千家萬戶。
值得一提的是,不少學校還將海南自貿港政策知識融入“四史”教育過程中。比如,三亞市逸夫中學等學校舉辦了“我與自貿港共成長”等活動,通過講授一堂思想政治課、組織一期主題班會活動等管道,將海南自貿港政策知識普及給廣大師生,進一步加深了青少年投身海南自貿港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走進教育基地 聆聽歷史迴響
特殊的地理位置、壯闊的革命歷程,使海南形成獨具特色的紅色文化。
據統計,我省共有革命遺址和其他遺址約600個,此外諸多博物館、黨史館等也被列入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的行列。
在推進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海南各地各校充分綜合本地資源,鼓勵青少年走出校園、走進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從這些革命遺址和文物中聆聽歷史迴響——
瓊海市組織中小學生在周士第將軍紀念館、椰子寨戰鬥遺址等愛國主義教育基地開展研學活動;東方市組織中小學師生到北黎烈士陵園等地開展牢記黨的歷史、緬懷革命先烈主題黨日、團日活動;陵水黎族自治縣提蒙中心小學把黨史學習教育引入課堂,給學生發放提蒙鄉彭穀園英雄事件手册,講解提蒙鄉本地紅色革命故事……
7月30日上午,海口旅遊職業學校組織學生走進海南農墾博物館,深入瞭解半個多世紀以來,共產黨領導英雄群體在北緯18度以北大面積成功種植天然橡膠、建成中國最大的天然橡膠生產基地的巨大成就。
“黨在百年奮鬥歷程中,創造了許多偉大業績,形成許多優良傳統和作風。”參觀展館後,海口旅遊職業學校學生梁燕清頗為感慨:“我們要把這些優良傳統和作風傳承下來,始終把個人理想與國家發展緊密聯系在一起。”
投身宣教隊伍 傳播紅色文化
暑假雖至,但海南各地各校組織學生接受黨史學習教育的熱情不减。
7月,海南大學全面啟動2021年度暑期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社會實踐暨“青年紅色築夢之旅”活動,組織全校1.8萬餘名學子組成672支校級團隊,到各地開展社會實踐活動。黨史學習教育是不少實踐團隊的主題。
活動中,海南大學生物醫學工程學院學生黨支部組織師生,在陝甘邊革命根據地英雄紀念碑前默哀悼念,到陳家坡會議舊址、延安革命紀念館、陝甘邊革命根據地照金紀念館追溯紅色足迹……在延安大學交流學習感悟時,學子們紛紛表示:“眼前的祥和盛世,是革命先輩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身為新時代的青年學生,我們更應該繼承英烈精神,不畏困難、砥礪前行。”
精神上受到鼓舞,行動上得到引導,隨著黨史學習教育不斷走深走實,海南廣大青少年自覺成為文宣宣講百年黨史的青年力量——
三亞學院打造沉浸式實景聲音劇場《紅》,以落筆峰為背景,以凰家雲水為主場,從四個不同時期的經典故事為切入點,通過旁白、朗誦、唱紅歌和講故事等舞臺形式,生動再現中國共產黨百年奮鬥歷史;瓊台師範學院打造紅色舞臺劇《光耀瓊崖》,動情演繹瓊崖武裝革命鬥爭“二十三年紅旗不倒”的壯麗史詩,參加演出的247名學生中有213人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習近平總書記在‘七一’重要講話中說,‘未來屬於青年,希望寄予青年’,給了我們很大的鼓勵和鞭策……”近日,海南師範大學文學院學生黨員社區服務站、學生黨員成長工作室又在籌畫新一批“四史”宣教活動.海南師範大學學生黨員穆怡暄說,他們希望通過參與這些活動,讓一代代革命先輩的矢志奮鬥與一個個朝氣蓬勃的青春夢想跨越時空、緊密相連。(本報海口7月31日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