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小小的“卡扣”,是如何讓93歲腰突老人重新站起的?

養生健康 97℃ 0
摘要:研究發現,大約8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時段會經歷腰痛。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15.2%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發病率僅次於感冒,且大多數腰突患者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現呈年輕化趨勢發展。但實際上,腰疼既有最佳治療時機,也有鮮為人知的新技術,用好了,高齡老人也能重新挺起腰板生活。《生命時報》採訪權威專家,通過一個案例帶你瞭解腰痛患者的新選擇。因為長年累月的工作,吳老太太一直患有腰椎病。

研究發現,大約80%的人在一生中的某些時段會經歷腰痛。我國腰椎病患者已突破2億,15.2%為腰椎間盤突出症患者,發病率僅次於感冒,且大多數腰突患者集中在中老年人群,現呈年輕化趨勢發展。

很多人認為,腰疼不是病,養著就好,有的甚至在硬板床上一躺一個多月。但實際上,腰疼既有最佳治療時機,也有鮮為人知的新技術,用好了,高齡老人也能重新挺起腰板生活

《生命時報》(微信內蒐索“LT0385”即可關注)採訪權威專家,通過一個案例帶你瞭解腰痛患者的新選擇。

受訪專家

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友誼醫院骨科主任醫師唐海

本文作者丨生命時報記者高陽

本文編輯丨任琳賢

新技術讓老人重新站起來

今年93歲的吳老太太,大半生都在醫科院某研究所工作,直到84歲才退休。她在街坊鄰居裏一直是出了名的老壽星,至今耳不聾眼不花,平時還自己去公園鍛煉,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可就在幾個月前,老太太連起身站立都成問題。

因為長年累月的工作,吳老太太一直患有腰椎病。三年前,她的病情加重了,於是去了家附近的北京友誼醫院診治。她自述腰背部疼痛,步行距離只有200米左右。

骨科主任醫師唐海結合症狀以及影像學檢查,診斷其為腰椎管狹窄症、腰椎間盤突出症,後來考慮到吳老太太年事已高,無法承受手術,便遵從家人和吳老太太本人意願,暫時不住院,採取保守治療。

回到家後,家人每天按時給老人搽藥、貼膏藥、按摩理療,疼痛暫時得到了緩解。可好景不長,幾個月後,老人的腰椎病又犯了,過去經常吃的止疼藥已經沒了效果,最疼時只能靠家人扶著走幾步,每天只能坐在輪椅上,生活質量大不如前。

於是,家人推著輪椅、帶著吳老太太再次找到唐海主任,尋求進一步治療。

“93歲高齡,這對於任何手術來說都是個巨大的挑戰。但患者現時生活質量極差,如果不手術治療,將一直痛苦下去。”唐海告訴《生命時報》記者,對於高齡老人的腰椎問題,醫生通常都不會建議手術,首先推薦保守治療,比如用藥、臥床休息、推拿按摩、牽引、佩戴腰圍、打封閉等。

但長期靜養可能會躺出其他問題,長期大量吃藥又很可能導致肝腎損傷,甚至神經系統問題。

再次看到吳老太太時,唐海的內心很是烦乱,但這次,家屬和老人對手術的堅持和篤定讓唐海有了信心。

經多學科評估和會診後,唐海最終決定用新的微創手術科技—BacFuse棘突間融合撐開固定術為老人進行治療。

影像學檢查提示,吳老太太腰椎管內黃韌帶嚴重肥厚,椎管面積嚴重减少。

唐海通過實施BacFuse棘突間融合撐開固定術,即在腰麻下行體內棘突間提供持續的內牽引,關節突開窗切除增生的黃韌帶,持續牽拉後縱韌帶、新增椎管面積。

唐海教授講解BacFuse棘突間融合撐開固定術的原理

手術十分順利,用時一小時,出血量也只有30~40毫升。術後,腰椎管面積較術前明顯增寬,三個月左右,老人就離開了輪椅,自己步行到衛生間、廚房,還能去公園散步,回到老組織轉一轉。

一個小卡扣

撐開擠壓在一塊的椎體

腰椎退行性疾病是老年人最常見的疾病,主要包括: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腰椎滑脫症,大多都會表現出腰痛、下肢疼痛和麻木、間歇性跛行、行走困難等,嚴重影響老年人的日常生活質量。

其中,腰椎間盤突出症是由於腰椎間盤退變、纖維環破裂、髓核突出而刺激或壓迫脊神經根、馬尾神經所表現的一種臨床綜合征。

其典型症狀是從下腰部向臀部、大腿後方、小腿外側直到足部的放射痛,特別是在咳嗽、打噴嚏等腹壓突然增高的情况下,疼痛會加劇。

牽引等保守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已成為困擾現代人的常見病,現時的治療管道存在局限性,並不能解决患者病痛。”唐海說,傳統的中醫治療主要是牽引,朝上下兩個方向牽拉,撐開椎間隙,牽拉後縱韌帶,這樣使椎間盤被回納,不再壓迫脊髓。

但牽拉只能解决一時病痛,受自身重力作用,慢慢地椎間盤又會突出,症狀就又來了。

椎弓根釘固定術

後來,有了椎弓根釘固定術,也就是人們常講的“打釘子”。從後背把椎板和棘突切開,將露出的神經根和脊髓剝到一邊,把突出的椎間盤切除。

這種手術會破壞整個骨骼,必須打釘子穩定住局部脊柱結構。因力學强度太硬,易造成臨近腰椎間盤節段出現新問題,即鄰椎病,所以這類手術在國內外越來越少用了。

椎間孔鏡術

現時,國內較為流行的是椎間孔鏡術,經皮進入脊椎後,把神經根剝到一邊,孔鏡從椎間孔進去,再切掉突出的椎間盤。

這類手術最大的問題是容易誤傷神經根或脊髓。如果突出的椎間盤沒切淨,在重力作用下極容易再次復發。而且,這類手術對主刀大夫的水准要求很高,學習曲線很長,前50~100臺手術出現損傷風險的可能相對較大。

囙此,美國人雖然發明了這個科技,但由於美國商業醫保反復理賠成本較高,在2016年已經基本叫停。但在我國,這種技術仍是大多數醫院治療椎間盤突出的首選術式。

針對上述“困局”,唐海帶領團隊開展了BacFuse棘突間融合撐開固定術治療腰椎病的探索。該科技於2011年獲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準予,在美國已成功開展數千例,法國、荷蘭、比利時等國家也有醫院開展此手術,尚未有不良事件報告,國內多個都市三甲醫院也在陸續開展該術式。

BacFuse棘突間融合撐開固定術模型

BacFuse系統是一種後路、非椎弓根固定系統,適用於頸椎之外的單階段椎體疾病,通過植入BacFuse棘突間融合器,撐開棘突間隙,一方面有利於突出的椎間盤回縮到原始位置,修復椎間盤。另一方面通過牽拉後縱韌帶、黃韌帶,新增椎管面積。

這種手術不動大的腰椎結構和椎間盤,只破壞棘間韌帶,放入一個撐開器,在兩個相鄰棘突間“疊瓦狀”固定,以增大棘突間的應力作用,讓重力通過棘突間內寘物向下傳導,减少受損椎間盤的壓力,從而讓突出的椎間盤自己慢慢復位。

所以,這種手術也被稱為“脊柱內牽引”,避開了傳統體外牽引的弊端,同時還能與骨移植資料一起使用。

唐海說,對高齡、合併症多的患者來說,傳統手術時間長、出血量多、創傷大,易出現術後併發症。BacFuse手術是微創的,風險更低,手術時間短,出血量少,僅需在腰麻下完成,適用範圍廣,從胸骨到骶骨的椎間盤皆適用,保護鄰近節段,减少鄰椎病發生,降低再手術風險。

術後,病人整體感覺很舒服,腰椎仍能自由彎曲,不像打釘子後,腰椎會變得“很板”,彎曲受限。

從2014年至今,唐海團隊已完成BacFuse微創手術700餘臺,年紀最大者96歲,最小的18歲。唐海說,等到患者突出的椎間盤完全復位後,這個撐開器還可以取出,即便不取出,也能終身使用,核磁檢查不受影響。

當然,這個手術也有禁忌症,腫瘤病人、腰椎滑脫、椎間盤脫出、腰椎管骨性狹窄等都不太適合。

丟掉壞習慣,腰板挺起來

資料表明,35~55歲是腰痛的易發年齡。隨著不良生活方式越來越常見,腰痛越來越多地出現在35歲以下的年輕群體中,於是有不少年輕人常常調侃自己是“20歲的身體,50歲的腰”。

腰疼牽扯問題特別多,從皮膚到椎間盤要經過很多組織結構,任何一個環節出問題,都會引起腰疼,不僅腰椎間盤突出會腰疼,筋膜炎、小關節肥厚堵塞、骨質疏鬆、周圍的炎症等,都可能誘發腰痛。

但腰椎間盤問題更為嚴重,由於沒有血液的供養,一旦損傷,自我修復能力較差,出現退化後,很容易發生結構的改變。

一旦有了腰椎間盤突出問題,可先採取保守治療,少活動,做牽引,多休息;如果保守治療三個月以上效果較差或症狀反復發作,則需選擇手術治療。

有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的老人原則上不適合手術,但最好由多學科醫生綜合判斷,能手術的儘量不要放弃治療機會。

唐海說,人每走一步,腰椎就有6個方向的運動,過屈過伸、左右側彎、左右旋轉,這種磨損每天都是不可避免的。但日常生活中,人們的很多不良生活方式和習慣,在原本損耗的基礎上,又加速了腰椎老化和損傷。

不當姿勢

這是最常見的危險因素,例如——

人平躺時,腰椎受力最小,大約25公斤;

直立時,腰椎受力約100公斤;

坐著時,上半身直立狀態下腰椎受力約140公斤。

上半身前傾會使腰椎受力驟增,站著身體往前傾時,腰椎受力變為150公斤;

坐著身體往前傾時,腰椎受力增大到近200公斤。

不同姿勢下腰椎所承受的壓力

不良習慣

腰部受寒,健身臥推,久坐,通宵打麻將,玩手機,過度負重,彎腰……都容易導致腰椎間盤突出。

超重肥胖

胖人的椎間盤負擔更大,容易出現小關節肥厚,要避免過度肥胖。

職業因素

櫃檯迎賓等服務行業從業者、重體力勞動者、伏案辦公的白領一族等,都是腰椎間盤突出的高發人群。

營養素缺乏

平時注意補充營養,氨糖是關節軟骨的主要組成部分,30歲以後人體氨糖含量不斷降低,且不再生成。囙此,日常除了鈣質,還要加强氨糖的補充。▲

本期編輯:鄭榮華

等等,右下角點個在看再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