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上半年各省市的GDP戰火已逐漸落下帷幕,都市間的經濟總量競爭正在展開之中,這是各都市經歷疫情後的經濟半年度總結,同時涉及到都市排名,所以一定程度上要比省市版更為激烈。
與此同時,我們也要觀察下全國主要城市的真金白銀名額,來側面驗證下各都市上半年經濟運行情况。財稅就是其中之一,來自各都市的產業產出和效益反映,能够相對客觀反映真實經濟規模,避免了因為核算尺度不同導致的GDP部分失真。下麵我們就來看下2021年1-6月一般預算收入全國前20强都市的運行情况。
概述
首先要科普下,一般預算收入不含賣地收入,後者是屬於基金收入。一般預算收入的組成,主要來自於各產業產出的自留部分稅收,以及一定的非稅收入(專項收入、各類收費、罰沒、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等),所以請不要再說什麼靠賣地等無常識言論。
其次,因為各省的財稅制度不同,像廣東、四川、安徽等省還保留著各市提前上劃部分財稅的規矩,簡稱為三級財政吧。和二級財政都市相比,在預算收入比較中相對口徑偏小,所以比較吃虧,而且各省的提前上劃的比例不同,以廣東省都市比例最大。
所以如果同口徑的話,像廣州、成都都可以進入前十行列,東莞和佛山也能够進入前20,但可惜的是拿不到具體上劃財稅數據,所以只能暫時按照一般預算收入數據排名了。
最後要說明的是,本文的比照對象是2019年同期的財稅,來觀察各都市2年來的整體運行趨勢,避免了同比2020年的不少都市低基數效應。比如武漢市的一般預算收入在今年上半年同比去年增長了60%以上,但同比2019年的增速只有6.9%,明顯後者更符合武漢市近兩年的經濟運行狀況,也能看出武漢市還在疫後復蘇階段。
前20强都市的分佈
財稅表現和產業規模、都市能級都有一定的關係,所以能够進入全國財政收入20强的都市除了經濟實力較强的都市,就是行政級別較高的。
從榜單可見,20强都市中大多數都是經濟較發達、都市級別較高的總部都市、省會、直轄市、計畫單列都市等,僅只有3個地級市入圍,分別是蘇州、無錫和嘉興,這幾個都市是值得點贊的,因為沒有什麼吸稅功能,只能靠自己的產業產出。
其中嘉興市是20强都市中經濟總量最低的,2020年只有5500多億元,但是其一般預算收入要遠遠高於那些GDP高企、甚至萬億GDP以上的都市不少。
前20强都市在上半年的表現各异
因為各都市的產業結構、經濟模式以及受到疫情影響程度的不同,在2021年上半年的財稅表現有大不同。因為本文觀察的是2年的財稅增長情况,所以低於10%的增速可以視為非常一般的了,20强都市中除了武漢市之外,還是有多個都市增長率要遠低於10%的。
主要集中在北京、上海和廣州、天津等門戶型都市,對於疫情的防控會更為嚴格,所以多少對經濟部分領域有所影響,也導致2年內財稅和經濟運行有一定阻力,增長偏慢可以理解。也就是重慶市同比增速只有2.5%,前20强都市中最低,讓人難以理解。
其他城市的2年財稅運行可以說是比較穩健的,大部分都是在10%以上的增幅,基本上經受住了疫情的影響,復蘇態勢明顯。
其中江蘇浙江兩省的主要城市表現比較突出,如杭州、寧波、嘉興三城的同比增速都在20%以上,無錫也達到了19.9%,蘇州市雖然增速略低一點,但其基數較大,有16.3%的增長率已經非常不易了。
其他地區還有像濟南市的一般預算收入同比增速也達到19.5%,非常不錯,廈門市更是高達32.1%,在前20强都市中增速最快,但唯一可惜的是廈門市的財稅質量較差,其一般預算收入主要來自於非稅的拉升。
前20强都市的財稅品質
如上所述,廈門市雖然一般預算收入飆升,但主要還是靠非稅提速的,其稅收比重僅只有68.5%,在前20强都市中最低(鄭州暫未出爐)。
按理說前20强都市除了幾個地級市之外,都是我國都市級別較高、經濟發達都市,所以80%以上的稅收比重才是合格的。這點從北京、上海、深圳、蘇錫寧、杭甬嘉等都市都能看出來,這是財稅質量的體現,說明他們的一般預算收入並不過分依賴非稅,能够規範管理,提升營商環境。
但還是有不少都市的一般預算收入中的稅收比例低於80%,甚至還低於75%的,那對於這樣的都市級別來說,是完全不合格的,靠非稅和雜費拉動財政,並不可取。
這些都市中包括了天津、重慶兩大直轄市,還有廈門、青島、長沙等較高能級都市。
但也要考慮到財稅口徑,像三級財政都市因為提前上劃了部分財稅給省級,所以稅收比重略有下降,是可以理解的。如廣州、成都、合肥等都市都在75%左右,同口徑的話也是高於80%的,所以還需客觀看待!
最後請大家通過下錶具體數據,來觀察2021年上半年全國前20强都市的財稅表現情况: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