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對人生的影響不必多說,否則廣大學生和家長也不會對之如此重視,很多家庭是一人高考,搭上全家的努力。
2021年的高校錄取工作還在進行中,對於高考這一概念,其實遠遠不只是6月初的那幾門考試。估分、查分、志願填報和錄取,哪一項都足以對學生的未來走向產生影響。
在高校擴招的今天,考上大學已經不算是種十足的競爭力,很多人眼裡,進入本科院校跟進入大專院校,還是有著本質區別的。
查成績時剛好過了本科線,想必很多家長都會感到太幸運了。然而現實是,每年都有不少學生,上演著“掉檔”的悲劇,明明過了錄取線,卻依然“竹籃打水一場空”。
山東4.8萬考生慘遭滑檔,與本科擦肩而過
山東、河南、河北、安徽等省份的高考上岸難度,可能很多朋友都有所耳聞。這次我們從滑檔人數來看看山東學生有多“難”。根據現時的資料顯示:
2021年山東普通類本科上線人數為276904人,而即使算上提前批次,成功被錄取的考生也僅約22.87萬,這中間相差的4.8萬餘人是怎樣的存在呢?他們就是高考成績過了本科線,但最後沒能成功被本科院校錄取的考生。
學生過了本科線,終究還是“空歡喜”,原因屬實無奈
低分考生:大多為“政策性掉檔”
我們來看一份掉檔考生的成績分佈表格,可以看出成績偏低的學生,占了滑檔考生的多數。而這批學生可能有點“身不由己”。
這是因為各省在决定提檔人數時,並不是按照招生計畫“可丁可卯”的數量。山東按照1:1.2的比例,騰出20%考生,以防有部分考生放弃錄取導致高校招不滿人。
但如果放弃的考生遠沒達到這個比率,而高校招生計畫有限,那麼必然會有部分學生無法被錄取。而我們知道,高校錄取有分數優先的原則,那麼低分段的考生就被淘汰了。
知道了這個因素的話,就會明白即使在查分時考生已經過線,也不能掉以輕心。如果成績只是壓線,填報志願更需以“保本”為主。
高分考生:多半為填報失誤
我們看到高考成績已經超過本科線不少的學生,一樣有很多慘遭“滑鐵盧”。這類高分滑檔的學生,多半是由於對自己分數與高校錄取標準之間的判斷,產生較大偏差。
或者在填報志願時,絲毫不注重技巧,以為是平行志願,就可以不考慮填寫順序;要麼就是全部填報了“拔高”院校或熱門專業,不留餘地。
减少高考掉檔概率,志願選填是考生可控因素
滑檔的前車之鑒,也給未來的考生帶去經驗和教訓,雖然對於一些考生而言,“政策性掉檔”可能難以避免,但我們也不時發現有些學生卻如錦鯉般可以“撿漏”。
如果在查到成績時,你發現自己是低分段考生,那麼建議去瞭解一下本省的投檔比例,如果和山東類似,達到1.2倍上線人數,那就建議選擇錄取難度最低的一類院校和專業。
同時,大部分省份會在招生時對本省學生有傾斜,個人認為,考生要麼選擇省內院校,要麼選擇偏遠點的院校,這樣比選熱門地區更穩妥。
而高分段考生,則容易出現過於挑剔的情况,甚至有些同學覺得,自己的分數够用,就對填報志願的基本原則都不作瞭解。
一比特有7年志願指導經驗的培訓老師,在接受某記者採訪時談到,自己就曾輔導過一個分數還不錯的滑檔生,幾個選項居然全是“衝刺”風格。
有人提出過“三分考、七分報”的理念,說的就是填報志願對高考的影響力不可低估。如果因壓線掉檔,其實還情有可原,如果高分掉檔,個人主觀原因占很大分量。
目前國內志願填報指導師的水准還良莠不齊,收費標準也從幾千塊到2萬多不等,我們不建議家長盲目投入,但填報確實有一定的原則和技巧,建議家長及早自學。
【筆者寄語】山東4.8萬餘考生與本科擦肩而過,過了分數線卻依然面臨滑檔,這樣的經歷實屬無奈。不過考生還需用積極的心態面對,爭取選擇一個比較好的專科院校,沒有哪次考試真的能一局定終身,持久的優秀才是真正的本領。
今日話題:面對本科滑檔的情况,你有哪些見解呢?
歡迎在評論區留下你的觀點。(更多教育類資訊,可進入主頁瞭解)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