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晚到現在,宋都退地的消息在地產圈彌漫。
在杭州首輪土拍中,按照原計畫,宋都本來是想拿三塊地,那是他們最舒適的狀態。
但因為杭州是熱點都市,爭搶的房企太多,宋都一激動就拿了五塊地。
因為開發商們的哄搶,杭州也成為22城首輪集中供地的最大贏家,兩天攬金1197億。
瘋狂過後,往往是一地雞毛。
集中拍地過後的2個月零12天,宋都發佈了放弃競得土地使用權的公告:
挑重點說就是:
宋都寧願損失5000萬保證金,也要退了那塊地。
關於宋都退地,官方給的解釋很簡單:審慎考慮市場風險因素,基於公司穩健發展謹慎作出的決策。
結合幾個月前轟轟烈烈的杭州土拍,宋都退地其實只是首輪集中土拍後遺症在杭州爆發,折射的是開發商普遍面臨的盈利難題。
後遺症一|沒利潤
宋都退地最深層次的原因,是不賺錢。
這實際上是杭州首次集中供地拿地房企的共同焦慮。
杭州首批集中供地的57宗地塊中,有41宗地塊拍至封頂,進入“火拼”自持比例的階段,其中12宗自持比例超過20%。
此前有媒體計算過,在杭州首輪集中出讓中,由於“雙限”+高自持,擠壓了開發商的利潤空間,57宗地塊中能盈利的寥寥無幾。
尤其是建發競得的主城區祥符東商住地塊,自持高達38%,扣除商業建面比率和自持比例,可售住宅建面僅在11%左右,已經相當於拿地自己住自己玩了。
住宅產品售價是已知答案,自持部分不能出售,說白了就是長期租賃。如何經營,怎麼盈利,一直是讓開發商頭疼的問題。
這時候比拼的就是成本控制了。
濱江是杭州的老牌房企,以產品品質見長,在市場上享受高端溢價。
連戚金興都說“爭取做到1%-2%的利潤”,更別提其他本土中小房企了,還有那些對市場不熟悉的外來房企了。
宋都退掉的這塊位於杭州拱墅區的地,樓面價20962元/平方米,溢價率29.86%,自持21%。
對比29500元/平方米的商品房限價,利潤空間難言可觀。
如果不退,拿下開發具體有多少盈利?答案可能只有宋都知道。
但問題是,7月份中旬,杭州出臺了一個新的“限商墅令”。
該通知主要針對杭州市場上住宅項目中商鋪改建商墅的行為,覆蓋杭州十個區。
商墅,簡而言之就是商鋪改建成的有40年產權的別墅。
是在限墅令加碼,以及住宅限價後,開發商利用商業產品不限價的優勢,把他們打磨成高溢價產品,從而提高整盤的貨值和利潤。
這類商墅產品因為擁有社區最好的景觀和位置,往往能賣出比商鋪更高的價格。
同時因為不限購,面向的客群更廣,也更有價格提升的空間。
雖然官方沒有正式出臺檔案,但已經有開發商的商墅規劃更改後重新公示了。
比如在杭州首輪集中土拍中拍下了7塊的融信。
限商墅令出來後,有人發現融信此前公示的蕭政儲出【2021】34號地塊住宅專案規劃設計方案已經更改了。
融信南臥項目的商墅更改前
融信南臥項目的商墅更改後
獨立佈置的商墅將被底商取代,意味著房企想以獨棟商墅的形式變相拉高貨值的“小心思”完全被堵死。
在此情况下,宋都一定是算出了專案開發的損失一定是比5000萬多很多,才會選擇退地這一“破財消災”的管道。
後遺症二|回款難
不賺錢是杭州拍地房企普遍面臨的困境,但杭州開發商還存在著回款難的問題。
去年,為了謹防出現“萬人搖”,政府在批預售證時做了排期,有意讓一批紅盤同時入市,通過分流來抑制樓市熱度過剩。
到今年,政府嚴卡預售證的情况仍舊沒有改變。
這個政策,導致很多項目明明已經達到預售條件了,預售證卻動輒被卡上幾個月,開不了盤,回款就有問題。
比如濱江,去年銷售額是1350億,回款約510億,這個數位本來可以更高,但因為有的項目取證目取證困難,到今年才開盤,影響了當年的結算情况。
同時杭州的預售證制度,在將高周轉的房企往死裏逼。
本來拿地快速開發,這些房企本來可以在多長時間內回款實現資金的再利用,但現在大環境不好,再加上預售證被卡,現金流吃緊,他們的處境更加岌岌可危。
另外就是,今年以來全國各地的銀行基本上都掀起了一股“房貸荒”的現象。
杭州也不例外,有的銀行直接不受理房貸業務,有的雖然受理,但放款期限被大大的延長。
這種對銀行的管控,導致開發商去化也變得困難了。
而那些賣得動的,明明賣了那麼多房子,應該有那麼多資金,回款卻被延遲了。
並且這種政策是不可控的,開發商可以發揮的空間也極其有限。
後遺症三|合作方違約變頻繁
基於上述的市場因素,不少開發商想利用合作開發這條路也開始被堵死。
杭州很多企業雖然在公開市場單獨拿地,但實際上後續都會引入合作方進行合作開發,典型如濱江,基本合作開發專案居多。
宋都也是如此。
在今年杭州首次集中供地中,宋都共拿了5塊地,除了退掉的這塊地,其餘4宗均已正常進入開發流程,兩個臨安及一個富陽項目均已進行了項目公示。
實際上,退掉的這塊地,據知情人士透露,在拿地前,宋都股份也談好了合作方,但事後合作方違約,造成宋都的處境變得十分尷尬。
畢竟拿地前資金都已經安排好,合作方退出,牽一髮而動全身。
對於宋都而言,自己承擔17億元多的土地額也的確有資金壓力,無奈之下只能損失保證金退地。
而對於宋都此次的合作方,市場猜測頗多。
其中猜測最多的是寶龍,但經過與寶龍核實,寶龍與宋都有合作意向的是臨安地塊。
據說雙方拿地前簽訂了備忘錄,但具體合作細則均未談定,等到地塊拿下後,面對如此高的自持比例,寶龍也被“勸退”,雙方終止了後續合作。
實際上,杭州市場上這種合作方退出的例子在不斷增多。
杭州是互聯網之都,是網紅新一線,且杭州人民都愛買房,基於對杭州市場的看好,開發商前赴後繼進入佈局。
越是熱點都市,進入門檻越高,不少開發商企圖通過合作來介入,但經過杭州樓市的敲打,他們發現:
杭州樓市有流量沒利潤。
利潤和回款成了所有入杭房企的尷尬。
合作之前,這些房企之間其實也簽訂有“君子協定”,只不過為了保證整體利潤,保證能安穩活下去,他們寧願折面子要裡子,損失違約金退出合作。
合作方退出後的一系列連鎖反應,便造成了站在明面上的房企,如宋都,在拿地之後損失保證金也要退地。
結語:
總的來說,宋都退地其實只是首輪集中土拍後遺症在杭州爆發,折射的是開發商普遍面臨的盈利難題。
在這種趨勢下,多元化拿地的重要性更加凸顯。今後房企通過拓展多元化拿地通路、提升多元化拿地能力,將是平滑利潤率的一大出口。
同時,在招拍掛市場,房企拿地也會更趨於理性,更注重現金流的管控,也更關注項目的去化率和資金的利用率。
還想說的是,在高杠杆、高負債實現彎道超車很難重現後,從規模轉向品質的房企只剩下了一條路——進一步加強精實管控,向管理要紅利。
本文轉載已獲得地產大爆炸的授權,感謝作者授權轉載本文章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