邊境哨所賽圖拉:清末死士的邊防要塞,建國前每次換防都換了軍裝

新疆 115℃ 0
摘要:“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自古邊防多壯歌,也讓國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肅然起敬。自古以來,我國國土便深入亞歐大陸,擁有著漫長的邊疆線。為了守衛邊疆,歷朝歷代在這漫長的邊境線上設定了無數個哨卡,派遣了無數的將士進行駐守。正是有這些將士常年駐守邊關,我國的國土才得以保全,國家才能長治久安。作為它們當中的一員,賽圖拉哨所自清朝以來,就已經鎮守此處,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877年。

“山知道我,江河知道我“,自古邊防多壯歌,也讓國人對駐守邊疆的將士們肅然起敬。

自古以來,我國國土便深入亞歐大陸,擁有著漫長的邊疆線。為了守衛邊疆,歷朝歷代在這漫長的邊境線上設定了無數個哨卡,派遣了無數的將士進行駐守。正是有這些將士常年駐守邊關,我國的國土才得以保全,國家才能長治久安。

而在祖國西境的喀喇昆侖山脈中,有一個個屹立不倒的哨卡,如鋼鐵長城一般,數十年如一日地堅守著。作為它們當中的一員,賽圖拉哨所自清朝以來,就已經鎮守此處,它的建立最早可以追溯到1877年。

一、賽圖拉哨所的建立

在1877年這個清朝末代,國家積弱,各地動盪不安。在邊疆地區,亦有外敵趁亂入侵,霸佔邊疆領土,其中便以浩罕汗國軍事頭目阿古柏最為著名。在阿古柏入侵新疆地區之後,沙俄也趁機侵佔伊犁,一時間邊疆告急,新疆地區有脫離清政府統治的危險。

在這個時候,在清朝政府內部卻發生了一起“海防”與“塞防”之爭。

在清朝中樞,有人認為應該放弃塞防,不用去管遠在萬裏之外的邊疆戰事,要著眼於海上之敵,加强海防建設。這一說法遭到了左宗棠的怒斥,左宗棠認為應該海防與塞防並重,只有將邊疆守住了,才不會有“我退寸而寇進尺”的局面出現。

最終在左宗棠的堅持下,清政府認可了海防與塞防並重的想法,命令左宗棠選擇時機,前往新疆平叛。

1876年4月,左宗棠正式出兵新疆地區,經過一年多奮戰,西征大軍擊潰了阿古柏政權,收復了除了伊犁以外的新疆領土。在這之後,左宗棠考慮到邊疆遠離中央,還需派人鎮守,才可防止此類侵略事件再度出現。於是在1877年,左宗棠從清軍中選出了100多名敢死隊隊員,讓他們帶著糧草,跨過高山、越過戈壁,來到了喀喇昆侖山脈的賽圖拉。

賽圖拉此地位於古絲綢之路的交通要線上,是新疆通往南亞次大陸的橋頭堡。當時,列强要想入侵新疆地區,就得從賽圖拉這個位置經過。所以左宗棠派這些敢死隊到賽圖拉來,是要建立一個軍事哨卡,以此為據點,建立起清王朝在新疆的防禦體系。

自此,賽圖拉成為了清政府當時海拔最高的駐兵點,並且在賽圖拉之外,也陸續建立起了一個個分卡,遍佈在喀喇昆侖山脈。

二、固守邊疆的敢死隊員們

賽圖拉哨所作為當時中國海拔最高的駐兵點,足足有3500米的高度,而左宗棠選拔出來的這100多名敢死隊員到了這裡之後,第一件事便是與當地居民一起,拉來了土塊和石方,建立起了賽圖拉哨所。不僅如此,他們還要定期開展巡邏。而賽圖拉哨所負責巡邏的邊境線,足足有800公里,據稱要想完整地巡邏下來,至少得需要3個月的時間。

而且,因為賽圖拉哨所所處的地理位置海拔又高,氣候又惡劣,距離最近的賽圖拉居民區也有15公里的距離,囙此駐守在賽圖拉哨所的阿兵哥一直沒能擁有良好的後勤保障。將士們一邊要負責漫長邊境線的巡邏任務,一邊卻只能吃麵糊,肉乾和醃菜。因而,這些敢死隊員自從來到這一地方,就沒有想過可以活著回到家鄉。

他們冒著高原反應、强紫外線、沙塵暴、物質匱乏、人烟稀少的風險、在這地方一待就是好多年,很多人就此永遠長眠在這一塊土地上。

三、清朝亡了十多年了!

清政府被推翻之後,民國成立了,按道理來說賽圖拉哨所這種重要的軍事哨所,民國政府應該要第一時間派兵前來接管。

但是民國剛一成立,袁世凱就奪取了革命果實,之後不久,軍閥割據混戰的局面也就開始了。賽圖拉這一地區由於交通不便,也就更沒人想起要去接管這一地方的勤務。直到民國十七年,也就是1928年時,當時的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督軍楊增新宣佈歸附南京國民政府之後,國民政府這才派人接管了賽圖拉哨卡。

這時,距離清王朝滅亡已經過去了十七年。據稱,當國民政府的軍隊到了賽圖拉哨所之後,這裡已經沒剩下幾個人了,他們身上的清朝軍服都已經縫縫補補了好多次,已經破爛得不成樣子。

當中,有一個老人即使已經拄著拐杖,還依然在這裡堅守著。而當來人告知這位老人,清朝已經亡了十多年了之後,這位老人便昏死過去了,是守土的意志讓他堅持到了現在。雖然這一段傳奇的真實性已經無從考證,但是這也給賽圖拉這一軍事哨卡增添了一絲悲壯的色彩。

四、怎麼又換裝了

在南京國民政府捕手這一地區之後,此地的邊防狀況有了很大的改善。1928年,國民政府在賽圖拉設定了邊卡隊,並且在隨後逐年增加駐守兵力。等到了1937年盛世才統治新疆地區的時候,在這一地區的邊防部隊已經擁有了一個團的兵力。

但是在這一時期,駐守的將士們生活條件依然很艱苦,取暖只能用牛糞、光照只有煤油燈、吃的是玉米麵糊糊。一到大雪封山的季節,賽圖拉哨所的士兵們只能緊緊靠在一起,相互取暖。而在這時候,他們最盼望的就是有人來換防,但是面前只有白茫茫一片的雪山。結果,從抗戰結束到新中國成立這段時期,這裡就再也沒有換過防,這些阿兵哥一盼就是好多年。

直到新中國成立之後,在1950年3月,中央人民政府終於派遣中國人民解放軍進駐了賽圖拉哨所。當革命军到了賽圖拉哨所之後,才發現這裡還有一個班的守卡阿兵哥,這些阿兵哥在國民政府時期就已經駐守此處。

當這些阿兵哥看到革命军到來的時候,並不知道新中國已經成立,所以他們說的第一句話就是,“可算有人來換防了,怎麼又換裝了啊?”這些阿兵哥在這裡已經駐守了四年,他們身上的軍服早已破爛得不同樣子,但是他們的精神卻是永垂不朽的。

賽圖拉這一軍事哨所自清朝以來就一直屹立在喀喇昆侖山上,它見證了一代代守邊將士譜寫的壯美篇章,也見證了祖國的日益强大。正是有這些默默無聞、駐守邊疆的守邊人,誓死捍衛邊疆,祖國才能安定發展,人民才能安居樂業。

現如今,原先的賽圖拉哨所已經不再使用,但是賽圖拉的精神卻是在一代代守邊人的血脈裏流淌著。賽圖拉哨所的傳奇,也將被世人銘記,激勵著駐守邊疆的將士們。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