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危機、戶口、內卷,不想考公的“90後”反悔了

新疆 57℃ 0
摘要:當這届“90後”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中年危機”便接踵而來。然而,站在人生的叉路口,曾經拒絕千篇一律,不願碌碌無為的年輕人,開始拐向了另外一個方向——考公,這個曾經被他們果斷拒絕的“鐵飯碗”,如今成了回頭是岸的正確選擇。尤其是經歷了疫情的洗禮後,這届“90後”的心態開始放平,“體制內”對於他們而言,也不再那麼格格不入,反而越來越吃香。

撰文|翟子瑤

編輯|包校千

題圖| IC Photo

當這届“90後”覺得自己不再年輕,“中年危機”便接踵而來。

在鐵飯碗、戶口以及實現個人理想方面,他們在人生抉擇面前反復做著權衡利弊。有人提早為35歲之後找出路,焦慮著、煎熬著;有的人不同以往,在後疫情時期無比渴望一份穩定的工作,安穩比什麼都重要;還有人在大城市踟蹰多年,面臨落戶、買房以及孩子教育等難題時,終於卸下了包袱,結束背井離鄉的生活。

近幾年,互聯網的快速崛起為各行各業提供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大量的就業。相比“安逸”而言,這届年輕人似乎更傾向於“高薪”。不少人看中了優渥的福利和待遇,畢業便奔向了北上廣深。

然而,站在人生的叉路口,曾經拒絕千篇一律,不願碌碌無為的年輕人,開始拐向了另外一個方向——考公,這個曾經被他們果斷拒絕的“鐵飯碗”,如今成了回頭是岸的正確選擇。尤其是經歷了疫情的洗禮後,這届“90後”的心態開始放平,“體制內”對於他們而言,也不再那麼格格不入,反而越來越吃香。

為此,DoNews(ID:ilovedonews)與不同都市、不同經歷的幾比特“90後”們對話,試圖從他們的身上尋找答案。

為了拿北京戶口

可哥29歲

中文碩士現時就職北京某國企

北京是個競爭非常激烈的地方,永遠都有優秀的人,永遠都有年輕的人。除非你做到無可替代,不然都會有一種危機感。

我當時選擇“考公”的想法很簡單,就是一心希望拿到北京戶口,在香港讀研那會兒就是這麼想的。

最開始我沒有報班,在網上找了些考公課程自學。說實話,自學的過程很緊張,我心裡又報著能考上的希望,因為網課的內容質量其實非常好。當時報考的是北京選調生,分數差了一點,可以調劑,但調劑的地方太偏遠了。

放弃選調之後,我就開始著手準備事業單位和國企的考試。這次我就考慮不如試試線下的課程,選了中公教育,不過感覺老師的水准很一般,基本上就是圖個心理安慰。那會兒壓力還是很大的,因為一旦失敗沒有任何退路。

所幸,後來換了報考崗位終於進入了某國企。雖然薪資不算高,但相對私企來說,福利待遇和工作時間都非常友好,六險一金,餐補交通費應有盡有。看病也有商業保險,基本不用花錢,所以這幾年攢下了一些積蓄。

進入國企之前,我在一家全國500强的私企工作過一段時間,畫風和這裡完全不一樣。老闆讓員工加班時理直氣壯,當時如果不是因為喜歡工作內容真的想辭職。不僅如此,很多福利這裡也都沒有,而且流動很頻繁,動不動就是中高層變動,要麼就是裁員。當時這就讓我看到了中年危機——35到40歲後,我該怎麼辦?

况且,做到中高層的是少數人,我能達到那個地步嗎?很多人說體制內爬不上去就跟廢了一樣,其實我挺想知道,難道私企就有很好的上升通道嗎?

還有很多人拿“十八線”都市的體制內薪資待遇,跟一二線的私企相比較。我覺得他們這麼比就錯了,這是都市發展的問題,不是體制內體制外的問題,一二線都市的體制內工作其實一點不比大公司差。

都市發展的差异,不能用簡單的私企還是國企來區分,體制內還是體制外,其實各有利弊,最後還是要看什麼樣的人適合什麼樣的地方。

對我來說,體制內吸引我的地方就在於福利待遇與穩定保障。尤其在北京如果沒有戶口,對於大多數中間層的人來說,是留不下的。有錢的人,還用錢解决戶口所需要的一切;沒錢的人,可能也不會考慮長留。人到中年,總要面對現實,不婚不育、丁克或許還能比較瀟灑,但對於絕大部分想成家立業的人來說,沒有戶口沒有房,後續就會有各種麻煩的問題。而大多數的機關、事業單位和國企,對應屆生提供落戶名額,而只有少數私企的少數崗位,才能給優秀人才解决這些問題。

當然,體制內組織也有不盡人意的地方,例如備受詬病最多的是程式繁瑣,死板僵化,官僚主義等等,但哪個地方都有優缺點,看自己能不能接受吧。

有戶口就能保證生活質量?

梅喜25歲

電腦專業本科互聯網公司工作三年

我報考的崗位內卷太嚴重了,前兩人160多分並列第一,第三名比第二名只低0.5分,我考了140多分沒考上。

我是畢業的時侯考公的,無非是家裡覺得女孩子考個公務員比較穩定,也更適合在小城市發展。但我從大學就開始在互聯網大廠實習,對公務員其實並不感冒。

但我在考之前還是做了一些工作,例如盤點了各個都市的公務員待遇,最後發現天津的公務員待遇是相對最好的,所以就選擇了天津。

選擇領域和崗位的時候,我特意選了一個要求最多的,必須同時滿足黨員、四六級、電腦類專業、統招、應屆生等要求,所以這個部門報名的人數不多,雖然只招一個人,而且當時我還挺有信心的,但沒想到成績出來後,140多分居然沒考上。

我還是太輕敵了。後來我複盤分析的時候發現,符合這個部門要求的也都是每個學校的學霸、尖子生。當這些人都凑在一起的時候,我的優勢在競爭對手面前不值一提。

雖然公務員沒考上,但以我大學在互聯網大廠的實習經歷,在北京也可以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從大三開始就沒再用過家裡錢的我,考公失利那會兒,手裡只剩下幾千塊錢了。我沒有聽身邊朋友的建議再考一次,而是很快找了一份工作,重操舊業。而且當時我感覺自己剛畢業還沒有見過這個世界,為什麼要進入“人吃人”的世界?我志不在此。

畢業三年多,我知道自己最需要的不是穩定而是錢。公務員的薪水並不能滿足我的消費需要。北京的生活壓力並不小,在企業更能滿足我理想的薪資。

當然,也有朋友提到在考北京的公務員可以拿到戶口,但留在北京的前提是你要在北京發展,要養的起房子和以後孩子的教育,也要考慮學區房或者住房面積和質量,僅靠公務員系統的薪水,你能有好的生活質量嗎?除非你還有公務員之外的收入,或者你找了個北京本地人。

如果有一天我想考公務員了,那只有兩種可能,一種是我認為我賺够錢了,可能會去考公務員,無論哪個崗位,希望能為社會服務,本著為國家做貢獻的方向去;另一種情况是未來結婚生子,夫妻兩人需要有一個人為家庭做出犧牲,在家庭和事業面前做出選擇和犧牲的時候,我可能會為了家庭做出犧牲,選擇一個相對輕鬆和穩定的工作。

公務員也沒有雙休

小滿28歲

廣播電視編導專業新疆公務員工作五年

我大學畢業時有兩個選擇,要麼去一家傳媒公司上班,私企,要麼在新疆當地做公務員。

最後我在家人的建議下,决定去新疆的體制內工作,因為給應屆生的就業政策是可以免筆試,滿足條件直接報名就可以。

我出生在軍人家庭,父親是軍人,母親是會計。在他們眼裡穩定的工作,並在工作中學到有價值的東西,是他們刻在骨子裡的追求。

從2016年到現在,五六年的時間裏,通過我們漢族幹部和新疆幹部的努力,我看到了新疆鄉村農民生活上的變化。他們從之前一日三餐只吃饢到現在每餐都會有蔬菜、蛋、肉的搭配。房子從石頭壘成的房子到現在的居民樓。這讓我感到了我們工作的價值。

新疆的公務員工作强度大、節奏快、辛苦是不可避免的,下地幹農活、給農民家裡修電燈泡、蓋廁所這些工作在這五六年的時間裏都會了。之前的確從未想過會做這些工作,但是當我看到漢族幹部和新疆本地幹部一起為農民幹活時候,也被他們感染了,自然跟著一起幹,也沒覺得多累。可能因為是男生的關係,更能吃苦一些。

儘管工作很累,經常加班,2021年之前我們基本上全年無休,每天除了走訪農民家庭,瞭解他們的生活情况和需要,就是幫助每家每戶從蓋房子到下地幹農活,事無巨細的幫他們建設自己的家庭。看到這些變化,我也感到了自己的工作價值。

我身邊也有在私企工作的朋友,他們每個月都有KPI方面的要求,有的底薪不高,全靠績效,但當他們完不成KPI的時候,拿到手的薪水得不到保障。相比於我每個月有7000多的薪水而言,無論這個月工作强度大小,薪水保障是有的。尤其是疫情期間,我身邊很多朋友都遭到了裁員或者降薪等情况。而選擇公務員顯然是一個更有保障的選擇。

尤其是2020年疫情以來,報名新疆鄉縣級公務員編制的各專業應屆生新增了三萬多人,比往年的增幅大很多。

2021年,我在新疆的服務期也滿了,以後的規劃是可以調回山西,離父母近一點,哪怕不在太原,只要回到山西我就覺得是在父母身邊。

偏遠地區更容易上岸

小安28歲

地質工程專業研究生甘肅公務員三年

我在北京讀完大學,畢業後進入一家科技公司工作了一年多,科技類的崗位做久了,發現沒有更多上升空間,也有了回山東考公務員的想法。

山東的考公環境競爭激烈,我家雖在濟南,但我選了一個相對偏遠,條件差一些的都市菏澤,沒想到還是沒“上岸”。為了更有把握,我報考了甘肅的公務員編制,複習了半年,一次就上岸了。

甘肅這邊離山東遠,沒有高鐵,回家需要先到西安再回山東。剛來的時候,吃的也並不習慣,這裡什麼飯都會放很多辣椒,吃飯也不習慣。2020年遇到疫情也沒能回家。

但這邊畢竟是考上的公務員,各項保障福利都有,即便有時會加班,行政類崗位比科技類工作更容易駕馭。這邊還可以深入農村,瞭解農民和百姓的需求,為他們做事。

甘肅這邊整體環境條件可能不如濟南,但是夏天很凉快,地處黃土高原的景色之前也很難見到。整體也蠻有樂趣的。至於說調回山東,如果有機會也挺好,但目前來看,我這個專業和崗位,名額可能不多。

後悔沒有早幾年考

阿萱30歲

北京工作三年現時備考中

我畢業時有考公的經歷,但沒有認真準備,當時一心想離開家去大城市看看,所以考試結束後便去了北京工作。後來結婚之後,回老家生孩子就結束了北漂生活。如果在河南新鄉想要找到相對穩定有保障的工作,只有考公可以解决這個問題。

所以,我現在經常會後悔沒有早幾年好好準備,當時的競爭壓力沒這麼大,或許早就上岸了。

剛開始我一邊工作,一邊備考,發現效率不高,後來辭職後專門備考,沒有工作壓力,重新進入學生時代的做題狀態,也收穫了很多學友。但日復一日反復做題背題,來自家人的期望以及裸辭後的就業壓力等,或多或少都會影響備考的狀態,能堅持下來就很不容易。

後疫情時代,就業壓力和競爭壓力逐年加重,大家意識到在體制內工作帶來的穩定性優勢。從每年的報考人數上看,有些崗位甚至出現了1:600的報考比。

我最後選擇的是教師編,當老師的最大好處是有寒暑假陪伴孩子。回新鄉前,我和老公都在北京工作,後來他嘗試回新鄉工作後發現並不合適,還是回北京工作。所以我根據時間安排,新鄉待一段時間,也回北京住一段。老公在北京的收入遠高於老家,足够承擔我們日常生活的開支。

考公路上自學雖然可以上岸,但成功幾率很小。畢竟自己複習沒有專業引導,也缺乏系統性。除非自己是學霸級別,有不報班可以“上岸”的自信。我身邊“上岸”的大部分都報了課程系統學習。

而“上岸”不僅靠努力還需要運氣,報考不是統一報考錄取,有的分區報考,分區中還分具體組織報考,有的人運氣好,報考的崗位總體報名人數較少,上岸幾率就大,甚至可能會出現低分被錄取高分被淘汰的現象。這也就是所謂的運氣吧。

一路下來,我見過備考的人主要有兩大部分,一類是應屆生,畢業後專門考公,“上岸”即進入社會工作;二是有工作經歷,想進體制內工作,以寶媽居多,她們有了家庭和孩子想要穩定生活,所以考試時會遇見很多寶媽帶孩子上課和考試。總之,大家為了考公都挺不容易的。

30歲是一個考公不佔優勢的年齡,新鄉超過30歲就沒有報考資格了。我希望可以在今年如願以償,如果上不了岸,或許我還會忍不住在北京工作幾年,在我擅長的傳媒內容領域,也能有更高的收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