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在朱棣攻破南京之後,阻攔朱棣並說了一番話,遂成四朝名臣

江苏 85℃ 0
摘要:大明王朝是我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作為出身乞丐的皇帝,朱元璋自然深知這江山來之不易,於是在健全統治秩序上,可謂是煞費苦心。對於傳統的皇權、王朝的威脅因素,他一一防備。但就在他接連錯失將朱棣父子幽禁乃是處死的機會之後,放虎歸山後患無窮。就在1424年,朱棣第五次北伐回歸之時,朱棣龍禦歸天。一句話成就了仕途的飛黃騰達,滿腹才華更讓自己成為了四朝名臣,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大明王朝是我國最後一個漢人王朝。作為出身乞丐的皇帝,朱元璋自然深知這江山來之不易,於是在健全統治秩序上,可謂是煞費苦心。

對於傳統的皇權、王朝的威脅因素,他一一防備。既設定了鐵牌,高懸廟堂,規定宦官不得幹政;又在洪武十三年(1380年)借助胡惟庸案,宣佈“今我朝罷丞相”,將在中國封建史上實行近千年的宰相制度廢除;並在洪武十五年(1382年),設定直屬皇帝的錦衣衛,加强對於官員、羣衆的監督;還將《大誥》遍發民間,賦予人民對貪官污吏的執法權;以及為了抵禦實力尚強勁的北元勢力,大興分封制,分封諸子,設定九王塞邊制度,以藩為屏,拱衛中央。

但恰恰就是九王塞邊制度,讓大明王朝在實現了初期對北元殘餘勢力的優勢之下,卻也造成了九王勢力的增强。而强幹弱枝的統治理念與地方藩王勢力的增長之間的衝突,也讓朱元璋死後,繼任者朱允炆决意採納老師黃子澄、齊泰的意見,開始削藩。

在先將勢力相對較小的藩王如周王朱橚、代王朱桂、湘王朱柏等人廢黜之後,他的目標自然而然的放到了此時的九王塞邊體系之中實力最强,資歷最老(此時秦王朱樉、晋王朱棡都已經病逝)的四叔朱棣身上。

當時的建文帝朱允炆,既有正統的法理基礎,又有朱元璋留下的五十萬精兵強將,本大可以一展宏圖。但就在他接連錯失將朱棣父子幽禁乃是處死的機會之後,放虎歸山後患無窮。1399年,朱棣以靖難名義起兵,經過不足4年時間,便實現了江山易主。

1402年,朱棣越過淮河,直取南京。最終,建文帝自知力有不逮之下,放火燒毀宮殿,不知所踪。作為勝利者,朱棣自然是趾高氣昂,頤指氣使,當南京城門打開,面見跪在路邊的臣僚,又有誰會忍耐的主,發自內心的歡愉,這可是歷史上唯一一次藩王成功造反的案例。此時此刻他恨不得立刻即位,品嘗那種手握他人生死的滋味。

可就在他騎著高頭大馬,朝向宮殿之時,卻有一個他並不認識的微末小官,跳出來阻攔了他的行路。逆犯?行刺?正當朱棣尚在疑惑之時,此人卻開口言語:請問殿下是先拜謁太祖陵寢,還是先即位?

此時志得意滿的朱棣,聽罷瞬間頓悟。雖然,他聲稱的是靖難,他也是朱元璋的子嗣,但終究是以下犯上、越矩之行徑。要想實現由反賊到正朔,拜謁父親的陵寢,以告先祖才是取信於人、取信於民的舉動。

於是,在聽取了這個小官員的意見之後,他先拜謁了明孝陵,告知父親建文帝有違天和,並且不知所踪,自己迫於無奈才有此之為。隨後,文官集團們在認清了形勢之後,大多都選擇了擁戴新君。在群臣的“三請”之下,朱棣三辭而受,“被迫”登上了夢寐以求的帝位。

而對於這個避免讓自己“狼子野心”暴露的小官,他自然也是要留作重用。在調查之後,原來這個小官叫楊榮,乃是建文二年的進士,司職翰林編修。隨即,朱棣將其直接拔擢為文淵閣大學士,並為翰林侍講,陪侍左右。

當然單純的一語,自然並不能使楊榮恩寵一生,真材實料才是為官晋身之道。在朱高熾被立為太子之後,他又升任右諭德。在商議朝堂大事上,他更是謀而能斷,老成持重,深得朱棣之心。

恰恰也正是這般才華,讓他也得到朱高熾的信任。就在1424年,朱棣第五次北伐回歸之時,朱棣龍禦歸天。此時距離北京距離尚遠,如若朱棣之死消息傳開,漢王朱高煦、趙王朱高燧,必定生亂,而楊榮作為陪侍,則命人以錫器鑄成圓桶,將朱棣屍身放入,遮蓋异味,遂成就了朱高熾的安穩即位。

也囙此,他又累昇太常寺卿,僅僅月餘,工部尚書、太子少傅等職銜等身,食三公之祿。名聲顯達,就在明仁宗去世,朱瞻基上位之後,他又主張平定了漢王朱高煦叛亂,還建議了朱瞻基放弃安南等地,宣德五年時,他已經又在前職上升任為榮祿大夫,從一品。

在明宣宗朱瞻基去世後,他又在誠孝張惶後委任之下與楊士奇、楊溥成為明英宗朝的重要輔政大臣。

正德三年,已經是光祿大夫、柱國、少師,地位之顯赫已然無出其右者。正統五年(1440年),70歲的他去世。一句話成就了仕途的飛黃騰達,滿腹才華更讓自己成為了四朝名臣,人生如此,夫複何求。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