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個球西班牙和葡萄牙,“牙”從福建來?

福建 68℃ 0
摘要:世界上,一共有4個國家的中文名中帶“牙”字:牙買加、匈牙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而因為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屬伊比利亞半島,又經常被叫做“兩牙”。但是,西班牙和葡萄牙,乃至於牙買加和匈牙利這幾個國家,原來的國名,也似乎和“牙”沾不上邊兒。明末傳教士利瑪竇出版的《萬國全圖》中,西班牙被稱為“愛斯班尼阿”,葡萄牙被稱為“波爾杜葛爾”,和本國發音就非常相似了。

世界上,一共有4個國家的中文名中帶“牙”字:牙買加、匈牙利、西班牙和葡萄牙。而因為西班牙和葡萄牙同屬伊比利亞半島,又經常被叫做“兩牙”。

但是,西班牙(Spain/España)和葡萄牙(Portugal),乃至於牙買加(Jamaica)和匈牙利(Hungary)這幾個國家,原來的國名,也似乎和“牙”沾不上邊兒。那麼這個“牙”從哪裡來的?

這主要是我國在翻譯國名時的歷史因素造成的。

最開始,在我們對於世界其他地方不瞭解的時候,各個國家和地區的中文翻譯也極為不規範。比如當時,不管是西班牙還是葡萄牙,都是“佛郎機”,明朝的“佛郎機炮”其實就是葡萄牙大炮;更還有以訛傳訛把“佛郎機”寫成“法郎西”的,好嘛,這下連法國都繞進去了——但對於當時的絕大多數中國人,甚至是王公大臣,他們也確實不知道法國在哪兒,西班牙在哪兒,葡萄牙又在哪兒。

明末傳教士利瑪竇出版的《萬國全圖》中,西班牙被稱為“愛斯班尼阿”,葡萄牙被稱為“波爾杜葛爾”,和本國發音就非常相似了。

萬國坤與全圖

直到1848年的《瀛環志略》中,“葡萄牙”和“西班牙”的叫法才確定下來。而這本書,是福建巡撫徐繼佘編寫的,他請教的也是當時住在福建的美國傳教士雅秘理。這位傳教士久居廈門,基本只會說閩南語,而在閩南語中,牙發音近似“ga/ge”,葡萄的發音又相對類似“portu”,徐繼佘就受他的影響,做出了這個有吃水果畫面感的翻譯。

至於西班牙(España),譯者將開頭的E母音略去,剩下的“spa”音節被翻譯成了“西班”。這裡面就很有意思了,原來的“斯”和“西”在閩南語中讀音相似,也算是以訛傳訛。而在福建有些地方,牙的發音近似於“ŋa”,和“ña”發音相似;譯者或許又考慮到兩國地理位置相近,便將“牙”字也嵌入了國名,西班牙這個譯名也定下來了。

瀛環志略

作為福建巡撫、一品大員,徐繼佘的翻譯也順勢被清廷採納,西班牙和葡萄牙成為了清政府對於西葡兩國的正式稱謂,並沿襲至今。

實際上,對國外人名地名的翻譯,長期都處在不規範的狀態,民國時期就經常有文人將外國名字首先套上一個中國姓來牽強附會,比如鄧波兒、費雯麗、司徒雷登等,現在一些漢語言地區在翻譯外國名時,也延續了這個習慣。

就算是近些年來,除了大家熟知的國家和地區的譯名,對於一些普通的人名和地名的翻譯也經常十分不規範,經常出現一個人有好幾個名字的情况,“若納坦五兄弟”就是例子。一直有很多專業人士呼籲,對外國地名和人名的翻譯一定要按新華社《世界人名翻譯大辭典》為准,近年來,對於國外人名和地名的翻譯爭議相比以前也少了很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