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運河
大運河是中華民族的文化象徵之一,是世界運河史上的里程碑。在世界所有人工運河中,中國大運河開挖最早、規模最大、線路最長、使用時間最為久遠,是人類歷史上超大規模水利水運工程的傑作,也是國際運河中最具影響力的水道。
最早於吳國時,吳王為北伐齊國,他調集民夫開挖了從揚州向北,經射陽到淮安,總長170公里,將長江與淮河相連通的運河,取名邗溝,這是大運河最早的一段。
歷史到了隋朝時期,大運河形成以洛陽為中心,北達北京,南通杭州,貫穿河北、河南、江蘇、浙江等省,長約2700公里。元代時建都北京,將大運河河北段取直,不再經過洛陽,天津至淮安後,與邗溝、江南運河連接至杭州,這就是京杭大運河。
大運河是古代南北交通及物流的大動脈,元朝前連接最富繞的華北平原與東南沿海,明清時是聯系江南富區與華北糧倉,漕船及其它物資運送船隻在京杭大運河上首尾相連,川流不息,其中揚州與淮安是大運河上兩座重要的轉運中心,在不息運河水流動間造就了兩城千年的繁華。
二、運河時代的揚州與淮安
1.揚州:揚州在安史之亂後,東南各道物資均集中揚州,然後通過大運河北運,加上揚州撐控了當時造船與鑄錢等事關國計民生的產業,揚州成為當時的經濟大都會,有揚一益二之說,意為揚州的經濟地位為全國之首,其地位與今天的上海相仿。據說唐朝一半以上的著名詩人來過揚州,寫過揚州,囙此當時揚州每日真可謂衣冠萃集,繁華無雙。清朝的揚州是鹽業重要集散地與交易地,也是主要稅源地,其繁華程度在當時亦處於前列。
2.淮安:唐代淮安是開放都市,商品貿易十分發達,有眾多外商駐紮,阿拉伯人、日本人、韓國人等等。城邊運河過往船隻“連牆月下泊”,城內“千燈夜市喧”,被白居易稱為淮水東南第一州。明清時的淮安更加繁榮,當時負責漕運與負責治水的最高長官都駐節淮安,加上是全國最大的內河漕船製造廠,著名的淮安漕糧中轉倉所在地,使當時淮安總人口高達60萬,是當時南京,杭州總人囗30萬的雙倍。所以當時有種說法,南有蘇杭,北有淮揚。
三、京滬高鐵二線能否喚醒淮揚兩城流淌千年的大運河繁華
近代隨著海運時代的開啟和清朝未津浦鐵路的開通,讓中國南北交通與運輸管道向著海運與鐵路兩種運輸方法轉換,而這兩種方式更現代化也更高效率,較之大運河運輸更具優勢,昔日黃金水道被拋弃,風光無限的大運河被邊緣化,靠大運河興盛的揚州與淮安兩城,與海運無緣亦未能跟上鐵路運輸興起時代,也無可避免地迎來日暮西山的時刻,失去大運河帶來的漕運紅利,兩城的繁華也漸行漸遠。
2011年開通的京滬高鐵給沿線都市帶來絕佳的發展機會,重新構造了沿線都市的版圖,隨著運力的日趨緊張,規劃了京滬高鐵二通道,二通道較京滬高鐵更加順直,與大運河基本平行,經過當年被京滬鐵路與高鐵錯過的淮安與揚州,也就是京滬二通道不僅是京滬高鐵輝煌的延續,也是對大運河的呼應,讓揚州與淮安這兩座衰落的運河之都重燃希望之火,期望能喚醒流淌千年的大運河繁華!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