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擬幣監管動真格!已有公司被責令註銷

北京 86℃ 0
摘要:一家公司因涉嫌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軟件服務,被清理整頓,責令註銷。公告鄭重警告,轄內相關機構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經營場所、商業展示、行銷文宣、付費導流等服務。現時該公司已於2021年6月18日進行簡易註銷,公告期截止2021年7月8日。6月21日,央行已約談銀行、支付寶等機构,禁止提供虛擬幣交易服務。今年以來,官方已多次提醒禁止虛擬幣炒作公告。

一家公司因涉嫌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軟件服務,被清理整頓,責令註銷。

7月6日,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微信公眾號發佈消息稱,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打擊虛擬貨幣交易的決策部署,防控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近期,北京市地方金融監督管理局聯合中國人民銀行營業管理部、懷柔區政府相關部門,對涉嫌為虛擬貨幣交易提供軟件服務的北京取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予以清理整頓,責令該公司註銷,官方網站已停用。

公告鄭重警告,轄內相關機構不得為虛擬貨幣相關業務活動提供經營場所、商業展示、行銷文宣、付費導流等服務。轄內金融機構、支付機构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虛擬貨幣相關服務。

央行再度發文警告

一家公司被責令註銷

現時該公司已於2021年6月18日進行簡易註銷,公告期截止2021年7月8日。

天眼查資訊顯示,該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13日,注册地為北京市懷柔區,註冊資本為3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為宮偉,持股100%,李明雲出任監事。北京取道文化發展有限公司成立於2016年4月13日,經營範圍包括:組織文化藝術交流活動(不含演出);影視策劃;文藝創作;承辦展覽展示;會議服務;公共關係服務;設計、製作、代理、發佈廣告;市場調查;產品設計;工藝美術設計;電腦動畫設計;軟體設計;軟體發展;電腦技術開發、諮詢、服務、轉讓、推廣等。

該公司旗下包括猫力網、小小娛樂、紫舞卿然等網站,現時全部無法打開,疑似發行猫力幣,顯示服務包括包季VIP為2800猫力幣,部分資源免費;包年VIP10000猫力幣,全部資源免費。

近期已約談銀行、支付寶等機构

禁止提供虛擬幣交易服務

6月21日,央行已約談銀行、支付寶等機构,禁止提供虛擬幣交易服務。

央行官網消息稱,人民銀行有關部門就銀行和支付機构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提供服務問題,約談了工商銀行、農業銀行、建設銀行、郵儲銀行、興業銀行和支付寶(中國)網路技術有限公司等部分銀行和支付機构。

此舉是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金融委第五十一次全體會議精神,打擊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炒作行為,保護人民群眾財產安全,維護金融安全和穩定。

央行有關部門指出,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擾亂經濟金融正常秩序,滋生非法跨境轉移資產、洗錢等違法犯罪活動風險,嚴重侵害人民群眾財產安全。各銀行和支付機构必須嚴格落實《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等監管規定,切實履行客戶身份識別義務,不得為相關活動提供帳戶開立、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產品或服務。

央行要求,各機构要全面排查識別虛擬貨幣交易所及場外交易商資金帳戶,及時切斷交易資金支付連結;要分析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資金交易特徵,加大科技投入,完善异常交易監控模型,切實提高監測識別能力;要完善內部工作機制,明確分工,壓實責任,保障有關監測處置措施落實到位。

參會機构表示,將高度重視此項工作,按照人民銀行有關要求,不開展、不參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進一步加大排查和處置力度,採取嚴格措施,堅決切斷虛擬貨幣交易炒作活動的資金支付連結。

利空不斷

虛擬幣市場震盪下行

近三個月,比特幣等虛擬交易利空不斷。

5月18日,支付清算協會等三部門聯合公告禁止相關會員單位和支付機构參與任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要求金融機構、支付機构等會員單位應切實加強虛擬貨幣交易資金監測,依託行業自律機制,强化風險資訊共用,提高行業風險聯防聯控水准;發現違法違規線索的,要及時按程式採取限制、暫停或終止相關交易、服務等措施,並向有關部門報告;同時積極運用多管道、多元化的觸達手段,加强客戶文宣和警示教育,主動做好涉虛擬貨幣風險提示。

5月21日,國務院金融委第五十一次會議指出,要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堅決防範個體風險向社會領域傳遞。

近期,內蒙古、四川等地均已全面清理關停虛擬貨幣“挖礦”項目。內蒙古特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舉報主要範圍有四項: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偽裝成資料中心享受稅收、土地、電價等方面優惠政策的虛擬貨幣“挖礦”企業;為從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提供場地租賃等服務的企業;通過非法手段獲取電力供應,從事虛擬貨幣“挖礦”業務的企業。

受多方利空消息的影響,比特幣近期價格在35000美元左右徘徊,相較前期已經“腰斬”,在技術指標上已經進入熊市。加強監管消息出臺後,全球396個可交易虛擬貨幣幣種,大部分處於下行狀態。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的逐步落地,風險資產的價格搖搖欲墜,且前期獲利盤擇機變現出貨壓力加大,價格進一步下跌也是意料之中。

場外交易難杜絕

上次國內銀行業小規模“封殺”比特幣是在2014年。2013年12月,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委聯合下發通知,要求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构不得開展比特幣相關業務。2014年4月,招商銀行宣佈將禁止其帳戶交易比特幣、輕幣和其他“數位貨幣”。隨後,華夏銀行、中國建設銀行、中國銀行、光大銀行、平安銀行、中國農業銀行、上海浦東發展銀行、廣發銀行、中國工商銀行、交通銀行、民生銀行等13家銀行在短短兩周之內發佈了相似公告。

今年以來,官方已多次提醒禁止虛擬幣炒作公告。5月18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發佈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公告。要加强對會員單位的自律管理。各會員單位要嚴格落實國家有關監管要求,恪守行業自律承諾,堅決不開展、不參與任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活動。

為何虛擬幣炒作和交易屢禁不絕?

據記者瞭解,在虛擬貨幣交易中,法幣與虛擬貨幣的兌換是實現交易的關鍵步驟,在當前的主流交易平臺中,通過場外交易交易等管道均可以實現這種兌換。主要是用戶通過平臺聯系,繼而通過支付寶或銀行卡直接轉帳等管道實現交易,交易仲介為USDT,用戶先將法幣兌換成USDT,再通過USDT實現與其他虛擬幣的兌換。這種管道避免了法幣與虛擬幣的直接兌換,場外交易的管道也讓平臺規避了違規風險。

(某交易平臺場外交易掛單)

在經過實際操作發現,在通過支付寶等平臺進行進行USDT的兌換時,支付寶平臺會經過多輪反欺詐風險提示,但實際上,通過用戶的多輪確認,平臺難以識別用戶轉帳的實際用途,多數交易在經過反欺詐驗證後可以達成。

通過銀行卡轉帳則更為複雜,且被封禁帳號風險更高,更多銀行也注意到通過銀行帳號買賣虛擬貨幣的風險。今年5月份,中信銀行宣佈,為保護公眾財產權益,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防範洗錢風險,今後任何機构和個人不得利用該行帳戶進行交易資金的充值和選取,買賣比特幣和萊特的相關交易充值碼,相關交易資金不得通過該行帳戶轉帳。一旦發現,該行有權採取暫停相關帳戶交易、註銷相關帳戶等措施。

來源證券時報

編輯信嘉毅

監製吳吉

校審喻方華

點擊在看,讓更多朋友看到!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