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空間站階段太空人
首次出艙活動取得圓滿成功!
這背後離不開這些高校的付出
為他們點贊!
國防科技大學
“哇,這外面太漂亮了!”
劉伯明出艙後感歎的這句話一字不落傳遞到地球上,聲音流暢自然、自帶攝像機圖像清晰流暢,這其中離不開國防科大電子科學學院新型天線科技團隊研製的兩型天線的功勞。
劉伯明感歎:哇,這外面太漂亮了
從2014年開始,國防科大新型天線科技團隊承擔了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太服的遙測通信天線和圖像傳輸天線研製任務。
課題組部分成員在微波暗室測試天線
“神七”任務就採用了該團隊研製的天線。遙測通信天線是“神七”天線的延續,它是一種新型柔性可穿戴織物天線,承擔著出艙太空人與空間站之間的語音和遙測資料傳輸任務。
艙外航太服天線在測試
團隊攻克了高導電高强度導電織物資料、柔性天線與艙外服一體化模擬、天線與隔熱服一體化複合等關鍵技術難題,天線效能和可靠性等得到大幅提高,具有全織物、全覆蓋、高增益、多功能等特點,通信覆蓋性達到98%以上。
圖像傳輸天線是空間站艙外航太服新增設備,承擔著將頭盔設備採集的影像資料傳輸到空間站的任務。
圖像傳輸天線(位於頭盔左右側)
面對複雜的外太空環境,團隊大膽創新,提出了新型分佈式多天線方案,攻克了多層多模寬帶天線、小型化天線等關鍵技術難題,有效解決了天線增益和通信覆蓋性之間的衝突,通信覆蓋性達到100%。
經過7年多的關鍵技術攻關,團隊先後研製了模樣、初樣和正樣產品共計20餘台套,全部產品均通過航太級環境試驗和電性能測試檢驗,無一質量事故,該團隊被中國太空人中心譽為品質過硬的正規軍。
湖南大學
此次亮相的新一代艙外航太服的工業設計任務,由湖南大學設計藝術學院助理教授羅建平領銜的智慧裝備科研團隊承擔。
設計團隊主持了艙外服的外觀設計、人-服互動系統設計等工作,並全程參與完成了航太服研製與測試過程!
羅建平展示團隊最新創作的概念航太服
新一代“飛天”艙外航太服只有一個型號,不分男女、不限尺寸,可調節適應每位太空人的體型,經改進後,能滿足身高1.6米到1.8米的人穿著,還能根據太空人的體型進行調整。
在航太服的研製過程中,引入工業設計,湖大設計讓最新款的航太服變得更好用、更舒適,更具科技感和文化識別性。
在外觀造型和裝潢元素的設計方面,融合了飛天、祥雲和鳳凰的元素。色彩上選用了中國紅和太空藍兩種主色,一眼看過去非常具有識別性。同時根據中國人身材比例,設計的裝潢圖案,還讓服裝在視覺上實現了整體的瘦身效果,看上去更整體、更精神!與美國和俄羅斯的航太服相比,也具有明顯的差异性,識別度更高。
共赴星辰大海
為高校力量點贊
來源:中國青年報綜合高校官微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