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男子釣上“罕見”鱅魚,魚嘴有簸箕大,抱著很吃力

重庆 108℃ 0
摘要:瀘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南,東與重慶市和貴州省接壤,南與貴州省連界,西與雲南省和四川省宜賓市、自貢市相連,北接四川省內江市和重慶市。全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永寧河、赤水河,沱江與長江交匯處,是一個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近日一比特來自瀘州市區的釣魚人張先生(化名),在當地一處收費水庫垂釣時,竟釣上了一條“罕見”的鰱鱅魚,只見這條魚體型碩大,抱著都有些吃力……

瀘州市,位於四川省東南,東與重慶市和貴州省接壤,南與貴州省連界,西與雲南省和四川省宜賓市、自貢市相連,北接四川省內江市和重慶市。全市位於四川盆地南緣,永寧河、赤水河,沱江與長江交匯處,是一個長江上游重要的港口城市。

在豐富的淡水資源背景下,瀘州的魚類資源也是極為的豐富,但由於長江流域禁漁工作的有序開展,當地老鄉也只能前往收費水庫、魚塘、黑坑等地方垂釣。

近日一比特來自瀘州市區的釣魚人張先生(化名),在當地一處收費水庫垂釣時,竟釣上了一條“罕見”的鰱鱅魚,只見這條魚體型碩大,抱著都有些吃力……

水庫建成至今已有40多年

據瞭解,釣魚人張先生(化名)垂釣的這個水庫,從建成到現在已經有40幾個年頭了,最初修建這個水庫的目的就是為了儲存灌溉用水,囙此在建成之後從未乾涸過。

這個水庫屬於村集體的,囙此之前村裡人在年初投放魚苗,年底大家分魚,多餘的還會賣掉,所以這個水庫裡面一直都有一些庫存魚。

之前曾有村民說,他們在挑水的時候看到過簸箕大魚嘴浮在水面上,一張一合的,並且可以肯定就是鰱鱅魚,但他們不會釣這種魚,也沒見到村裡有誰釣到過。

守了三天終獲大魚

瀘州釣魚人張先生表示,自己能來這個水庫釣魚,還是托了朋友的關係,因為這個水庫一直都不對外釣魚的,平日就村裡的老年人釣釣鯽魚和鯉魚,以前是每年都捕魚,但後面村裡人少了之後,就2~3年左右才會捕一次魚。

不過張先生過來的第一天,由於對水庫的地形、水深等都不瞭解,囙此第一天只釣到了一些鯽魚,在第二更換釣比特之後終於把鰱鱅釣了上來,但個頭只有七八斤,並不像當地老鄉說的那樣,有著簸箕大的魚嘴。

不過咱們釣魚人最不缺的就是耐心,一次沒釣到大魚那咱們就繼續接著釣,結果在第三天傍晚,釣魚人張先生終於遇到了這個水庫裡面的大傢伙,在充分的準備下,大魚咬鉤就只有乖乖地被釣上岸了。

簸箕大的魚嘴,抱著很吃力

由於大魚被釣上岸,再加上已經接近傍晚十分,不少村民都過來圍觀,想要看看這條鰱鱅究竟有多大,是不是像村裡流傳的那樣——簸箕大的魚嘴。

只見這條鱅魚全身佈滿細小的黑點,顏色也比平時的那種鱅魚更深一些,並且這條鱅魚有一米左右,魚嘴也和家裡曬東西用的小簸箕差不多大,一個人抱著都有些吃力,至於這條鱅魚的體重,村裏有大爺猜測應該有60~70斤左右。

能釣到這麼大的鱅魚,釣魚人張先生表示自己非常的“滿足”,畢竟像這種水庫裡面的魚,平時也沒人也餵養,已經和自然水域中的野生魚沒什麼兩樣了,中魚後的感覺也是讓人難以忘懷。

至於這條大魚,釣魚人張先生並沒有帶走,而是在告訴朋友之後便將魚送到了村裡老人的手中,再加上前兩天的漁獲也一起帶了過去。因為張先生表示自己就想過過癮,魚本來就是村裡人的,給他們自己去分配會比較合適一些。

鰱鱅可達100斤?

鰱鱅又被稱為胖頭魚、包頭魚、大頭魚等,主要在水體的中上層水域活動,這也是我們在垂釣時,為何會以“浮釣”的管道為主的原因所在。

鰱鱅魚主要以浮游生物、藻類等為食,常被投放到水域中淨化水質,尤其對藍藻有著極為顯著的治理效果。

市場上常見的鰱鱅魚,規格體型多在3~4斤大,其生長週期只需要1年多或2年,隨著體重的新增,鰱鱅魚的生長速度也會減緩。通常情况下,想要達到30斤的重量大概需要花費10年左右的時間,達到50斤的重量則需要花費25年左右的時間。

在維琪百科上,鰱魚的成年規格一般為60~100公分,最大個體能長到140公分,最大體重為100斤左右,曾有相關報導曾,在那些入侵美國的亞洲鯉魚中,就曾有美國人捕撈過100斤左右的鰱魚。

各位朋友,你們有釣過鰱鱅魚嗎,你釣過最大的鰱鱅魚有多大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