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名將很少有八塊腹肌,反而人人“啤酒肚”,真相其實是這樣

江西 109℃ 0
摘要:項羽力能扛鼎,破釜沉舟以一當百,以少勝多大敗秦軍;李存孝戰力冠絕天下,“十三太保”之名無人不知,便是五馬也難分其體;衛青、霍去病征戰匈奴,封狼居胥;關羽水淹七軍;張飛據水斷橋;呂布轅門射戟……

項羽力能扛鼎,破釜沉舟以一當百,以少勝多大敗秦軍;李存孝戰力冠絕天下,“十三太保”之名無人不知,便是五馬也難分其體;衛青、霍去病征戰匈奴,封狼居胥;關羽水淹七軍;張飛據水斷橋;呂布轅門射戟……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而以上所說之人,個個都是強悍非常的古代將領,全都有著萬夫不當之勇,立下了累累功勳,名留青史,令人心嚮往之。而在看他們的故事時,想必很多人都會在腦海裏誕生一個大將的形象,想必絕大多數人心目中的大將形象,都是身形健碩、高大威猛、八塊腹肌的壯漢。

但事實上卻並非如此。

只要稍微去找找歷史上各大將領的畫像,我們都會發現,這些將領幾乎個個都“大腹便便”,有個讓很多人都想甩掉的啤酒肚。項羽如此,關羽如此,張飛如此,衛青、霍去病等等各朝各代的將領也都是如此。

可為何這些大將都有著一個啤酒肚呢?難道滿身肌肉的人在戰場上還比不上挺著個啤酒肚的“胖子”麼?

你別說,還真的就“比不上”。對於戰場上的人來說,脂肪的存在是必要的。脂肪有三個十分重要的功能,一是儲存能量,二是保溫,三是起到緩衝作用。

放到古代戰場上去,這三個功能都是可以救命的。首先打仗很需要體力,一旦被人圍困出現糧食不濟的情况之時,一個啤酒肚就能够為人體提供大量的能量,讓人在圍困之中更不容易被餓死。

另外脂肪的保溫作用也很重要。就拿衛青、霍去病來說,他們常年征戰於大漠之中,晝夜溫差極大,白天酷熱,晚上嚴寒,在大漠之中想要生火都很難找到柴火,這時候一副具有保溫功能的脂肪“外衣”的作用就能顯現。

而最後一個緩衝作用就更加直接。在戰場之上,軍情緊急,刀劍相接之時,瞄準的都是大目標。瘦子中一刀之後直接傷及肌肉筋脈,淺一點就是肌肉受損無法戰鬥,深一點就是神經、動脈、臟器被切斷或破壞而致命。

但脂肪層比較厚的人,在同樣的傷口之中更難觸及到重要的動脈和臟器,也就提升了將領在戰場之上的生存率。而腱子肉帶來的敏捷和機動性的優勢,放到大規模戰爭當中就會被抹消掉。

反而胖子的骨架和肌肉為了支撐自己的體重,在先天上就比瘦子的力量更大,囙此同樣身高之下的胖子的力量通常都高於瘦子,而古代戰場上最基本的要求就是要揮動鐵刀、鐵戟等沉重武器,這顯然是瘦子不具備的優勢。囙此,具有更多的脂肪的人,在戰場上更能活下來。

以上是啤酒肚的功能性分析,另外還有制度和觀念上的原因。

在商鞅變法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賞罰分明的嚴正觀念。雖然商鞅變法實行重刑,但與此相對的也實行重賞。在軍隊當中軍功越大,就能够享受到更多的酒肉賞賜。而古人好飲酒,包括大將也不例外,從來都是大碗喝酒大口吃肉。

將領肉吃得多,吸收的能量就多,而酒精也提供極大的能量,阻礙脂肪的分解,導致身體獲得的能量遠大於消耗的能量,囙此導致將士發胖,而身居高位伙食極好的將軍,那就更是如此。

此外還有人們的觀念也不相同。現在的人吃得太飽,肥胖率也越來越高,囙此常常想著减肥,審美也在於健美。

但古時候不一樣,那時候生產力低下,很多人都處於吃不飽穿不暖的境地。而身體發胖,說人吃得多吃得好,也就側面反映出這個人的家境好,地位高。囙此,擁有一個啤酒肚,在古人看來是富貴的象徵。

在這種審美觀的驅使下,不光軍中將領,古時候大部分位高權重的人,基本上都挺著一個啤酒肚,孔子如此,漢武帝如此,唐太宗也是如此。而且古人講究“宰相肚裡能撐船”,人人都認為有個大肚子是胸懷的體現,囙此即使人本來不胖,畫師在畫的時候,也會特意將其肚子畫的大一些,表示有容、有福的意思,這就是為啥發胖也叫發福的原因。

綜上所述,在制度上,將領們更加容易得到酒肉,而人們的觀念和戰場實用性上,又促使將領們大量攝入酒肉來維持自己的體型和脂肪厚度,加上畫師的藝術手法,最終造就了一個個“大著肚子”的將軍,而這,就是將軍“啤酒肚”的真相。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