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咸寧的星火,照亮千里之外孩子們的未來

甘肃 85℃ 0
摘要: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照片的主人公是湖北科技學院2009級學生、星火支教發起人劉金龍和他曾經支教過的兩名學生:高佩、唐新兵。他們身後的展板上,正是十年前幾人的合影。十年前,在劉金龍的發起下,第一批星火支教團隊跨越千里來到甘肅,為黃土高原的孩子們,帶去了一顆夢想的火種;十年間,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手舉火把、前赴後繼,把夢想的火種傳遞……

6月26日:小雨氣溫25~31℃

新聞報料電話:0715—8128787

新鮮事、稀奇事、開心事、麻煩事,歡迎撥打熱線電話,我們願意和您分享,幫您跑腿…

這是一張跨越時空的合照。

照片的主人公是湖北科技學院2009級學生、星火支教發起人劉金龍和他曾經支教過的兩名學生:高佩、唐新兵。

他們身後的展板上,正是十年前幾人的合影。

注:上圖一排中間:唐新兵;二排右一:高佩;三排左一:劉金龍

十年前,在劉金龍的發起下,第一批星火支教團隊跨越千里來到甘肅,為黃土高原的孩子們,帶去了一顆夢想的火種;

十年間,一批又一批的志願者手舉火把、前赴後繼,把夢想的火種傳遞……

星火初燃:

初心,是鄉村的孩子打開一扇窗

“我們去支教的初心,就是為鄉村的孩子打開一扇窗,為他們種下一粒夢想的火種。”劉金龍說,因為自己的教師夢,就是支教老師種下的。

“小學時,村裡來了一群復旦大學的支教老師。是他們,讓我窺見了外面世界的精彩。”劉金龍的家鄉甘肅會寧地處黃土高原,是紅軍會師之地,也曾是國家級貧困縣。這裡自然條件惡劣,常年乾旱。“小時候家鄉交通不便、資訊閉塞,村裡的孩子目光所及,只有這脚下的一方黃土地和頭頂的一片藍天。”

來支教的哥哥姐姐們,帶著劉金龍體驗了人生第一堂英語課,第一次文藝匯演。也因為他們,劉金龍萌生了走出去的想法,立下了成為支教老師的夢想。

於是2011年,正讀大二的劉金龍踏上支教路,又重回黃土高原。

這是一趟艱苦的旅程。二十多個小時的火車,數次轉車換乘……8比特志願者帶著16個行李箱,裝滿文具、書籍等捐贈物,跨越千里來到會寧縣金塘小學。當他們帶著疲憊和興奮走到校門口時,幾十個孩子早已等候在此,抱著地瓜,蕃茄、洋芋迎接新老師。

如今就讀於昆明理工大學的唐新兵就是其中的一個孩子。他說:“當時條件很差,老師們住在教室裏,在抗震救災留下的棚子裏搭台做飯。他們從不抱怨,每天帶給我們新鮮和快樂。”

十年了,唐新兵現在還記得第一次開口說普通話的膽怯與羞澀,第一次看到書中的故事“演”出來時的新鮮;第一次誦讀《春江花月夜》時,對詩中美景的想像與嚮往……“老師臨走前留下的書,我一直珍藏,翻閱了很多遍。”唐新兵說,從未踏出過小山村的他,開始憧憬外面的世界。

“鄉村夏令營雖然短暫,學到的東西卻是受用一生。”高佩說,“那時候我就决心,要考大學,走出去。”如今,他已從河海大學水文水資源專業畢業,立志為改善家鄉水資源匱乏現狀。

星火接力:

十年支教路,無一人中途退縮

在西部偏遠地區支教有多困難?

在甘肅會寧南咀小學支教期間,志願者們10天才能去鎮上的澡堂洗一次澡;在青海支教那一年,因為缺乏經驗,沒有準備厚棉被,志願者們夏夜只能擠在一起取暖;有時候一趟家訪路,還要翻越山嶺峭壁……

如今在中科大攻讀化學博士的柳仁是第二届星火支教團隊副隊長。自江南水鄉的他,當年頭一回目睹黃土高原的乾旱與貧瘠:“到處是黃土壘成的牆,用水只能從水窖打,沉澱後才能吃。洗臉沒多久臉上就是一層鹽霜。”

除了生活條件的困難,資金的缺乏也是一大難題。有限的項目經費甚至無法保證志願者們的路費和食宿。

然而這些都不是最難的。“家訪中,看到很多家庭落後的教育觀念,深刻體會到支教的任重道遠。”柳仁說,或許不能徹底改變,但每一位志願者努力發光,也許就會多照亮一個農村孩子的未來。

星火支教團隊的指導老師盧瑾說:“讓我驕傲的是,不管有什麼困難,十年支教路,無一人中途退縮,隊伍還越來越壯大。”

星火支教在一代代志願者身上打下烙印。

發起人劉金龍畢業後回到甘肅,當了一名基層鄉村教師,反哺家鄉。

曾經的受益學生高佩,今年也加入到星火支教的大家庭。

現任隊長胡夢思參加三年支教後,選擇跨專業考研,從理工轉向教育。

是什麼,讓志願者們明知支教難,仍要前赴後繼?

“每一個隊員出發的初衷也許各有差异,但有一點是相同的,那就是去踐行理想,去鍛煉品格。”盧瑾說,星火支教是雙向育人的實踐,不僅農村的孩子受益,每一個參與其中的人都收穫了成長。

克服困難的過程,就是成長的過程。

經費缺乏,志願者想方設法聯系公益項目,爭取到越來越多的公益贊助。

一次次翻山越嶺的家訪,推心置腹的交談,換來的,可能是輟學的孩子又回到課堂。

“使人成長的,並不是歲月,而是經歷。”

“用雙腳去丈量祖國的山河,你覺得沒有綠色的甘肅,那些山其實一年比一年綠。”

“支教讓我更加熱愛教育事業,因為教育才是真正强有力改變社會的辦法。”

……這些,都是志願者歷經成長的心聲。

星火支教團隊2019届隊長孫藝潔說:“回顧大學四年,最好的畢業禮物就是從星火團隊中獲得的‘成長,並幫助他人成長’的力量。”

星火燎原:

有一分熱,發一分光,螢火匯成星河

2021年6月22日,是第一批支教受益學生高佩參加本科畢業典禮的日子,可他卻缺席了。因為這一天也是星火支教的“十歲生日”,他要來湖北科技學院參加慶典。

“來到湖科就好像回家一樣。”高佩說,這次慶典就像一次家庭聚會,歷屆星火志願者、受益學生代表都來了。

十年沒見,柳仁還是在人群中一眼認出了當年自己教的唐新兵、高佩。劉金龍從甘肅趕來參加典禮,他說:“從最初的8個人,到現在的星火大家庭,沒想到自己當年的小夢想,變成了全校的大夢想。”

如今,星火支教先後有400餘名志願者參與,單人行程超2600公里,為甘肅、青海、安徽、湖北等7000餘名留守兒童提供了超過100000小時的志願服務,捐款捐物20萬餘元。與多個公益項目合作,為鄉村學生爭取更多福利。

去年,胡夢思跟隨老師參與了星火十周年回訪調研,重走了許多前輩到過的支教點。

“每到一處,我都能看到星火支教留下的痕迹,也能看到這些偏遠地區學校發生的變化,很多學校有了新教室,接了自來水,配了電腦通了網。”胡夢思說。

“這些年,大西北農村小學的硬體條件改善了很多,但基層教師和穩定專業的教育指導仍在存在短板,教育在發展,星火的意義不能再是短期支教,而是長期的關注和守護。”盧瑾說。

囙此,星火支教逐步形成以“暑期夏令營+日常網路直播支教+頂崗支教+雲端系列項目”為主體的“3+”全覆蓋支教模式

“星火支教夏令營給孩子們播種了夢想,頂崗隊員讓我們鄉村小學老師見識了創新發展培養下的大學生的貭素,幫助我們提升了工作細節。”甘肅省甘穀縣四十鋪小學校長馬銀元這樣評估。

“3+支教模式,助力我們辦好鄉村學校,學生人數不减反增,村裡的娃娃能在家門口上小學,就是對一個鄉村家庭的鄉村振興助力。”甘肅甘穀尉家溝小學李雲鵬校長說。

今年,星火支教又踏上新旅程,加入互聯網+”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青年紅色築夢之旅,進一步運用互聯網科技,共亯優質教育資源,促進偏遠地區的鄉村教育均衡化發展。

“我們支教的夢想是‘未來沒有任何一所學校需要支教’。”盧瑾說,星火人會為了這個夢想,有一分熱,發一分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