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無數部連續劇裏有這麼一個說法,兩部劇代表著國內南、北兩邊的文化。北方人喜歡看《鄉村愛情故事》,南方人喜歡看《外來媳婦本地郎》。這兩部劇都有著自己的使命,一年複一年地拍攝著。
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對《外來媳婦本地郎》情有獨鍾,這部劇不僅僅是情景劇,更是八零後、九零後的童年回憶。
《外來媳婦本地郎》在當時有多火爆,當年《還珠格格》席捲全國時,幾乎沒有一部劇能够與之抗衡,而在廣東本土裏,只有《外來媳婦本地郎》堪堪抗住了《還珠格格》的攻勢,為本土劇掙得一份榮譽。
在二十一年前,廣東的經濟突飛猛進,每一天都是新的開始,面對越來越好的經濟下,有一個問題逐漸被放大,直到最後成為了一大“隱患”。
外來的人口不斷增多,治安問題隨之而來。看著日益複雜的治安問題,在廣東生活了大半輩子的本土人排斥外地人,把這個問題的原因全部推給了外地人。
本地人如何和外地人相處,成為當時最大的問題之一。有一比特導演得到了靈感,他覺得把這樣的話題拍成連續劇,用劇情告訴觀眾們,如何看待這樣的問題。
於是乎,一部跨越二十一年的經典劇《外來媳婦本地郎》誕生了,該劇用小成本的喜劇風格,將外地人和本地人應該理性對待,慢慢接受彼此的文化和習慣。
《外來媳婦本地郎》最開始採用的是外地媳婦嫁入康家,是文化的碰撞,也是一種不可避免的文化交流。
由於題材有趣、演員專業、話題吸引目光,《外來媳婦本地郎》一播出後,馬上成為最受歡迎的劇,沒有之一。
經歷了二十一年,演員的老去、題材失去競爭力、話題陳舊等問題,讓《外來媳婦本地郎》逐漸成為被遺忘的劇。但該劇還在堅守最後的尊嚴,為喜歡看該劇的觀眾做出最大的努力。
她成為“不老”女神,那只是她看得淡!
在1992年,廣東話劇團在青島招生,讓喜愛表演的丁玲看到了,她毫不猶豫地報名參加,經歷表演考試,她順利考上了話劇團。為了學習,她孤身一人前來廣東這個對她來說,極為陌生的地方。但她沒有感到害怕或孤獨,她知道她不是讀書的料,也沒有做生意的頭腦,如果她不去嘗試一下,她也許是一個女工。
來到廣東之後,丁玲沉浸在知識的海洋裏,她每天做的基本功是講好普通話和學習表演技巧。在她十幾歲的時候,她已經開始登臺表演了。
這時候的丁玲上進、好學,她的努力換來了一次人生的改變,在《外來媳婦本地郎》籌拍之時,導演正在找演“大嫂香蘭”的演員,而虎豔芬突然想起同話劇的演員丁玲,虎豔芬將丁玲介紹進來。其實丁玲的普通話講得很標準了,可是導演需要她講話帶河南口音,丁玲還真能類比出河南音調。
那年,丁玲才二十四歲,她心中心儀的角色是三嫂幸子,畢竟這個角色在劇裏代表著時尚、魅力。丁玲還是有點期待的,可惜她得知演幸子的演員名為劉濤,劉濤是一名廣告糢特,自然有著不一樣的氣質了。但丁玲能演“大嫂香蘭”已經很滿足了,她是一個容易滿足的人。
《外來媳婦本地郎》的火爆,讓該劇的演員們都名氣大漲,其中最受益的是劉濤,她飾演的幸子是一個倔脾氣、不服輸的人,也正是這個角色讓劉濤獲得了瓊瑤劇組和張紀中劇組的青睞。
劉濤的離開,給康家人一個警鐘。演員一旦火了,選擇離開不為過,但該劇還能繼續嗎?
其實,和劉濤一樣,雖然丁玲演的大嫂香蘭在劇裏是一個淳樸、不會打扮的人,可她的青春靚麗還有在的,有不少導演也悄悄向丁玲發出邀請,可惜丁玲都一一拒絕了。
也許有人說丁玲目光短淺,有機會都不好好珍惜,對於丁玲而言,她願意留在康家,繼續拍《外來媳婦本地郎》。她對這種生活已經習慣了,她滿足於這樣的工作和生活。
過去了二十一年,赫然發現劇裏的大嫂香蘭一點都沒變老,其實是丁玲的心態放得好,做事不爭不搶,憑藉本心做事,她這樣的好心態讓她仿佛年輕了十歲一樣。
除了心態好,丁玲還喜歡運動!
閑著平時無事,丁玲會抽出時間鍛煉身體,對於長期拍戲的人來說,一個良好的身體是必要的基礎。相比經常熬夜的人,丁玲的作息很規律,按時睡覺和吃飯成為她“不老”秘笈之一。
作為演員,要有一定的記憶力,背臺詞的同時,還要把感情放進去,這樣對演員的身體要求還是挺高的。
而丁玲堅持不懈的鍛煉,讓她有著良好的記憶力和保持青春不變。
這樣的香蘭,這樣的演員丁玲,不知道你們喜歡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