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富+致愛,“花拉”的幸福家園

内蒙古 84℃ 0
摘要:花拉借錢開60平方米小店,到擁有500平方米廠房的公司,她和家人實現“致富不忘家鄉人”的承諾,扶弱濟困,投身公益事業,帶領大家共同富裕,實現美好生活。每逢節假日,花拉都格外忙碌。2016年3月,花拉當選“內蒙古文明旅遊公益大使”。於是丈夫開車,花拉和兒子拎東西,全家齊出動為防疫人員送溫暖。

花拉借錢開60平方米小店,到擁有500平方米廠房的公司,她和家人實現“致富不忘家鄉人”的承諾,扶弱濟困,投身公益事業,帶領大家共同富裕,實現美好生活。

左右滑動查看更多

本文刊於《中國婦女》雜誌

花拉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巴圖查幹乳製品有限公司經理,2019年度全國最美家庭得主

每逢節假日,花拉都格外忙碌。遊客來了,她要趕制各種乳製品,還要保證花樣多、品質好、貨量足。在內蒙古興安盟科右中旗,她的“巴圖查幹乳製品店”是遊客的網紅打卡店,她的願望是讓遊客們希望而來、滿意而歸,讓周圍的姐妹們也富起來,築起幸福驛站。

傳承手藝,讓日子飄香

花拉有一手製作傳統乳製品的精湛手藝,曾祖母曾為圖什業圖王府製作乳製品,手藝經祖母和母親傳給花拉時,她只有七歲。印象中,坐在蒙古包裏,喝一碗熱氣騰騰、放著黃油渣子的奶茶,左手一塊奶皮子、右手一塊奶豆腐,是童年最美好的回憶。

當旅遊之風刮進草原時,花拉坐不住了。2012年,想要改善家境的花拉决定創業。她向親戚朋友借了10萬元,在巴彥呼舒鎮開了一間60平方米的“巴圖查幹乳製品”小店。創業之初舉步維艱,裝修、置辦貨架、採買原料等都是她一個人打理。丈夫是阿拉善盟一所學校的老師,平時不在家,只能在寒暑假幫幫忙。

剛開始小店沒人氣,每天冷冷清清,花拉就用“現場製作、免費品嘗”來招攬生意。顧客進門,將信將疑,試著品嘗,“味道真的不錯!”尤其是一些上了年紀的人讚不絕口,都說這是“過去的味道”。小店有了常客,生意漸漸火了起來。

做最好的乳製品要用最好的原料,為此花拉騎著自行車到處尋找牧場,她要找當地的、散養的、吃新鮮青草的奶牛。有一次,她外出採購,半路上突遇大雨,不小心連人帶車陷進了泥坑,剛收的牛奶灑了一地,心疼、沮喪、狼狽……但花拉咬咬牙又爬起來。那段時間,她白天賣、晚上做,不知疲倦地幹。丈夫怕她累著勸她別做了,倔强的花拉卻說“不!”只因她內心有一個堅定的信念:“不管我掙不掙錢,一定要讓圖什業圖王府製作乳製品的手工藝傳承下去,讓我們芒來嘎查的乳製品出名,帶著家鄉的姐妹走出貧窮,為家鄉作貢獻。”

花拉製作乳製品講究,不僅全是純手工,且不加任何防腐劑和添加劑。她手巧啥都會做,奶皮子、奶豆腐、黃油、塔日嘎、阿嘎日等各種乳製品做得都道地,在她的店裡,顧客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一款。她也實在,“這塊奶豆腐是外地進的,那張奶皮子是自己做的……”一五一十毫不隱瞞地“亮出家底”,這份真誠又留住了許多顧客。

原料好、手藝精,讓花拉的乳製品在內蒙古舉辦的各類美食節上屢屢奪魁,被列為“內蒙古名小吃”,遊客們囙此慕名而來。熱情的花拉支起攤子,請遊客免費喝奶茶、品嘗乳製品,然後換上蒙古袍,跳起蒙古舞。就這樣吃著、喝著、玩著、跳著,“第一撥人來了,第二撥人跟著也來了……”2016年3月,花拉當選“內蒙古文明旅遊公益大使”。

短短五年時間,花拉便將原來60平方米的小店擴展至500平方米的廠房,年銷售額達三四百萬元,普通牧民華麗變身為“創業女能人”。

相親相愛一家人

公益,全家人的善良情懷

創業不僅僅是想讓家人過得更好,而是想幫助更多的姐妹走上致富道路。丈夫首先力挺:“應該的,都是鄉里鄉親的,要一起奔好日子。”斯琴格日勒家境困難,丈夫因車禍失去了勞動能力,全家生活就靠她一人支撐,她想外出打工,又放心不下家裡。花拉便讓她到自己的店裡工作,既能照顧家人,也能掙到錢。斯琴格日勒很感動,幹活很努力。

招工、給員工發薪水——這樣的幫扶人們理解,但幫別人開店,給自己樹對手,有人就看不明白了:同行是冤家,這麼做不是給自己添堵嗎?有比特叫秀英的婦女,看花拉的生意好,也想開店可又沒本錢,她試著向花拉求助,沒想到花拉爽快地答應了。不但借錢幫她租店、裝修,還把自家的乳製品送過去給她賣,“借錢的利息我還,東西賣了再給錢。”有人說她“傻”,但丈夫懂她:“她是心善,有能力幫助別人她開心!”花拉感激丈夫的理解:“我倆一樣都心善。”從此花拉一家走上了公益之路。

兒時父母就告訴她:人要善良,有能力時,要幫助需要幫助的人。2016年,花拉自掏腰包聘請蒙古國手工藝品大師,為家鄉姐妹們傳授民族手工藝品製作科技,讓大家足不出戶就能掙錢。她還有意讓兒子參與公益,每次看望村裡生病的老人,總要帶著兒子一起去,“就是想讓他明白,生活不容易,做事要努力。”

有一次,她和丈夫帶兒子一起去敬老院,兒子覺得新鮮,一路上高高興興說說笑笑,但回來的路上卻蔫了,一句話都沒有。花拉問:“為什麼不吭聲了?”兒子半天才說:“老人們太需要幫助了……”花拉抓住機會說,“所以要好好讀書,努力掙錢,你有能力了,才能幫助別人。”從此兒子變了,不亂花錢,不浪費東西,有時出門花拉想給他多拿點錢,兒子總是說:“夠了,夠了。”

一天,兒子放學回家,說起班上有個同學家發生了變故,也許不能讀書了,兒子請求媽媽:“咱們幫幫他吧……”去年春天發生疫情,防疫人員在冰天雪地裏堅持防疫,花拉看了心疼:“他們是在為大家守平安,應該喝上一口熱牛奶!”兒子馬上響應。於是丈夫開車,花拉和兒子拎東西,全家齊出動為防疫人員送溫暖。但凡防疫人員進店“不要錢,免費送!”人們都為花拉一家點贊,花拉也成了防疫人員心中溫暖的“花姐”。

孝敬,樸素的家風傳承

花拉自幼生長於大家庭,家中八個姐妹一個弟弟。那時家裡雖然窮,彼此卻有濃濃的親情。她喜歡大家庭那種其樂融融、父慈母愛、手足情深的家庭氛圍。父母從小給她灌輸的也是“以善為本,以孝為道”。所以家中長輩、家族中的老人,她都掛在心上。這些年,父母、婆婆都不在了,家族中的老人成了“寶貝”,“他們需要更多的關照。”

在花拉的相册裏,有張普通的照片:她和丈夫分坐兩邊,中間坐著兩位老人——他們是丈夫的姑姑和叔叔。丈夫也是講孝道的人,只要有空夫妻倆就會一道看望家族中的老人,但凡做了好吃的,也會親自給老人送上門去。逢年過節,即使自己不買新衣,也要給老人們置辦。離家不遠的地方有個水庫,四周水草豐美,風景秀麗,花拉時常帶著家中的姑、姨、叔、舅等去水庫遊玩,一家人在一起划船、吃飯、唱歌、跳舞,“開心得不得了。”

每次回家看望公公,花拉都是大包小包,進屋就一頭紮進廚房。每每此時公公總是吩咐大姑姐:“你妹平時够辛苦了,讓她多歇歇。”公公的心疼讓花拉很感動,覺得自己“很幸福”。

心疼她的還有兒子。去年10月,兒子接過母親的傳力棒,成為巴圖查幹乳製品的“新掌門”。但兒子知道,他要傳承的不僅是母親的技藝,還有母親的家風,花拉深感欣慰。記得有一次感冒,頭昏沉沉的,高大威猛的兒子成了貼心暖男,為她端水送藥,還為媽媽做了一碗清淡的粥。受父母影響,兒子也很關心家族中的長輩。

如今兒子是新一代手工技藝傳承人,在去年的一場“把非遺帶回家”專場直播帶貨活動中,兒子回憶“小時候爸爸製作奶茶,媽媽把煮熟的牛奶上的奶皮撈起來放到奶茶裏,飄出的香味深深留在記憶裏……”兒子希望借助直播這種新的銷售模式,將巴圖查幹乳製品變為日常生活中的幸福“甜品”。

從一個人的創業奮鬥,到一家人的無私奉獻,“最美家庭”的好家風,也帶動了好民風,為實現美好生活、共同富裕而努力,好日子香飄萬家。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