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班”已經成為中國式教育的方法之一,幾乎每個孩子都逃不過補課的魔咒。
中國家長最擔心孩子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從娃娃們有能力開始,就會準備報名各種各樣的補課班。
比如從2歲開始接觸鋼琴,3歲開始學習繪畫,5歲開始學習架子鼓等等,都成為很多孩子的“必修課”。
不過,很多家長不知道的是,孩子們的興趣班其實也存在“鄙視鏈”,可能如今很流行的技能,在多年後就會變成“爛大街”的興趣愛好。
中國特色“興趣班”的種類有哪些?
特色樂器類:架子鼓、琵琶、古箏、小提琴、大提琴等日常不多見的相關樂器。
體育運動類:籃球、網球、馬術、高爾夫、擊劍、拳擊跆拳道等。
練腦益智類:程式設計、圍棋、中國象棋、國際象棋等。
藝術文化類:繪畫、素描、書法、國畫、油畫等等。
以上四類是中國家長最喜歡給孩子報的興趣班,無論孩子有沒有興趣,家長都會樂此不疲,但是當年最火熱的鋼琴班,如今卻是興趣班受歡迎程度最後一比特。
興趣班開始有“鄙視鏈”,你給孩子選的在哪個等級?
有很多記者調查發現,現如今很多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都存在一定的“攀比”心理:鄰居給孩子報鋼琴班,自家孩子一定要學更高端的小提琴。
同事給孩子報了游泳班,自己就要給孩子報更昂貴的馬術班,總之無論學什麼,總是會以“比過誰”為目的。
在這種極端心理的引導下,報興趣班這件事自然而然就會產生等級劃分,家長自以為是的跟風,孩子卻常常叫苦不迭。
興趣班的鄙視鏈:越“先進”越好
比如現在很多家長開始給孩子報程式設計班,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電腦互聯網世界,一來可以打開眼界,二來說起來也比較高端。
不過,程式設計是一項技術含量比較高的領域,它不僅需要孩子有靈活的思維,還要有超强的邏輯分析能力,這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學好的技能。
如果孩子什麼都不懂,或者對此根本不感興趣,盲目報班只能賠了夫人又折兵,既浪費錢,孩子學起來也沒效果,就是在浪費時間浪費生命。
興趣班的鄙視鏈:越“冷門”越好
給孩子報班,原本的含義是提高孩子綜合實力,提升眼界新增技能,可如今有些家長專挑冷門高端的燒錢領域。
比如有些家長認為,現在學鋼琴學吉他已經拿不出手,好像很多孩子都會,學小提琴大提琴才更有出路,越早見對孩子發展越好。
曾有一名長沙市音樂老師透露,現在報冷門樂器班的孩子越來越多,由於諮詢者相對較少,有些家長反而更感興趣。
在體育領域中也存在這種現象,掌握體育技能,原本是強身健體,可如今也變成了家長炫耀的資本。
比如學足球學游泳很常見,讓孩子學太丟面子,橄欖球、擊劍和馬術這類非常冷門的體育項目,反倒成了家長們的心頭好,只要價格合理,多少錢都捨得給孩子掏。
長沙市陳女士給9對兒子報了馬術班,一節課600元,儘管家庭條件不錯,但學馬術後續裝備和比賽的費用非常高,這讓陳女士全家不得不節衣縮食,以此讓孩子堅持學習。
家長應該讓興趣班回歸本質
不得不說,有些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是為了彌補自己兒時的遺憾,那時候大部分家庭經濟條件一般,家裡沒有多餘錢來培養孩子。
所以,很多8090後家長是有童年缺失的,而他們的孩子逐漸長大後,父母會將自己兒時遺憾都補在孩子身上,無論需要多少財力物力,他們都會盡可能滿足。
在這個過程中,給孩子報興趣班的初衷就一點點改變了,逐漸演變成現在的“攀比”、“炫耀”。
事實上,家長給孩子報興趣班的理由非常簡單,就是提升孩子的綜合能力,培養一個孩子喜歡的領域。
要選擇孩子真正喜歡的,而不是家長感覺有面子的,興趣班講究的就是“興趣”二字,如果孩子本身不喜歡,盲目選擇興趣班,就是浪費時間浪費精力。
我們的孩子已經很累了,他們不應該承受過多壓力,每個孩子都應該茁壯成長,如果家長只是强加意願給他們,這樣反而失去了培養孩子的意義。
所以,希望所有家長可以回歸培養孩子的本質,不要做太多浪費生命的事,以免給孩子造成不必要的負擔。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