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時調表演藝術家王毓寶因病醫治無效,於2021年6月10日下午16時21分逝世,享年95歲。這是北青-北京頭條記者從王毓寶老人兒子劉小凱處獲悉的消息。王毓寶曾於2008年榮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劉小凱稱,“老人因心臟病併發多臟器功能衰竭搶救無效在醫院病逝,走得比較安詳,家人正在忙著料理後事,遺體告別式暫未確定下來。”
改革創新時調曲種,作品《摔西瓜》得到全國曲藝同行觀摩
據王毓寶生平資料顯示:她出生於1926年,天津人。從小隨父學習京韻大鼓、單弦、靠山調,是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天津時調代表性傳承人,國家一級演員。
王毓寶1953年進入天津廣播曲藝團。這一年,她的作品《摔西瓜》在天津工人劇場首演。開演後演員還沒露面,笙管齊鳴的樂團前奏聲就已贏得了觀眾們的碰頭彩。王毓寶隨後的演唱從唱腔到形體動作都令津門曲藝觀眾眼前一亮,領略到經過改革創新之後的時調精品的藝術魅力。這次創新嘗試獲得了空前成功,不僅得到了觀眾的認可,全國各地的曲藝同行也紛紛來天津學習觀摩。
也是在這一年,以《摔西瓜》為代表的經過改革創新的時調曲種被正式命名為“天津時調”。在談到天津時調的命名時,王毓寶先生不無自豪地說:“這個曲種過去就叫時調,不叫天津時調。現在所說的天津時調就從我這兒起的。為嘛叫天津時調呢?是說咱這個曲種就是天津的趣味兒,天津字兒,天津味兒,咱就叫天津時調吧。”可以說,王毓寶就是天津時調藝術的創造者和先行者。
將“疙瘩腔”糅合進作品,多樂器運用到時調表演中
《摔西瓜》的成功,使王毓寶對天津時調新作品的創作熱情愈發高漲。在隨後的幾年裏,王毓寶先後參與創作演出了《制寒衣》《提意見》《想心事》等反映新社會新生活的曲目,同時對很多傳統唱段進行了精心改編,挖掘整理了“老鴛鴦調”“新鴛鴦調”“拉哈調”“悲秋”“大數子”“怯五更”等有代表性的時調曲牌,豐富了天津時調的調式和曲目。
在演唱技巧方面,王毓寶博采眾家之長,結合自身“甜美、清脆”的嗓音特點,將時調老前輩高五姑創制的“疙瘩腔”巧妙地糅合在作品中。這也成為了日後王毓寶獨具個人特色的演唱技巧。在編曲和配器方面,王毓寶和幾比特琴師不斷摸索試驗,一改過去時調只有三弦和四胡兩種樂器伴奏的單調場面,新增了樂團的編制,大膽地將揚琴、京胡、二胡、琵琶、笙和低音胡等多種樂器運用到時調表演中,根據舞臺效果,最終確定了三弦、四胡、笙、揚琴和低音胡作為時調表演的固定樂團編制,從那時起一直沿用至今。
王毓寶指導其他演員演唱
王毓寶最受觀眾歡迎的代表曲目有《踢毽》《七月七》《秦(青)樓悲秋》,改編曲目有《摔西瓜》《翻江倒海》《毛主席來到咱農莊》等。2000年,其演唱的《喜榮歸》獲中國曲藝牡丹獎;2003年獲中國金唱片獎演員獎;2008年獲中國曲藝牡丹獎終身成就獎。
延伸閱讀:天津時調
對於“天津時調”這一曲種在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網上有專門介紹:天津時調是我國北方較有代表性的時調小曲類曲種。其表演形式為一人或二人執節子板站唱,另有人操大三弦和四胡等伴奏。
天津時調源於明清小曲,清末民初形成並流行於天津城區。其曲調非常豐富,包含許多天津地方民歌小調和外地流入天津的曲調,如天津本地流行的靠山調、鴛鴦調、大數子和一些外地流入但天津化了的民歌小曲如拉哈調、秦樓悲秋、怯五更、後娘打孩子、叉杆解獄、對花、十杯酒等,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
天津時調最初主要流行於天津底層市民聚集的南市、河東道地外、紅橋區鳥市、和平區等處的曲藝演出場所,20世紀三四十年代逐漸衰落。新中國成立後,對靠山調等進行成功改革,使之成為主要的演唱曲調,並創作出許多精品節目。“文革”前期天津時調又一度陷入危機,改革開放後重獲生機,日趨振興,一些傳統曲調、曲目恢復上演。但近年來天津時調發展又面臨嚴峻的考驗,出現了某種程度上的生存危機,亟待扶持和搶救。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張恩傑
編輯/弓立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