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過我國的古代歷史之後,我們可以發現自從東漢末期之後,中原大地進入了400年左右的動亂時期:西元184年張角發動黃巾起義,之後董卓曹操袁紹等各路野心家逐鹿中原。220年曹丕公然將漢獻帝趕下了皇位,之後劉備孫權也自立為皇帝,天下進入了魏蜀吳三國時期。司馬炎一統三國之後建立了晋朝,而魏晋南北朝則是我國史上最動亂的時期,一直到隋文帝楊堅以隋代北周,589年南下消滅陳朝才結束戰亂。
大亂之後必有大治,在一些皇帝的努力治理之下,出現了很多史學家認為的盛世。根據《隋書》中的記載,在592年隋朝的國庫已經被銀子堆滿,楊堅就下令將國庫中一半的積銀散發給民間,這也是全世界範圍內最早的藏富於民的行為。
隋之後的唐朝也有貞觀之治以及開元盛世,之後的北宋更是我國古代史上最富裕的時代,根據史書中的記載,在宋徽宗時期北宋朝廷每年的財政收入大概是1.6億貫銅錢(一貫銅錢購買力差不多是一兩白銀),是唐朝開元時期的3.5倍左右。元朝和明朝想對唐朝宋朝來說算是非常貧窮了,到了康乾盛世的時候朝廷的財政再次達到鼎盛,根據《清史稿》的記載,乾隆後期每年的財政收入大概在八千五百萬兩白銀左右,在歷史上已經算是非常高的數位。
其實乾隆後期出現的盛世現象和乾隆皇帝還真的沒有太大的關係,主要是仰仗先輩的餘蔭。乾隆的爺爺康熙自不用說,基本上評選我國歷史上的千古一帝的時候都有康熙一席,康熙也讓清朝的統治地位徹底穩固;而雍正則是我國史上的勞模皇帝,史學家根據雍正每天批閱的奏摺數量,認為雍正每天休息時間絕對不超過5個小時。康熙去世時國庫只有不到一千兩白銀,而13年後乾隆繼位時國庫已經有了6000多萬兩,通過對比我們也能看出雍正的功績。
國庫充實也讓乾隆在統治後期出現了鋪張浪費的現象。乾隆本就是一個好大喜功的人,眼前的繁榮更是讓這個“十全老人”變本加厲。乾隆曾經7次下江南,每一次都耗費巨大驕奢淫逸;整個清朝歷史上乾隆也是修建宮殿、山莊最多的皇帝。乾隆皇帝之後的六比特清朝皇帝也沒有出現明君,清朝在乾隆過世之後也開始迅速衰落。
都說瘦死的駱駝比馬大,清朝就算已經沒落,作為一個封建王朝它應該也還是國庫充盈的,可是現實卻非常的諷刺:北洋軍閥在清朝滅亡之後進入了清朝國庫笑容瞬間凝固:國庫只有10枚銀元。這件事當時誰都不信,都說被軍閥或是皇族私吞了,但是仔細分析之後也並不可能。
首先是慈禧的鋪張,就說慈禧1895年舉辦的六十大壽,賀禮都堆滿京城,需要海軍用軍艦來搬運;慈禧的定東陵也算得上是歷代帝皇中最奢華的陵墓之一,這些都讓當時的清朝背上重負。而最大的原因就是《辛醜條約》中的賠款,按照當時的財政收入來看,清要還完所有的債務需要所有官員沒有俸祿堅持39年才能還完。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