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16名博士、博士後,30多名碩士!這個“學霸村”火出圈

山东 124℃ 0
摘要:劉湖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魯南蘇北交界處。近年來,這個不足500戶人口的村莊,卻先後走出了16名博士、博士後,30多名碩士,100多名大學生。囙此,它還被網友稱為“狀元村”“學霸村”。在網上引起關注後,網友還為它取了響亮的別稱叫“學霸村”“狀元村”。

除了近日出圈的“曹縣”,免費為適婚青年分婚房的“南村社區”,最近,山東又有一個名叫“劉湖村”的小村莊因為盛產“學霸”走紅網絡。劉湖村位於山東省臨沂市,魯南蘇北交界處。近年來,這個不足500戶人口的村莊,卻先後走出了16名博士、博士後,30多名碩士,100多名大學生。囙此,它還被網友稱為“狀元村”“學霸村”。

劉湖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啟在接受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採訪時,自信滿滿地說:“我們村比的不是誰家有錢,而是更關注孩子的教育問題。”他進一步解釋道:“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村裡的孩子出去讀了書,上了好的大學,會用自己的力量反哺家鄉。無論回鄉工作,還是在外地上班,都可以為老家建設作貢獻!”

小村莊走出16名博士30多名碩士

被網友稱作“狀元村”

6月16日,位於魯南蘇北交界處的一座小村莊刷屏網絡。它名叫“劉湖村”,人口剛剛達到1800人,卻先後走出了16名博士、博士後,30多名碩士,100多名大學生。在網上引起關注後,網友還為它取了響亮的別稱叫“學霸村”“狀元村”。

“請問我現在進去深造還來得及嗎?”“名副其實的學霸村!”“村風淳樸學風濃,代代都是好學生!”“絕了,小小的一座村莊卻盛產‘學霸’!”在評論區,許多網友不吝於對劉湖村的稱讚。

當天下午,記者聯系到村裡走出的第一位碩士生劉保東,他自小在劉湖村長大,早年留學東京大學,現時是哈爾濱師範大學的教授、博士生導師。針對家鄉的走紅,他表示:“家鄉火了之後,我自豪又興奮。但是細想了之後,我認為這不是偶然,實際上作為一名劉湖村人,我覺得很正常,是大家共同重視教育的結果。”

劉保東唯一的兒子研究生畢業於浙江大學,之後在上海工作。但是劉保東卻自愧不如地說:“我堂哥更厲害,他教育孩子更有一套。他是村裡的一比特老教師,家裡三個孩子,老大在中科院工作,老二和老三一比特是博士,一比特是碩士。”

“我們村不比誰家有錢,而是更關注孩子們的教育,比誰家的孩子在學業上更有成就。”劉湖村黨支部書記劉全啟自豪地說。

68米長的博士巷展示學霸故事

“離鄉人”也在幫助老家建設

劉湖村的一角,有一條總長68米的博士巷,上面陳列著從劉湖村走出的近200名高材生學習成長的故事,村民把這些學霸的求學之路編成了“英才榜”,記載在村裡人來人往的博士巷牆壁上。

村子裏有一條68米長的博士巷

博士巷是劉全啟提出打造的,他告訴記者:“並不是說學歷代表一切,而是想鼓勵年輕的孩子努力學習。讀好書、學好本領對村裡的孩子來說非常重要。”

劉全啟說,他17歲就外出打工,忙忙碌碌半輩子,最後悔的就是當年因為窮,沒把書一直讀下去。所以回村後,他左思右想,提出建設博士巷的建議,並在獲得村民同意後,挨家挨戶聯系村子裏走出去的大學生,“從60後開始統計,統計完後,我們也大吃一驚,原來我們村出了這麼多的學霸。”

講起村子裏走出的學霸,劉全啟滿是驕傲,“說真的,我們村出的學霸都是人才,不管是不是留在村裡工作的!”他特意提到在北京農科院科研資訊研究所工作的劉繼芳,“他長期工作、居住在外地,但卻一直支持著老家的建設發展。去年我們村開始種植五色米,都是他去幫我們篩選、跟踪優良品種。”

為了能充分利用人才優勢,劉湖村成立了村級人才庫,“這樣一來,什麼問題都能找出人來解决,我們每年還會給身在村外的‘人才’發放家鄉的特色農產品、手工藝品,來感謝他們幫助家鄉建設。”

返鄉人成了村書記

“鄉村建設離不開人才”

“村裡的孩子出去讀了書,上了好的大學,會用自己的知識反哺家鄉,成為一名對家鄉發展有貢獻的人。”在劉全啟看來,鄉村振興離不開人才。

談到這點,從外地返鄉的他深有感觸,“我從小就在村子裏長大,父親在我三歲時就去世了,母親一個人帶我,左鄰右舍對我的幫助很大,算是村裡人一口米一口飯地把我喂大的。”

村英才榜

上世紀90年代,年紀輕輕的劉全啟離開了家鄉,到外地打拼事業。憑藉一身膽量,在商場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原本工作得順風順水,但是有一件事情他卻總是記掛在心頭,“人越老,越想家,也就是故鄉情懷吧。過得好了一點後,不能忘了老家,總想為家鄉的發展出一份力。”

就這樣,2019年他毅然决然返回劉湖村,捐獻50萬元用於村子的建設,又拿出20萬元打造了村門牌坊。村子裏的鄉親們看到劉全啟的行為後,也開始踴躍捐款,“在一個月的時間裏,大家捐出了47萬元多,為了打造新‘劉湖’,讓它變個新樣子。”

劉湖村大學堂的建設費用正是來源於村民們的支持,是為了讓在村子外工作學習的返鄉人,能利用回老家的空餘時間,給村裡上學的孩子講他們的求學故事,鼓勵他們奮發讀書。劉全啟說:“村裡人回來後會提前跟我們打招呼,我們來幫他安排演講活動。”

盛產“學霸”只是冰山一角

目標是省級美麗鄉村

“據我所知,村裡邊正在讀大學的孩子都非常優秀,可以說跟雨後春筍一樣,一波接一波的。”劉全啟興沖沖地講道。

小小的村落為何盛產“學霸”,記者向劉全啟提出網友的疑問,他哈哈一笑,“可能是因為我們村家風家訓比較好,每家每戶的門前或者家裡,都會張貼自己的家風家訓,在這樣的氛圍裏,孩子想學習不好都難!”

不少村民家中都懸掛著家訓

比如劉湖村教育子女成才的典範劉保民,三個兒女,兩個博士一個碩士,談起經驗他直言好像沒有什麼可以分享的,“那麼多年,家裡唯一不變的是掛在客廳裏的家訓——‘忠厚傳家遠,詩書繼世長’。忠厚’就是忠誠於黨,忠誠於國家,忠誠於人民,為人做事要厚道。”劉保民將這句話作為自己信守的教育理念,經常會說給孩子們聽。他收藏了一本厚厚的家庭相册,因為年代久遠,頁腳已經微微泛黃,逢人來取經“教育方法”時,劉保民就會掏出相册,樂呵呵地介紹起來:“這是我老大,他是山東科大博士生,現在在中科院工作,老二是美國阿拉巴馬大學伯明罕分校的博士生,老三讀的雙碩士……”

劉保民拿著相册介紹自己的孩子們

村子裏其他人家也在自己家的客廳、房屋牆壁上張貼家風家訓,現在的劉湖村,走進村落處處可見傳播文明風尚的字眼。

“到了劉湖村,值得一去的地方,一是我們的博士巷,二是我們的文化廣場,三是我們的調解室。”劉全啟向記者介紹。

他進一步解釋說:“因為農村小事瑣事特別多,很多事情其實都是大家坐下來,好好地聊個天就能解决的,所以我們就設定了調解室,請村子裏有威望、信用好的老黨員來擔當和事佬,幫助調解衝突糾紛。”

記者瞭解到,現時劉湖村已經成功入選山東臨沂市級美麗鄉村,但是劉全啟透露,劉湖村鄉親們的目標其實是省級美麗鄉村,“現在才剛剛開始,我們一定會把老家建設得更加美好!”

紫牛新聞見習記者|孫慶雲

(來源:紫牛新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