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特有的水果,雖然很“小眾”,但價值頗高,你認識嗎?

海南 181℃ 0
摘要: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水果特產。所以有了“原產地水果”這樣一個名詞。這些常見的水果,因為在國內的種植面積廣,所以市場上流通比較多。不過,有一些種植面積少,市場佔有量少的“小眾水果”,並不是人盡皆知。正是因為黃皮果產量稀少,再加上藥食同源,所以這一種南方水果可以說是價值頗高。

導讀:南方特有的水果,雖然很“小眾”,但價值頗高,你認識嗎?

文/民生記錄(原創首發,抄襲必究)

我國地大物博,各個地區都有自己的水果特產。所以有了“原產地水果”這樣一個名詞。當然了,我們選擇水果的時候,也更願意去選擇一些“地域果”。比如煙臺紅富士、庫爾勒香梨、海南椰子、新疆哈密瓜、甘肅花牛蘋果等等。這些常見的水果,因為在國內的種植面積廣,所以市場上流通比較多。大家自然也是習以為常了。不過,有一些種植面積少,市場佔有量少的“小眾水果”,並不是人盡皆知。

比如在南方地區,特別是兩廣、福建、貴州、海南和雲南一帶,有一種特殊水果,它因為種植戶很少,所以進入市場上的果子不多,而且大多數都被當地以及附近省市“消化掉”了,很難能够在北方水果市場看到。筆者的一比特北方同事,不僅沒有見到過,甚至連這種水果的名字也是頭一次聽說。這種水果就是“黃皮”,也叫“黃皮果”。

圖示為“黃皮”

大概是因為這種果子的果皮顏色是黃色的,所以才有了“黃皮”的稱呼。這種果子,也許很多北方生活的人會以為是一種野果子。實際上,它在南方屬於實實在在的果樹品種。而且在我國已經有一千多年的栽種歷史了。所以黃皮果,並不是最近幾年才出來的新品種。

因為分佈範圍的原因,北方地區很少能够見到這種果樹。而現在這個時候,已經到了它的掛果期。所以去過去南方,估計還能見到一排排結滿果實的黃皮果樹。而且海南的黃皮果因為成熟比較早,現在甚至可以採摘了。

黃皮果的特點分析

一顆果實雖然不大,如鵪鶉蛋般大小,但是它掛果非常多。一棵黃皮果樹能够輕鬆掛果300多個。不過它也有缺點,那就是掛果週期太長。如果是新栽種的黃皮樹苗,掛果需要4-5年的時間。所以這也是很多農民種植戶不願意種植它的原因。畢竟相比於其他的果樹品種,這種黃皮果的結果週期太長了。而且這果子過於小眾,所以市場價格也不好預判,囙此果農們紛紛拒絕。

黃皮果在品種上也有區分,主要有甜黃皮果和酸黃皮果兩大類。其中甜的黃皮果可以直接吃,掰開果皮之後,裡面的果肉甜潤多汁,非常可口。而酸的黃皮果,則少有人食用,一般都被加工成蜜餞或者果醬。

黃皮果亦有藥用價值

在筆者印象中,小時候去摘黃皮果,摘到後是不吃它的皮的。因為黃皮果的皮有些酸澀。而到後來才知道,其實黃皮果的果皮價值也很高,如果說黃皮果含有大量的營養物質對人體有益的話,那它的果皮可以說價值更高。

因為在古代的時候,黃皮課並不單純作為水果食用,而是作為一種藥材果食用。這種水果有著消食化痰和理氣以及清熱解毒等多種價值。而且在《廣志》中也有對黃皮果的相關記載,描述其可以“消食,可米,除暑熱”。

筆者說

正是因為黃皮果產量稀少,再加上藥食同源,所以這一種南方水果可以說是價值頗高。而價值高的它,市場價格自然也不低。根據筆者的瞭解,黃皮的市場價格少則八九塊,多則十幾塊一斤。雖然市場前景可觀,但是種植戶依然不多,而且也缺乏這類水果的收購商、經銷商。所以黃皮儘管種植歷史已有千年,但至今仍然沒有發展成為福斯水果,或許這個時候農學家該發力研究一下它的種植和穩產了。

本期話題討論:你見到過南方這種特有的“黃皮果”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