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棒打麅子瓢舀魚,野雞飛到飯鍋裏”,這是當年闖關東時中原人對東北的評估,可見東三省自古便是一塊風水寶地。
(東北地區分佈著大量平原,且自然環境優越)
在清代,東三省作為大清龍興之地,一直受到清廷的保護。
從1668年開始,清廷就對東北進行封禁,禁止關內漢民前往東北謀生,尤其是在乾隆時期,清廷嚴格執行封禁令,導致關外人口十分稀少。
除了禁止漢民遷入以外,到清朝中後期時,為了彌補八旗戰力的下降,清廷還大量從東北徵調索倫等族編入八旗,東北地區大約有十多萬少數民族南遷,這是的東北地區地廣人稀,給沙俄的滲透創造了條件。
自從19世紀初時,沙俄便暗中撕毀《尼布楚條約》,不斷派遣遠征軍進入黑龍江流域。而由於邊民數量較少以及駐軍兵力不足等原因,清廷並沒有及時的發現和制止沙俄的侵略行為。
到1860年,沙俄趁第二次鴉片戰爭之機,強迫清廷簽訂《中俄北京條約》,强占東北100多萬平方公里的土地,清廷這才允許關內漢民進入東北生活。
1897年隨著清帝國在甲午海戰中戰敗,沙俄和日本勢力瓜分東北,對此清廷徹底開禁放墾,大量山東、直隸、山西、河南的失地農民進入東北,史稱闖關東,開啟了對東北的大開發。
東北地區是世界三大黑土地之一,土地極為肥沃,在民國時期東北就是世界大豆的主要產區。
(東北的黑土地,沃野千里)
但由於開發時間不長,直到建國之後東北仍然有大量荒原和沼澤,人稱北大荒。而為了解决糧食問題,中央大力推進東北墾荒,大批來自祖國各地的青年投身東北建設。
其實早在1947年,中央東北局財經委員會召開會議决定試辦國營農場。1949年,東北人民委員會成立第一個國營農場的管理機構。
1955年,東北國營農場管理局與省農業廳國營農場管理局合併。
1962年,黑龍江省設立農墾廳。
1963年,東北農墾總局成立。
1968年,正式建立瀋陽軍區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
1972年,黑龍江省設立國營農場管理局。
1976年,黑龍江生產建設兵團解散,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成立。
1997年,“黑龍江省國營農場總局”更名為“黑龍江省農墾總局”,管理黑龍江墾區。
在此說明一地,由於當時的開墾區域主要位於黑龍江省,囙此稱之為黑龍江墾區,北大荒主要指黑龍江墾區。
截止到2018年底,黑龍江墾區下轄9個管理局、113個農牧場,分佈在全省12個市,總局設在哈爾濱市。
時至今日,東北早已成為我國重要的糧食產區,為我國的糧食安全起到了重要作用。
(東北糧食大豐收)
不過由於當年墾荒力度有點過大,大片森林、濕地遭到砍伐和開墾,極大破壞了本地區的自然環境,使得墾荒地區水土流失嚴重,甚至引發沙塵暴。
為了改善生態環境,進入21世紀後,中央開始在東北推行退耕還林政策,將部分耕地重新恢復成為森林和濕地。
當然退耕行動不止涉及東北地區,最早推行退耕還林政策的地區是四川、陝西和甘肅,東北後來也是積極跟上。
總的來講,退耕還林行動有利於東北地區人與自然的和諧相處,雖然有不少人擔心退耕行動會導致糧食減產,影響國家糧食安全。
但是各位讀者大可不必擔憂這個問題,因為退耕行動只是涉及部分耕地,並不是退耕所有農地,所涉及的糧食產量不會影響糧食安全的大局。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