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在戰亂中的人或許永遠也忘不了那樣的日子,風雨飄搖,無依無靠。二十世紀三十年代,那時的中國還是舊中國,正在經歷一場史無前例的浩劫。十四年抗戰,道不盡的只有心酸苦膽。每當回想起抗戰時期,都會讓人思緒萬千。在那段水深火熱的日子裏,也不止有苦澀,或許對參與到其中的人來說,更多的是熱血。“亂世出英雄”,這句話傳承至今,也不無道理。
就在這片大地上,華夏民族的土地上有無數滿腔熱血的愛國勇士出現,他們不畏艱險,前赴後繼,以自身為銅牆鐵壁,阻擋侵略者無情的掠奪與殘忍的行徑。他們喊著保家衛國,喊著為振興民族事業奮鬥,也為了這樣一個信念而奉獻自己的一生。戰士們永遠奮鬥在最前線,他們以血肉之軀扛住了敵人的槍林彈雨,冒著生命危險,向死而生。我們在緬懷他們時是否會想起來,這些英雄們也都是一群普通人?他們有男有女,有老有少,不同的性別,不同的年紀,不同的職業,但卻有著同一個目標,同一個信念。
英雄不止有男兒,女性也比比皆是,在危難來臨時,她們同樣巾幗不讓鬚眉。有這麼一件事,就在二十世紀八十年代時,湖北的一比特老太太去世了,這原本是一件不算引人注目的事,但卻因為這件事揭開了一個塵封多年的秘密。這位老太太的孫子在為奶奶整理遺物時,不經意間發現了一張非常破舊的紙,正是因為這張紙的存在,才終於讓塵封的記憶開啟。這段記憶是什麼?一張破紙又藏著怎樣的秘密?帶著這個疑問,我們去找尋答案。
原來,這位老太太並不是普通的老太太,她不只是一個農婦,名喚賈春英的老太太是隱居在一座偏僻山村裏的女英雄,如果不是孫子偶然間的發現,或許屬於她的那段光輝歲月會被永遠封存起來,隨她一起變成黃土。1984年3月,賈春英辭世於湖北某座普通小村落中。她的孫子在為她整理遺物時,無意間發現了一張破舊泛黃的紙。這張紙記載了一個人的故事,那就是有名的革命英雄“春姐”,這個故事引起了他的好奇,於是他就拿著這張紙去找自己的父親尋求答案。
也就是在父親的口中,揭開了他的奶奶賈春英的真實身份——革命女英雄“雙槍春姐”。但凡是經歷過抗戰的老人,幾乎沒有不知道“雙芙蓉”的。雙芙蓉是兩位女英雄,她們雖是女兒身,但巾幗不讓鬚眉,受人尊敬,而賈春英恰恰就是雙芙蓉裡的春姐。春姐成名時只有十幾歲,但年齡並不能說明什麼。她在湘鄂一帶參與了各種戰役,也積極回應組織的運動。也許在那個年代,成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但要是被所有人認可就是一件難事了。
而當時的“春姐”就做到了,只要提到她,無論誰都會誇讚幾句。春姐武藝十分不錯,射擊能力更是不俗,雖不能做到百發百中,卻也是個神槍手。她不止自己響應號召,更是鼓勵當地的婦女們也一起支持革命,參與革命,畢竟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抗戰期間的賈春英因為是女兒身,所以不能直接去往前線保家衛國,不能像男兒們一樣拋頭顱灑熱血,但她仍然用自己的管道在為革命事業而奮鬥。賈春英的丈夫和她一樣,也是一比特革命英雄——潘濤。兩人因為革命事業而相識,因為有著不輸於男兒的勇敢和熱血,潘濤被賈春英深深吸引。
兩人結婚後,有了一個兒子,但遺憾的是,潘濤在任務中不幸犧牲,甚至沒能為兒子擺一桌滿月酒。丈夫犧牲的消息讓賈春英痛苦萬分,但她仍然堅持為革命奮鬥。在新中國成立後,她隱姓埋名,做了個普通的農民。哪怕生活再艱難,她也不曾尋找國家的援助。在鄉下生活的她收起了所有的光芒,把自己的光榮歲月掩埋在歷史長河中。如果不是她的孫子誤打誤撞,或許我們永遠不會知道,就是這樣一比特“普通”的人,她曾經有多麼耀眼,曾經擁有過多麼光輝的歲月。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