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隆平的終身免檢駕照長啥樣?就比我們的多了9字,全國唯一一張

北京 258℃ 0
摘要:新中國建立以後,面對著數億人口。西方人發出了這樣的擔憂“誰來養活中國人,”1974年在羅馬的一次世界糧食會議上,許多專家也發表了對中國糧食問題的擔憂,1995年美國學者布朗發表《誰來養活中國人》一書,再次將中國人的糧食問題擺上了風口浪尖。在袁隆平年過七旬的時候他想要考駕照,可國家規定駕照年齡需在18歲到70歲之間,小於18歲或者超出70歲的人不予報考。

新中國建立以後,面對著數億人口。西方人發出了這樣的擔憂“誰來養活中國人,”1974年在羅馬的一次世界糧食會議上,許多專家也發表了對中國糧食問題的擔憂,1995年美國學者布朗發表《誰來養活中國人》一書,再次將中國人的糧食問題擺上了風口浪尖。

不過這些問題都被一個中國人給解决了,他就是袁隆平,被譽為當代神農,“雜交水稻之父。”2016年他所繁育的華南雙季超級稻畝產1537.78斤,創造了世界紀錄,這樣的成績不僅封堵住了西方人的嘴,也使得世界對中國刮目相看。

袁隆平出生於1930年9月7日,江西九江縣德安縣人。1930年的北京並不太平,日寇虎視眈眈,華北的局勢很是緊張,袁隆平就降生在當時的北京。1931年九一八事變,日本人侵佔了東三省,並把觸角伸向了華北。

年幼的袁隆平見證了日寇的鐵蹄踐踏著祖國的領土,也在艱難的歲月之中看到了貧苦百姓們食不果腹的悲慘境遇,就像周總理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而讀書的時候,此時的袁隆平立志要解决中國人的吃飯問題。

不過袁隆平成長的歲月並不太平,1932年,日本人發動淞滬會戰。1937年盧溝橋事變,日本全面侵華,直到1945年8月25日日本全面投降,漂泊的袁隆平才總算是安定了下來。在此期間他輾轉於北京,天津,武漢等各個地方,不過動亂的日子反而堅定了袁隆平的志向。

1942年7月到1943年春天,一場突如其來的大饑荒席捲了河南、山東、陝西、河北還有安徽。天灾和人禍導致了150萬人死亡,1200萬人受灾。屍橫遍野的景象慘不忍睹,經過了艱苦的抗爭,終於在1945年趕跑了日本侵略者。

建國以後,袁隆平選擇了重慶北碚的相輝學院農學院進行農作物的研究,1953年第一個五年計劃開啟,袁隆平服從組織調度,被安排在了湖南省湘西雪峰山麓安江農校當老師,這也成為了他水稻研究之路的開始。

1960年的7月,一天袁隆平像往常一樣去稻田裏查看實驗稻,有一株水稻引起了袁隆平的注意,這株水稻顆粒飽滿而且數量很多。細心的袁隆平馬上展開了研究,這是一株天然的自花授粉的雜交稻,這個結果令袁隆平興奮不已,如果能人工種植,那產量豈不是能成倍增長。想到這袁隆平開啟了他尋找雜交水稻的路程。

在田間地頭尋找雜交稻的袁隆平經常會弄得自己一身泥濘,不管颳風下雨,而這些水稻就像是他的寶貝一樣,袁隆平時不時的會來看一下,可以說稻田成了袁隆平的第二個家了。可是研究的過程之中還是發生了兩件令人歎息的事。

1968年的5月18日,雜交稻的研究進入了很重要的階段。這天深夜下起了豪雨,在雨水的掩映之下,有人偷摸著進入了試驗田並且拔光了所有的雜交稻,這對於袁隆平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打擊。

1969年,重整旗鼓的袁隆平帶著幾株僅剩的存苗來到雲南繼續著實驗,可是他所在的區域發生了7.7級的地震,地震損毀了絕大多數的實驗苗。儘管如此,袁隆平也沒有氣餒,他依然堅持在雲南工作。

皇天不負有心人,在袁隆平的試驗田裡出現了一株能够成為所有雜交水稻母本的野生稻,這個消息令人振奮。隨後在1974年,袁隆平培育出了“南優2號,”相比於普通水稻多了近一倍的產量,達到了畝產500公斤。

2000年雜交水稻畝產700公斤,2001年增至800公斤,隨後的每一年都會有增產,在2016年更是達到了令人咋舌的1537.78公斤。這是驕人的成績。中國用僅占世界7%的耕地養活了世界20%的人口,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晚年的袁隆平已經很少下地了,但他依然關心著雜交水稻,如果有人想要跟著他做研究,第一個條件就是下田。這也是袁老對於學術的執著。

在袁隆平年過七旬的時候他想要考駕照,可國家規定駕照年齡需在18歲到70歲之間,小於18歲或者超出70歲的人不予報考。由於袁隆平情况特殊,考駕照是為了科研事業,所以他還是考了,不過在他的駕照左下角有一行字:駕車下田與榮譽駕照。有了駕照的袁隆平可以去驅車來到他熱愛的農田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