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是荊州人?名人故里之爭再起波瀾,秭歸旅遊一年豪賺100億

湖北 94℃ 0
摘要:大家好,這是泡魚兒的第931篇原創圖文。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坊間關於屈原出生地的爭論又起,有人說屈原並非秭歸人,其出生地而是在荊州。按理說,屈原故里在秭歸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會有荊州一說呢?過端午,在“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縣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這裡也是現今學術界公認的屈原出生地。據相關資料顯示,鳳凰山屈原文化旅遊區於2010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

旅行,攝影,看天下。大家好,這是泡魚兒的第931篇原創圖文。剛剛過去的端午節,坊間關於屈原出生地的爭論又起,有人說屈原並非秭歸人,其出生地而是在荊州。按理說,屈原故里在秭歸已是不爭的事實,為什麼會有荊州一說呢?

“知死不可讓,願勿愛兮。明告君子,吾將以為類兮”,西元前278年,農曆五月初五,從楚國郢都流放異鄉的屈原聽到秦軍攻破楚國都城的消息後,悲憤交加,留下絕筆詩作《懷沙》,在汨羅江邊一聲仰天長歎,縱身躍入了滔滔江水——人們感念他的愛國憂民情懷,在他跳江的這一天,包粽子、吃雞蛋、劃龍舟……,用各種管道來紀念他。

過端午,在“屈原故里”湖北秭歸縣是一個不得不提的地方,這裡也是現今學術界公認的屈原出生地。

秭歸距今已經有兩千多年的歷史,這裡不僅是龍舟發祥地之一,明顯有別於其它地方的“屈原故里端午習俗”,還被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列入到了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古秭歸城早已被淹沒在長江水下,隨著三峽庫區截流,一座嶄新的縣城在今天的茅坪鎮鳳凰山上建了起來。

秭歸縣歷時十餘年,對境內淹沒區的文物古建築進行搶救式搬遷,並按照原始比例複建到了鳳凰山,形成了一個以屈原祠為覈心的、三峽庫區最大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區。

據相關資料顯示,鳳凰山屈原文化旅遊區於2010年6月正式對外開放。從2010年開始至今,秭歸已經連續舉辦多届“屈原故里端午文化節”——這也是由文化和旅遊部主辦的唯一全國性端午文化節慶活動——秭歸成功地將“詩裏畫裏屈原故里”這一旅遊形象打造成了國際品牌,並囙此賺得盆滿缽滿。

鳳凰山屈原文化旅遊區開放後的2011年,接待遊客10.09萬人,實現門票收入254.2萬元;2014年,全縣共接待遊客705.74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61.45億元;到了2015年,有超過1000萬遊客來到秭歸,旅遊收入也首次突破了100億大關;2018年、2019年、2020年,秭歸已連續三年獲得“中國縣域旅遊競爭力百强縣市”名單。屈原故里這張名片帶來的經濟效益是顯而易見的。

幾乎每一位來秭歸的遊客都會到屈原祠——這座從老歸州城搬過來的屈原祠也是秭歸歷史上最早的一座屈原祠。

唐元和十五年(西元820年),歸州刺史王茂元在拜謁屈原時,感歎屈原“誕靈是所,廟貌無睹”,於是在老歸州城建了一座屈原祠,“神像章服,悉遵唐制”。現在我們在祠堂內還能看到王茂元所作的《楚三閭大夫屈先生祠堂銘並序》,稱屈原“秭歸人也”,“舊宅之址存焉”。

屈原祠建成後,王茂元在農曆五月初五屈原投江忌日這天,首次按屈原的封號進行了祭祀大典,並進行了賽龍舟活動。

宋元豐三年(西元1080年),宋神宗封屈原為清烈公,祭祀規格也升格為公卿,並通告群眾“歲以五月五日致祭”,“祭之以少牢”,以猪羊兩牲進行祭祀。

與其它地方不同的是,在秭歸的端午民俗活動中,會有一個特別的遊江招魂祭祀屈原儀式。

“我哥回——我哥回——”,“屈原大夫呦,聽我說呦,天不可上啊,上有黑雲萬裏;地不可下啊,下有九關八極……”,伴著激烈而悲壯的鑼鼓和唱腔,數十條龍舟,齊刷刷地豎起招魂幡,在江面上劃著圓圈,場面極其肅穆。

相傳屈原懷石自沉後,托夢給妹妹屈么姑。悲痛欲絕的屈么姑找來一只小船,按照當地習俗,在船頭立上竹竿,掛起哥哥衣冠,並帶上米糧,划船把米糧撒進江裏,祈求水神不要傷害哥哥。

聞訊起來的鄉親們也紛紛下河,應著屈么姑的哭聲,幫著“劃槳、撒米糧、搖衣衫”,一起沿江招魂。千百年過去了,這種遊江招魂的習俗也一直延續至今。

不過,關於屈原到底是哪裡人至今仍有分歧。我們現在所知的屈原生平主要來源於司馬遷《史記·屈原列傳》中的記載,但在這篇列傳中卻並沒有寫明屈原的出生地是哪裡。在此之前的史書上,沒有任何關於屈原的記載,囙此也給後來的出生地之爭埋下了伏筆。

在學術界普遍有一種說法,稱屈原是湖北秭歸人。“秭歸”這一地名最初來源於酈道元的《水經注》。不過,北魏酈道元在其中是引用的袁山松所作的《宜都山川記》:“秭歸,蓋楚子熊繹之始國,而屈原之鄉里也。原田宅於今具存”,“屈原有賢姊,聞原放逐,亦來歸,因名曰姊歸”。袁山松是東晉大臣,曾任宜都郡守,其寫的《宜都山川記》是較早的一部以記述山川為主要內容的地方誌。

後來,宋朝的理學家朱熹在批註屈原的“有鳥自南兮,來集漢北”時說:“鳥蓋自喻,屈原生於夔峽,而仕於鄢郢,是自南而集於漢北也”。朱熹此言一出,“屈原出生秭歸”便成了定論。清《康熙字典》也將“屈原出生秭歸”之說收錄了進去。到了近代,郭沫若大筆一揮,為秭歸寫下了“屈原故里”四個大字。

那麼,為什麼又有人說屈原是荊州人呢。在這些人的說法中,大都提到了屈原的《哀郢》一文:“去故鄉而就遠”,“去終古之所居”,表明屈原世代居住在郢都。郢都在今天的荊州市紀南城,考古發現紀南城為楚三大貴族屈、景、昭的居住地。屈原家族世襲三閭大夫之職,其出生於郢都也不是沒有這個可能。

據史料表明,最早用文字記載屈原籍貫的學者是東方朔。東方朔是西漢時的文學家,在其所著的《七諫.初放》中,稱“平生於國兮,長於原野”。屈原字平,國即楚國都郢,按照這個說法,屈原自然是今天的荊州人了。荊州日報社的汪洪在《屈原籍貫考》中則明確地指出,屈原是荊州江陵縣紀南鎮松柏村一帶人。

事實上,酈道元在《水經注》中引用袁山松《宜都山川記》時,還有一句“餘謂山松此言,可謂因事而立證,恐非名縣之本旨矣”,可見他對袁山松的說法是存疑的。郭沫若也稱歸鄉傳說“不見得可信”,“是後人之假託”。

而胡適更乾脆,直接懷疑是否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如果真的有屈原這麼一個人物,史書上是不可能沒有記載的。司馬遷有沒有可能只是道聼塗説編了個《屈原列傳》?

屈原到底是荊州人還是秭歸人?似乎荊州人的心思似乎只在關羽身上做文章——主打三國文化旅遊的荊州,耗資1.7億建了一座1200噸重的關公雕像,最終卻落得了個慘澹收場。不得不說,在文化旅遊這件事上,宜昌手握“屈原故里”在秭歸這副金字招牌,還是要比荊州精明得多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