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九公子的浪
西元221年,劉備集團在成都敲鐘上市,證券代碼為“蜀漢”。
那一年,諸葛亮榮升董秘。
獨董易當,董秘難混。
(來源:攝圖網)
諸葛亮的難處真是一言難盡:時常澄清,消除劉備的戒備心,發誓“曹丕真的沒來挖我”;時常回應媒體的八卦問題“你哭周瑜是真哭還是假哭?”;最煩人的,還要接聽無腦散戶的熱線電話“什麼時候開拓北方市場?我們是買還是拋?”
日積跬步,久久為功。諸葛亮走的每一步,都在踐行一個金牌董秘的自我修養。
董秘自我修養第一條——給董事長打雞血
諸葛亮這個董秘,是劉備三顧茅廬請過來的。
當時,人到中年的劉備,掛著漢室宗親的“人設”,二十多年來東奔西走,創業屢屢受挫。
在招聘高端人才諸葛亮時,他誠懇地向這位學霸請教:
我是攤販賣鞋出身,自不量力,想要創業上市。只是自己才疏學淺,屢遭失敗,至今一無所成。然而我的志向並未就此减退,還想幹番事業,希望先生助我一臂之力。
27歲的諸葛亮被劉備的理想所打動,願意出山輔佐,還為其制訂一整套IPO戰畧,主要分為五步:
一、佔據道義高地。利用劉備“帝室之胄”的身份,在政治上樹立“興複漢室”的正統旗幟;
二、重點佈局荊、益二州。壟斷荊、益二州的市場;
三、對內加强公司治理,對外與孫權集團戰略合作,共同抵制曹操集團的商業侵蝕。
四、宜參則參,宜控則控。對西南的附屬集團要做好幫扶和資源輸出,“西和諸戎,南撫夷越”。
五、積蓄資本,而後上市再融資,最後一舉收購,購並天下。
這就是《隆中對》。
《隆中對》無疑是諸葛亮給劉備打的雞血。
(古隆中來源:攝圖網)
那麼多年過去,劉備每每想到《隆中對》,就仿佛看到諸葛亮朝自己豎起食指,“先定一個能達到的小目標,比如掙它一個億”。
董秘自我修養第二條——特別會寫報告
蜀漢集團上市三年,劉備就撒手人寰。
董秘還是那個董秘,董事會領導班子卻不是那套班子了。
《隆中對》中的北伐戰畧已經全亂套了。
(無錫三國城來源:攝圖網)
當年諸葛亮為劉備安排得明明白白,如今拓寬北方市場淪為空談。
以前諸葛亮同劉備彙報酒桌上都可以,如今換了新董事長還得打個報告。
諸葛亮想北伐,這個報告該怎麼打?
諸葛亮在電腦裏緩緩敲出一行字《北方市場開拓申請書暨蜀漢集團中長期戰略規劃》。
不,標題太長了,不够振聾發聵。
就叫《出師錶》吧。
《出師錶》是一部企業戰略規劃報告的經典之作,全文764個字,沒有一句廢話。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僅用29個字就完成了一篇戰略規劃中的SWOT分析部分。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志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可以看作是對蜀漢集團內部資源能力的盤點。“侍衛之臣”和“忠志之士”之所以還保持高度的工作責任心,都是因為蜀漢集團上一届領導班子在激勵機制上做得比較到位,所以要繼續“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志士之氣”。
隨後向集團領導推薦了“侍中、尚書、長史、參軍”等人才。向新一任領導人推薦人才的時候都特別強調:這些人都是上一任集團領導簡拔或眾人推舉的,並不是我個人的主觀判斷。
“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說明當前開拓北方市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明確了“北定中原,攘除奸凶,興複漢室,還於舊都”的戰略目標。
“願陛下托臣以討賊興複之效,不效,則治臣之罪”這是報告的覈心,既是向上級爭取開拓北方市場的授權,更是給自己定下KPI。
“受命以來,夙夜憂歎,恐託付不效,以傷先帝之明”“今當遠離,臨錶涕零,不知所言”這是此報告的絕妙之處,雖為公文,卻也夾雜著相父對義子的關切,比冷冰冰的應用文多了許多情感色彩。
這些勸諫,一時諄諄如嚴父,一時絮絮如慈母,叮嚀周至,諸事詳悉,感人至深,讀之盪氣迴腸,想之感慨萬千。
董秘自我修養第三條——解决董事會“內卷”
後劉備時代的蜀漢集團,既有外患,又有“內卷”。
劉備死後,創業團隊荊州系雖執掌大權,但董事會內部形成三足鼎立之勢,包括:
彭羕為首的益州集團,來敏為首的東州集團,廖立為首的荊州集團。
股東們的“內卷”絲毫不遜色於外部魏蜀吳的戰爭,彭羕、來敏、廖立都是董事會的不安定分子,相互挑撥煽動,還愛嚼舌根。
(來源:攝圖網)
彭羕煽動馬超造反;來敏成天嚼諸葛亮舌根;廖立最過分,連關羽都罵,說關羽管理無方,白白遺失一方市場,活該死後連骨頭都收不回來。
為解决董事會“內卷”,諸葛亮軟硬兼施。
諸葛亮先是提醒來敏,說他“敏亂群,過於孔文舉!”孔融當年怎麼死的?就是因為太愛說話了。
對於廖立,諸葛亮給他找了處山水宜人處汶山郡,勸他閑來無事可去種田。
當然,僅僅靠諸葛亮的人格魅力緩和“內卷”,肯定遠遠不夠,還要有硬手段,最慘的當屬彭羕,諸葛亮聯合馬超一起舉報,直接把他送進去了。
別忘了,諸葛亮可是一比特很會打雞血的董秘。某次董事會上,諸葛亮就喊出口號要發展百年公司,“我們要搞五湖四海,不要搞山頭主義”。
在“北定中原,興複漢室”這一共同目標下,諸葛亮成功將矛盾突出的“內卷”轉移到魏蜀戰爭的外部衝突。
董秘自我修養第四條——敏銳的市場嗅覺
作為一個金牌董秘,諸葛亮具有敏銳的市場嗅覺。
他為開拓北方市場做了充分準備,重視發展生產,主張“務農殖穀,閉關息民”,實行鹽鐵官營,大力發展蜀錦貿易。
三國時期,無論戰況如何緊急,蜀錦一直遠銷魏、吳兩國,成為蜀漢貿易戰中不可或缺的一環,貢獻了大量GDP和軍費。
諸葛亮曾這樣說:“今民貧國虛,决敵之資,唯仰錦耳。”
至今,四川省境內還有不少諸葛亮執政時進行農業生產的遺址,如成都市西北的九裏長堤“諸葛堤”,相傳就是孔明為防洪所修。
(成都市武侯祠來源:攝圖網)
一千多年前,44歲的董秘諸葛亮出發南征去開拓雲南市場,他從酒城戎州(今四川宜賓)路過。在今天當地的流杯池公園中,還保留著他排兵佈陣的點將台。
可以想像,一千多年前的點將臺上,曾開過一場慷慨激昂的動員大會,當年的那個董秘意氣風發,他說:“北定中原,興複漢室,不以山海為遠”。
可以想像,董秘慷慨激揚的演講當有美酒的情緒薰染之功。
不知道他那樣具有敏銳市場嗅覺的金牌董秘有沒有發現宜賓暗藏的重大商機。
萬里長江第一城——宜賓,是金沙江、岷江、長江三江交匯地。這裡雨熱同季、氣候溫和、空氣濕潤、土壤最適宜釀酒所需微生物的生長,有道是“川酒甲天下,精華在宜賓”。五糧液不就是在宜賓特有的生態環境下孕育出的傳世美酒嘛!
三國時期是崇尚酒的時代,酒俗繁多,酒風猛烈。諸葛董秘當年要是在宜賓投資釀酒,定能遠銷魏、吳兩國,打贏蜀漢貿易戰。
此誠為憾也!然今因世界名酒五糧液而為盛也!
執筆:陶野
統籌:李耀威徐丹寧
編輯:吳芃
監製:田欣鑫
將進酒Bar爆文回顧
探尋漫漫歲月中那一壺老酒
一桌天南地北菜吃出濃濃中國年
看完點這裡是個好習慣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