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位於我國東部沿海地區,東臨黃海,南西北三面分別與上海市、浙江省、安徽省和山東省接壤。從自然地理區域劃分來看,江蘇省位於我國的東部季風區,由於淮河流經江蘇省,所以江蘇省地跨我國的南方地區和北方地區。江蘇省的總面積約為10.72萬平方千米,其中陸地面積約為10.3萬平方千米。
江蘇省面積最大的三個湖泊
從地形上來看,江蘇省以平原地形為主,平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87%,主要的平原包括蘇北平原、黃淮平原、江淮平原、濱海平原、長江三角洲平原等。從氣候上來看,江蘇省南部地區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北部地方屬於溫帶季風氣候,總體而言年降水量較為豐富。江蘇省的地形和氣候條件,都使得該省是一個河湖眾多的水鄉,我國最大的河流長江自西向東橫貫江蘇。
太湖
在湖泊當中,江蘇省共有大小湖泊290多個,其中面積在50平方千米以上的湖泊有12個,主要的湖泊有太湖、洪澤湖、高郵湖、駱馬湖、白馬湖、石臼湖和微山湖等,其中太湖和洪澤湖分別位居我國五大淡水湖的第三位和第四位。太湖位於江蘇省南部,南瀕浙江,地處兩省交界處,不過太湖大部分湖區都位於江蘇省境內。
江蘇省地形圖
太湖是長江流域的湖泊,與鄱陽湖和洞庭湖一起並稱為長江三大淡水湖泊。太湖的湖泊面積約為2427平方千米,地處長江三角洲南部,地勢略呈西高東低態勢。太湖湖泊的形態十分規則,特別是湖泊西部的湖岸線呈圓弧形態,囙此有人認為太湖是隕石撞擊而形成的湖泊,當然現時並沒有定論。關於太湖的成因比較流行的觀點有“構造湖”,認為太湖的成因是源於太湖的地質構造,最初太湖地區是個構造盆地,後來沉積物不斷填充,以致成為今天的大型淺水湖泊。
洪澤湖
此外還有人認為太湖是“河迹和海迹湖泊”,認為太湖的形成與所處地區的河流和海洋有密切關係。洪澤湖是江蘇省第二大湖泊,位於江蘇省西部淮河下游地區,在淮安和宿遷兩市境內,屬於淮河水系的組成部分。洪澤湖的面積約為2069平方千米,洪澤湖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首先是由於地殼斷裂凹陷,形成“構造湖”,在唐宋以前,這裡是一系列沿著斷裂帶分佈的湖泊群。
淮河流域水系圖
其次是“黃河奪淮”,黃河是一條極不安分的河流,由於含沙量極大,黃河下游河道經常淤塞擺動。由於黃河往南改道,並奪取淮河入海通道,使淮河水位抬高,導致一系列小湖泊水位抬升並連成片,形成洪澤湖的雛形。最後,在人為因素洪澤湖大堤的修築後,面積巨大的洪澤湖最終形成。高郵湖是江蘇省第三大湖泊,位於江蘇省高郵市、寶應縣、金湖縣與安徽省天長市境內,高郵湖連接淮河和長江。
高郵湖
高郵湖屬於淮河流域,湖泊總面積約為760平方千米,高郵湖是一個河迹湖,是由河流演化而來的湖泊。根據記載在清嘉慶年間,高郵湖區域原本有36個大小不等的湖泊,是一個“串珠式”小型湖泊群,高郵湖的成湖也與黃河改道有關。高郵湖湖底十分平坦,湖底高程大約為3.5-4.5米,高郵湖常年湖泊水位在5至5.5米。江蘇省的三大湖泊太湖、洪澤湖和高郵湖,為江蘇提供了大量的水資源、生物資源等自然資源,還具有調蓄洪水、調節氣候、維持生物多樣性等作用。
太湖航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