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關羽拿下襄陽樊城,孫權還會偷襲荊州嗎?

湖北 77℃ 0
摘要:三國時期連年戰亂,也出現過很多“神反轉”。比如官渡之戰時所有人都認為曹操不是袁紹的對手,後來曹操竟然以弱勝強擊敗袁紹,由此成為最强大的諸侯。當關羽準備成功的時候孫權突然偷襲荊州,戰局迎來了大反轉,以至於關羽兵敗身死,荊州也被東吳奪得。其實這最關鍵的地方不是孫權偷襲荊州,而是關羽沒能拿下襄樊地區。東吳偷襲荊州的經過。所以當關羽拿下襄樊後,孫權才不會傻傻的偷襲荊州,而是會整兵備戰攻打合肥。

三國時期連年戰亂,也出現過很多“神反轉”。比如官渡之戰時所有人都認為曹操不是袁紹的對手,後來曹操竟然以弱勝強擊敗袁紹,由此成為最强大的諸侯。

還有赤壁之戰,彼時曹操已經得到了天下十分之七的土地,正準備跨江征討東吳後一舉平定天下。此時曹操手上就幾十萬大軍,而東吳的劉孫聯軍僅有不到10萬人。在如此懸殊的實力對比下周瑜和諸葛亮使用火攻燒毀了曹操所有的戰船,不可一世的曹操竟然在這裡遭遇慘敗,由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基礎。

還有一次是漢中之戰結束後劉備集團已經呈現戰畧主動權,關羽正領著荊州兵馬攻打襄陽和樊城,這裡是曹操在荊州的最後一個據點,假如遺失這塊地區,那曹操的覈心地區宛城、許昌、洛陽就直接暴露在蜀漢的兵鋒之下,對曹操是很大的劣勢。當關羽準備成功的時候孫權突然偷襲荊州,戰局迎來了大反轉,以至於關羽兵敗身死,荊州也被東吳奪得。

其實這最關鍵的地方不是孫權偷襲荊州,而是關羽沒能拿下襄樊地區。假如關羽早先一步成功,那局面就不一樣了。東吳偷襲荊州的經過

關羽第一次攻打襄樊地區的時候曹仁以為可以憑藉襄陽的堅固把關羽擋在城外,再不濟退到長江以北的樊城以逸待勞也是可以。但沒想到關羽的攻勢比他想像中的要猛烈,襄陽很快被攻破,就連北邊的樊城都已經被包圍。這種情況容不得曹仁馬虎,他趕緊向曹操求援。

曹操接到消息後趕緊派於禁和龐德率領3萬大軍支援曹仁,以為這樣可以高枕無憂。但於禁和龐德不識地形,而且適逢漢水暴漲,關羽在他們的必經之路設伏,决開大堤用洪水的力量淹沒這支援軍。結果是龐德當場戰死,於禁被迫投降。此時是關羽的巔峰時期,曹操嚇得想要放弃樊城,然後遷都到河北避難。

而謀士司馬懿認為可以不必退縮,東吳早就忌憚劉備的崛起,甚至不久之前孫權向關羽求親失敗,劉孫聯盟已經實質性破裂。假如派遣一個能說會道的使者出使東吳,以荊州作禮物邀請孫權參戰,届時我方僅需要拖住關羽,等東吳拿到荊州之後才開始反擊,届時危機自然解除。

曹操深思熟慮後認為此計可行,隨即派使者出使東吳。結果司馬懿預料的一樣,孫權很快答應這項計畫,並交給大都督呂蒙實施。呂蒙先撤出駐紮在荊州邊境的部隊,給關羽造成無心攻略荊州的打算,但暗中帶著這支部隊喬裝打扮成普通人混進荊州。摸透了荊州的防禦部署後突然快速奪城,防禦空虛的荊州來不及反應,很快成為了東吳的囊中物。事後呂蒙還斷了關羽的糧道,關羽彈盡糧絕下被擒殺。孫權的性格

孫權作為東吳的領袖,所有的決策都是出於東吳是否獲利的角度出發,用現代眼光來看他更像一個投機者。此前東吳的戰畧重心是北方,甚至製定過偷襲許昌搶走漢獻帝的計畫。孫權上位之後曹操已經打贏官渡之戰,也部署了兵力防禦後方,此時孫權很果斷改變計畫,把重心從北方放在荊州。

曹操東征江東前期有很多東吳官員建議孫權投降,畢竟雙方的實力差距太大,而且曹操的目的只是消滅劉備,投降的話實質性不會造成任何損失。但周瑜和魯肅認為投降的話所有官員都沒事,但身為江東首領的孫權肯定會被處決,建議孫權不要投降。再者曹操實力看起來很雄厚,但他的水軍其實還是荊州水師,荊州水師的戰鬥力比不上江東水師,對抗還是有很大的勝算。孫權權衡利弊後選擇對抗,最後才有了赤壁之戰的光輝勝利。

再到本次偷襲荊州,雖然此時劉備和東吳還是名義上的盟友,但這種聯盟關係對於孫權來說是虛的東西,他更看重的是利益。荊州地處長江上游,假如荊州方面有想法的話,從這裡沿江而下將可以攻略江東腹地,對江東造成致命性打擊。想要江東更安全那就好就是自己掌握這塊地區,所以一有機會他就出擊,完全不顧任何道義。

關羽拿下襄樊後,合肥地區才是東吳的最大獲利點

而當關羽拿下襄樊之後,整個局勢就變了。首先關羽已經打通了和漢中方面的最後一關,劉備實質性掌握了西南所有地區,關羽可以隨心所欲支援荊州內任何一座城,東吳想要趁機偷襲荊州的成功率已經降到最小。

而曹操因為丟掉了這個地方後,宛城、許昌等覈心地區就已經暴露在關羽的兵鋒之下,而劉備又在漢中虎視眈眈,隨時可以攻略西凉和長安,意味著曹操將會把更多的資源和精力防禦劉備,對江東方面的防禦就會大大减弱。

歷史上孫權一直想攻佔合肥,因為這裡是曹操在東南方向的橋頭堡,也是門戶所在。假如東吳可以攻佔這個地區,那淮南地區,甚至徐州和中原都籠罩在東吳的兵鋒之下。東吳可以從陸路攻打汝南,許昌等地;也可以從水路攻打徐州等地,彼時東吳將會獲得比荊州更大的地盤和戰畧主動權。甚至效益足够好的話,孫權可以和劉備兩人一起瓜分中原,把曹操逼到河北地區。所以當關羽拿下襄樊後,孫權才不會傻傻的偷襲荊州,而是會整兵備戰攻打合肥。小結

其實不論曹操、劉備還是孫權也好,嘴上講著道義,其實背後還是利益。劉備為了集團不被曹操遏制,剛拿下益州還沒修生養息的情况下就馬不停蹄開啟漢中之戰,對老百姓負擔很大。孫權為了保持和荊州的親善關係只能選擇和關羽聯姻,但遭到關羽拒絕。而曹操對孫權的開價明顯大於劉備,那背棄劉備攻打荊州也是水到渠成的事。

畢竟那個時代是亂世,做什麼事都無可厚非,只要自己能活下來,自己能有足够的利益。而關羽忠義為先,這樣的人在盛世裡面會很吃香,但在亂世裡面卻逃不過身首異處的下場。只能說是悲哀,也是亂世的無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