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北京 174℃ 0
摘要:

相信很多人都有自己的座右銘,有的是以自己所敬佩的前輩的語錄,有的是根據自己的經歷自我總結出來。座右銘也許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指明了一個人前進的方向,表明了一個人認同的是非價值觀。在人生行進道路上以此為目標,以此鞭策自己。擁有自己座右銘這件事是普遍現象,同時也告訴我們,在人們追求夢想的路上,需要一個提醒自己的東西。每個人開始都是一張白紙,在前進道路上慢慢書寫自己的故事,但遇到的越多,也許就容易畫錯,寫錯。而遺憾的是,我們沒有一個橡皮擦,可以將自己的人生畫紙上的錯誤,擦除得完美如初。所以,一步一步必須腳踏實地,不忘初心是不變的準則。

曾國藩的祖父提出自己家的八字决:“書、蔬、魚、猪、早、掃、考、寶。”強調一種務實,求知,質樸的生活狀態。不論官做得有多大,不可心浮躁。在讀書耕讀的同時,也要尊敬先輩,不能忘本。在加强自己生存生活自律能力的同時,也要善待鄰居朋友。先輩的很多言語,也許不能完全放在當前社會來實現,但其優秀內涵卻是我們需要的。就有一比特少年,曾有一段時間,他的神奇經歷成為人們茶餘飯後的話題焦點。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張炘煬,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

1995年,張炘煬在遼寧省盤錦市一個普通家庭裏降生。他的父母都是普通的職工而已,不過張炘煬就不同了,他從小就表現出一個神童的能力,最典型的就是在讀書這件事上。他不僅讀書認字异於常人的快,而且自己也喜歡去做這件事。他會抓住機會讀自己能接觸到的書籍,而且在閱讀的同時,很小就具備了批判能力。當父母發現自己的孩子具備這樣的能力的時候是非常震驚的。很快,張炘煬是神童的消息便已傳遍十裡八鄉。

在學校教育中,他更是成為閃耀的人物。他的小學只有兩年,當其他孩子還在因為剛上一年級哭哭啼啼的時候,他早就學完第一年的課程,後來就開始開掛般的跳級。順利進入中學後,他遇到難題,就是自己因為一直跳級,導致周圍同學年齡都比自己大很多,而張炘煬也不想花精力適應人際關係。所以他决定回家,也征得了家人的支持。對於他來說,在哪裡讀書其實沒有影響的。就這樣他在家自學初高中所有課程,直到高考的時候他才再一次進入學校生活。他的高考註定也是不同的,十歲的張炘煬參加了高考,他稚嫩的身影在考場顯得格格不入。對於學習,他是熱愛的,而且並不因為自己能力突出而懈怠。十歲的他,談及自己的夢想,說自己想成為一個大學教授,從事自己喜歡的科研,最後他以510的成績被天津工程師範學院錄取。

學校為了照顧他,也給了他獨立的宿舍。不管再厲害,他也只是一個十歲的孩子,雖然上了大學但還離不開父母的照顧,於是他順利且舒服的結束了他的大學生活。彼時十三歲的他,又毫無意外的考上了研究生,開始向自己的目標邁進。不過在研究生生活中,他開始變得叛逆,他讓父親離開自己。張炘煬開始追求獨立的生活。但是很快,脫離父親照顧的他,漸漸墮落在五花八門的世界中無法自拔。曾經引以為傲的成績,也變得慘不忍睹。不過他還是抓住了最後一根稻草,完成了博士論文答辯,成為了十六歲的博士生。

對於張炘煬來說,學習一直是自己成為焦點的重要原因,家人為之自豪,路人為之稱讚。所以他以學習為藉口,威脅自己的父母在北京買房。顯然這個做法是無法實現的,因為他忘了自己只是普通家庭,不過父母還是盡力在北京租了一套房子。後來,還表現出嚴重的優越感。那麼這個10歲上大學16歲讀博的神童,逼迫父母在北京買房,現在如何了?

在就讀博士期間,張炘煬漸漸卸下了神童的光環。到2019年仍舊沒有取得博士學位,導師甚至直接指出他缺乏刻苦鑽研精神。這個神童又像一顆流星劃過,消失。

張炘煬的故事很像龜兔賽跑,而他就是那只驕傲的兔子。從小到大的誇讚,讓少年迷失在閃耀中。不過這一切罪責如果只歸咎於少年本身,那未免有些粗暴。從神童成為焦點的時候,當接受一切特殊待遇的時候。孩子的智力早熟讓人忘了他的童真,疏於教導。也許在張炘煬的成長路上,多幾個把他當尋常孩子看待的人,那麼也許,結局不會那麼令人惋惜吧

标签: 張炘煬 北京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