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是從社會最底層生活的人,逆襲成皇帝的,他的一生可以說是很勵志的。
但是,說到朱元璋這個人,我們想到的更多的是,這哥們不够義氣,是一個自私鬼,為了自己家的利益,不惜殺害有功之臣。
儘管說中國歷史上,很多帝王在掌權之後,都有殺功臣的習慣。但是,在殺功臣數量方面,沒有人能超越朱元璋。
在朱元璋看來,殺功臣也許就是曹操所說的“寧讓我負天下人,不讓天下人負我吧!”
當然了殺功臣也不能全怪朱元璋一個人,畢竟他的擔心是有道理的。
縱觀中國歷史,可以得出一個結論,若是皇帝不强硬了,大臣可能就會騎在皇帝的脖子上拉屎了。
此風不可長!
就好比秦二世,他被趙高欺負的連鹿和馬都分不清了,難道這樣的大臣不該殺嗎?若是秦始皇在世的時候,把趙高這樣的奸臣給除去,秦國恐怕也不會這麼短命吧。
每一個朝代都有趙高這樣的權臣,這就是相權和皇權的鬥爭,是不可調和的衝突!
還有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是世人皆知的事情。皇帝是有權利,但是,若是大臣比皇帝更有本事,那皇帝也就是一個傀儡。
司馬昭就更過分,直接把皇帝給殺了,自己宣佈當皇帝了。
一個個的臣子,頭上都長了反骨!
……
這些事情朱元璋可都是知道的呀,所以,他在對待功臣的時候,他不得不小心,必須要擦亮眼睛,看看誰是所謂的奸臣,只要是被他懷疑的對象,寧可殺錯一千,也不能放過一個。
朱元璋有了這種認識,功臣們就該倒楣了,你說歷史上功臣若是不做傷天害理的事情,也不會導致朱元璋濫殺無辜吧。
所以說朱元璋殺功臣,真的是被逼無奈的選擇。反正都是為了自家的利益,在封建社會,這個真的是沒有什麼好詬病的。
話說有一次宰相胡惟庸告訴朱元璋,想要請朱元璋去他們家喝酒。為了怕朱元璋不去,他還是吊足了朱元璋的胃口,說他們家裡的井水,都變成了美酒,一絲絲的向外冒,香飄十裏。他很想讓朱元璋過去嘗一嘗這樣的天賜美酒。
很顯然這就是一個圈套呀,朱元璋也可能知道這事不簡單,但是,他還是很好奇看看胡惟庸這個蠢人到底要演什麼戲。
就在朱元璋去胡惟庸家的路上,突然出現了一個小太監,他攔住了朱元璋的去路。事實上這個時候朱元璋的護衛,都以為小太監是刺殺皇帝的人,所以,他被打了一個半死。但是,即便是如此,小太監還是不肯讓他走。
朱元璋意識到可能有問題了,然後,就見了小太監和小太監談了幾句,朱元璋就登上了西華門城樓。
這一看朱元璋怒了!
因為從這裡向胡惟庸家裡望去,真的是黑壓壓的一片,朱元璋立刻明白什麼意思了,這就是傳說當中的鴻門宴吧。
胡惟庸恐怕早就準備好案板和刀,就等朱元璋這條肥魚上鉤了,得虧小太監冒死相救,朱元璋才逃過了一劫。
揭穿了胡惟庸的陰謀之後,朱元璋就下令緝拿胡惟庸抄斬全家,這個案件也就是洪武年間四大案件之一的胡惟庸案。
這一次案件當中,被涉入進去的人多達幾萬,全部都被朱元璋給殺死了。總之,這一次宴會在朱元璋看來就是鴻門宴,所以,他就殺了胡惟庸。
在這個案發之後,朱元璋還做了一個决定,廢除了相國。對於朱元璋來說這樣的宰相如此的危險不要也罷,天下大事本就應該是皇帝說了算。憑什麼要讓宰相摻合這麼一下子!
事實上真實的情况,胡惟庸是不是謀反,是不是準備了刀斧手等到朱元璋到了之後,要把朱元璋宰掉,這個都是不好說的。
若是按理智來看,胡惟庸應該不會蠢到殺皇帝吧,而且還是殺開國皇帝。退一步說當時的胡惟庸權力是很大,而且黨派很强。但是,他真的有能力代替朱元璋嗎?
胡惟庸案到底是朱元璋的陰謀,還是胡惟庸的陰謀,這個都是不好說的。反正先下手為強,對不對?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