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女兵劉守玟,犧牲66年後英魂才回故里,在葬禮上全族磕頭跪拜

江苏 174℃ 0
摘要: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瞬間陷入戰火的硝烟,日軍鐵騎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怨聲載道,中華大地上外辱橫行,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中華兒女多氣節,為了驅逐日寇,民族獨立,中華兒女一批又一批地開赴到抗日戰場,他們為民族獨立而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譜寫出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家住徐州的陳開靈,就是第三輩為無名女兵守陵的人,這段曲折傳奇的故事,就是他向世人講述的。

抗日戰爭爆發後,中國人民瞬間陷入戰火的硝烟,日軍鐵騎所到之處一片狼藉,怨聲載道,中華大地上外辱橫行,百姓生活於水深火熱之中,中華兒女多氣節,為了驅逐日寇,民族獨立,中華兒女一批又一批地開赴到抗日戰場,他們為民族獨立而捨生忘死、浴血奮戰,譜寫出一個又一個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蹟。

英雄的故事是悲壯的,又是偉大的,他們頑強作戰、奮勇殺敵的英勇精神,是值得後輩永遠傳頌,最美女兵、抗日女英雄的故事,就是發生在抗日戰爭時期,更為曲折的是,她在異鄉靜靜地躺了66年,才得以重踏故土,2012年,人們才找到無名女兵的家人。

圖抗日戰爭的中國軍隊

家住徐州的陳開靈,就是第三輩為無名女兵守陵的人,這段曲折傳奇的故事,就是他向世人講述的。

1938年5月,徐州淪陷前夕,在陳塘村陳奶奶的家裡,收留了五六名傷患,其中還有一個長相清秀的年輕女兵,她傷得極其嚴重,陳奶奶見狀心急如焚,卻沒有更好的辦法,只能盡心盡力的照顧這名女兵。

陳奶奶在抬擔架的民夫口中得知,頭天晚上,中國軍隊在台兒莊東18裏禹王山一帶遭遇日軍,隨後兩軍展開了激烈的戰鬥,甚至還進行了殘酷的白刃戰,最後,陣地上留下幾百具雙方阿兵哥的屍體。

圖抗日戰爭圖片

這位女兵是戰地救護員,女兵的連長在這次戰鬥中受了重傷,正當她前去搶救之時,不料,一名日軍軍官沖上前來,揮起長刀就把重傷的連長砍死。

女兵看到慘死在日軍軍官刀下的連長,怒火中燒,舉起一塊石頭便往日軍軍官頭上猛砸,日軍軍官當場倒下,女兵又連砸數下,最終,這名日軍軍官腦漿四濺,命喪黃泉。

看著日軍軍官已無喘息之後,女兵緩緩地站起來,不曾想,就在女兵站起的那一刻,一顆罪惡的子彈擊中了她的肺部,女兵當場倒在血泊之中。

圖手舉石頭的女兵雕像

隨後,女兵被民夫用擔架抬到後方,進行簡單的包紮治療,可是,她傷得太嚴重,不能跟隨部隊繼續轉移,只能就近留下,所以,兩名民夫才把她抬到陳奶奶的家裡,在這裡進行療養。

民夫走後,女兵微微地睜開雙眼,她用盡全身的力氣,從口袋裏掏出一封信,兩塊大洋和一張她在學校時的照片,請求陳奶奶幫她寄回家裡,陳奶奶接過東西,看著受重傷的女兵,心疼極了,不禁眼淚湧出。

當天晚上,女兵在彌留之際,還在喃聲地說著:“我想媽媽了,我想媽媽了……”,不久,女兵便離開了這個世界,當時的陳奶奶只比女兵大十歲,她的心情極為沉重,那種滋味,是難以用語言來形容的。

花一樣的青春年華,就此凋零在抗日戰場上,戰爭讓多少無辜的人們骨肉分離、妻離子散,又有誰能知道,在這場戰爭中,有多少英烈譜寫出英雄壯歌?恨,那只能將仇恨算在日本帝國主義的身上,和他們悍然對中國發起的這場侵華戰爭。

圖戰地醫院護士門搶救傷病

女兵犧牲後,陳奶奶和兩名民夫用擔架,把她送到村東頭的亂墳崗,並將女兵安葬,讓抗日英雄入土為安。

如果沒有女兵的臨終囑託,故事也就到這裡結束了,但是,陳奶奶一直謹記女兵的遺願,從此,陳奶奶一家三輩與抗日女兵結下不解之緣。

陳奶奶通過打聽得知,這名女兵是湖南長沙女中的一名學生,年僅18歲,跟隨部隊千里迢迢地來到徐州戰場,不曾想,女兵在這裡走完她悲壯的一生。

此時,日軍正在瘋狂地向中國腹地進攻,臭名昭著的日軍,所到之處無不留下燒殺搶掠,姦淫婦女等種種惡行,老百姓們得知後,為了生存,不得不踏上離鄉背井、顛沛流離的逃亡生涯。

圖罪惡滔天的日軍

徐州自古就是兵家必爭之地,日軍深知此地的重要性,很快便兵至徐州城,在這兵荒馬亂的年月裏,陳奶奶只能先選擇逃難,寄信一事就暫且擱置了。

陳奶奶把信藏在箱底,隨後便去逃難了,等到逃難回來,找到信的時候才發現,信紙、信皮因潮濕已被漚爛,上面的字已經很難辨認,幸運的是那兩塊銀元和女兵的那張照片還在。

陳奶奶曾經看過女兵留下的信,大致的內容她還依稀記得,信中大意是:“女兒離開家鄉去參軍,沒有告訴父母,現在可能已經死在了他鄉,希望父母不要過於悲傷,我身邊還有兩塊大洋和在學校時的一張照片,一同寄給你們當做紀念吧。”

圖抗日無名女英雄之墓

可是,女兵家的詳細地址,陳奶奶卻怎麼也記不得了,信也就無法寄去,但她從未忘記過女兵的遺願,只是現在的條件不允許。

中國經歷了8年的抗戰,4年的解放戰爭,中國才得以解放,新中國建立之初,中國正值多事之秋,抗美援朝戰爭的爆發,國內發展緩慢等等,在那個時期,很多事情受到條件的限制,所以,女兵的遺願再一次的被擱置。

1967年4月,正值“特殊十年”時期,陳塘村亂墳崗被填平,陳奶奶不想抗日英雄就此被埋沒,便在中午收工之後,偷偷來到亂墳崗,又重新給女兵築起一座小墳頭,並將女兵的故事講給孫子陳開靈聽。

圖無名女兵在陳塘村的安葬地

聽完這個故事,陳開靈當即跑到奶奶築好的小墳頭前,插下一根柳條,離開之時,深深地為女兵鞠了三個躬。

此後,陳開靈和奶奶每年都要來到女兵的墳前燒紙祭奠,陳開靈插下的柳枝慢慢地成長為一顆參天大樹,而奶奶卻走不動了,她卻依然囑咐陳開靈,每年要到女兵的墳前燒紙祭奠。

直到奶奶去世前夕,她都在反復囑咐陳開靈,千萬不要忘了上墳,從此,由女兵一個人的遺願變成兩個人共同的遺願,而這個遺願就落在陳開靈的身上。

2004年5月,徐州《都市晨報》為紀念抗日戰爭勝利60周年,特向社會全面徵文,陳開靈看到,便寫下散文《烟鎖霧凝那墳塋》來到報社投稿,向世人訴說他和奶奶守護了66年無名女兵的故事。

圖《都市晨報》的圖片

陳開靈到來報社的這一天,恰巧王家金也來到報社,他與陳開靈同住一個鎮子,看到陳開靈的文章後,王家金大為感動,頓時熱流盈眶,當即決定要將女兵找到家人。

原來,王家金的父親就是一名抗日老兵,從小父親就給他講抗日戰爭時期的故事,王家金的父親在不滿18歲的時候,就參加了當地的抗日遊擊隊,炸過敵人的火車,砍過日本鬼子,除過惡貫滿盈的漢奸。

王家金受到父親的薰陶和影響,他對革命烈士有著一種特殊的感情,所以,他才强烈的表示,自己一定要將抗日女英雄找到家人,完成女兵和奶奶的遺願,王家金接過女兵的照片,隨即來到照相館翻拍了150張,隨後,就往湖南各大報社郵寄。

圖王家金與他給女英雄立下的紀念碑

2004年6月4日,一篇《遙望故鄉66年》的文章,在湖南《瀟湘晨報》發表,一時間,掀起人們幫助無名英雄回家的熱潮,很快引起湘潭人民的關注。

熱心的羣衆紛紛加入到,尋找女兵家人的隊伍裏,湘潭與徐州兩地的熱心羣衆越來越多,聲勢越來越大,影響越來越廣,人們都希望早一天找到抗日女英雄的家人,羣衆的熱情感染了長沙各大媒體,各大媒體和各級領導對此高度關注。

在這期間,王家金多次自費與記者們同去探訪無名女兵的身世,可是他們只有幾條簡單的線索(一張照片,長沙女子中學和犧牲在台兒莊一帶的線索),茫茫人海,想要解開無名女兵的身世之謎,那真是猶如大海撈針。

圖抗戰期間的女兵

尋找女兵家人的一行人,反復奔波在台兒莊、長沙、南京等地,得到的結果卻不盡人意,因為,時間早已過去66年之久,一切早已物是人非,想要找到無名女兵的家人,談何容易。

儘管沒能找到女兵的家人,但是湖南人民還是希望,女兵的遺骨先行遷回湖南,至於女兵身世,可以日後慢慢找尋,人們都相信總有找到的一天,此刻,湘潭人民最關心的就是,儘快把抗日女英雄接回湖南,因為,湖南就是她的故土。

2004年7月8日清晨,時隔66年後,無名女兵終於回到自己的故土,上午十點,湖南革命陵園為她舉行迎接儀式,三千多群眾也趕來迎接英靈。

圖湖南革命陵園

他們當中,有上學的孩子們,有拄著拐杖的老人,還有參加過抗戰的老兵以及老兵後代等等,他們為女兵奉上鮮花,有的還留下淚水,雖然不知道女兵的名字,但是,她卻被人們稱為“最美女兵”,此時,各大新聞媒體紛紛對女兵的事蹟做出報導。

2012年9月,在長沙,一名叫王杏華的老人激動不已,看到女兵的照片,她一眼就認出女兵就是她的同班同學劉守玟,當年,能參戰的只有她們這一個班,據老人講,當年她們還學過救護的專業知識。

原來,女兵叫劉守玟,當年她在湖南長沙女中就讀,現在這所中學已經改為稻田中學,在這裡曾經走出向警予、楊開慧、李淑一這些革命先輩,還有第一個女兵作家謝冰瑩。

圖劉守玟唯一留下的一張照片

長沙女中,在上個世紀二三十年代,共產黨就已經在這裡展開工作,當時學校的學生對革命活動非常活躍,在先進思想的薰陶下和老師們的鼓勵之下,許多學生離開學校,來到革命聖地陝北。

長沙女中的學生們,對革命思想充滿了一腔熱血,劉守玟自然也會接觸到這些,在民族大義面前,她也會做出人生中最重大的選擇。

1937年,“七.七事變”後,日軍發動全面侵華戰爭,正在學校讀書的劉守玟坐不住了,毅然决然地選擇退學,跟著丁玲所帶的女學生衛生隊,開赴淞滬會戰的戰場。

圖民國時期的女學生

臨行之時,這批大約有二三十個女學生組成的戰地救護隊,受到長沙各界人士的歡送,在熱烈的氣氛中,她們離開長沙,趕赴抗日戰爭的第一線。

淞滬會戰,又稱“八.一三”戰役,因為這場戰役始於1937年8月13日,是抗戰初期,中國軍隊主動反擊的一次戰役,是中日雙方在抗日戰爭中,第一場大型會戰,也是整個抗日戰爭中規模最大、最為慘烈的一次戰役。

此次會戰,整整打了三個月,中日雙方投入的兵力一度達到100餘萬,最後,以中國軍隊傷亡30餘萬人,60%的精銳損失殆盡為代價,打破日軍揚言三個月就能,全面佔領中國的黃粱美夢,日軍則宣布傷亡4萬餘人,比例為5.5比1,中國付出巨大的代價,最終,於11月12日拉下帷幕。

圖淞滬會戰的戰士們

在這個時期,由這批女學生組建的衛生隊,隨譚道源將軍的22軍第18師和46師參加淞滬會戰,由於這兩個師損失慘重,回到湖南後,與衛生隊一起又被整編到第50師。

1938年春,中日雙方激戰於魯南台兒莊,史稱台兒莊大捷,又名台兒莊戰役或是血戰台兒莊、魯南會戰(此役一般指1938年3月16日到4月15日)。

台兒莊大捷,中國軍隊投入總兵力約29萬,日軍投入兵力約5萬,此役,中國軍隊傷亡5萬餘人,殲滅日軍2萬餘人,是繼長城戰役、平型關大捷等戰役後,中國軍隊又一次重大的勝利。

圖台兒莊戰役時的照片

台兒莊大捷,也是中國抗戰以來最大的一次勝利,這次戰役鼓舞了中國人民的士氣,改變國際對中國的看法,極大的消滅了日軍的有生力量,又一次打破日軍不可戰勝的神話。

此役,是國民黨政府第一次在正面戰場戰勝日軍,毛主席在《論持久戰》中寫道:“每個月打一個較大的勝仗,如像平型關、台兒莊一類的,就能大大地沮喪敵人的精神,振起我軍的士氣,號召世界的聲援。”

當然,在這場戰役中,湧現出一大批的英雄事蹟,我們最熟知的應該是王銘章將軍了,他拒絕向日軍投降,誓死保衛藤縣,終因寡不敵眾,壯烈殉國,為台兒莊大捷奠定基礎。

圖守滕州的王銘章將軍

李宗仁高度評價他:“若無滕縣之苦守,焉有台兒莊大捷?台兒莊之戰果,實滕縣先烈所造成也!“

當時,譚道源將軍接到命令,親率所部趕赴禹王山、下邳一帶駐防,22軍主要擔任主力部隊突圍任務,劉守玟隨部隊不遠千里,來到徐州戰場。

5月10日,譚道源部與日軍遭遇發生激戰,在敵強我弱的情况下,所有官兵與敵人進行殊死較量,雙方反復拼殺,戰場屍橫遍野,譚道源將軍更是五天五夜沒合眼,他率領所部頑強阻擊敵人磯穀師團的進攻,掩護主力部隊得以跳出包日軍的圍圈。

圖譚道源將軍

劉守玟隨所在的連隊一起行軍時,不料她們在台兒莊東大禹山附近與日軍遭遇,戰鬥异常激烈,兇惡的日軍瘋狂地向中國軍隊攻擊,在阻擊日軍進攻之時,連長被子彈打中受到重傷,之後連長又被日軍軍官所殺,為了給連長報仇,才有了開篇所講的那一段故事。

2012年10月20日左右,在漢壽縣新興鄉一個村子裏的農民告訴記者:“這裡以前住著姓劉的一家大戶,他們家有個女兒在1935年就讀於長沙女中……”就這樣,劉守玟的家被找到了。

找到劉守玟的家,所有的記者與熱心人激動不已,許多的媒體記錄了守陵人陳開靈一家,看護抗日女英雄的事蹟,在軍劉村劉氏族人的强烈要求下,湖南革命陵園答應了他們的請求,抗日女英雄劉守玟的英骨,終於回到自己闊別已久的家鄉。

圖迎靈儀式上,兩位學生抬著劉守玟的遺照

10月25日,軍劉村舉行隆重的迎靈儀式,所有的劉氏族人幾乎全部到場,上午10時許,人群肅立,默哀,隨後鞭炮齊鳴,嗩呐奏響,在一曲《黃河大合唱》樂聲中,人們又被帶到那段炮火硝烟的年代,仿佛看到在戰場上,劉守玟奮勇殺敵的那一幕。

10點40分,在一曲《送戰友》的樂曲中,來自各界的人們自動排成長隊,向劉守玟鞠躬致敬,全體族人磕頭跪拜,人群中一位老人的哭泣聲,漸漸地感染全場,越來越多的人們開始抽泣,傷感的氣氛凝漫在現場,悲壯而又曲折的英雄事蹟,被人們深深地記在心裡。

圖劉守玟的雕像

戰爭的硝烟已經遠去,英雄的故事卻被流傳下來,劉守玟的英雄壯舉,是抗日戰爭中的一個縮影,她代表了千千萬萬個中華兒女,為抗戰勝利而浴血奮戰的精神,為中國獨立而不怕流血犧牲的民族骨氣。

今天,中國已經獨立自主,祖國已經繁榮、富强,國家也有了一支能打、敢打,時刻抵禦侵略者的强大軍隊,在國際上,中國地位日漸提高,今年,是建黨100周年,我輩當銘記先烈,砥礪前行,努力為祖國添磚添瓦,這就是送給偉大祖國,偉大的黨最好的禮物。

圖紀念劉守玟的老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