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檢察院黨組書記、檢察長朱玉上門接訪,面對面瞭解訴求,釋法答疑,成功化解了一起20年的信訪積案。
80歲的請願老人高某,家住偏遠的山區,道路曲折難行,老人為死去的兒子討要說法,從這條路上向縣城、省城、京城請願,不知跑了多少趟,忘記了多少公里、磨破了多少雙鞋底,但只記得,他今年已經奔波了整整20個年頭……
考慮到老人年齡大了,眼睛不好,腿脚不便,朱玉帶領助理,翻山越嶺,穿越戈壁,上門接訪,認真傾聽老人的訴求,老人非常感動,流下了激動的淚水。
每次發自內心的攙扶,每次親切握手,每次親切問候,都讓老人一家感到親人般的溫暖。
朱玉表示,化解積案,要從那些久遠發黃的資料中,精心梳理,善於用有形和無形的資訊,客觀公正還原事實。
朱玉透過發案的時間節點,特別是被害人同一天兩次上門催要羊款的反常行為,結合現有證據分析,此案不僅僅是證據上存疑,更重要的是案件性質上存疑,不排除正當防衛或防衛過當的可能等。檢察機關維持存疑不訴的决定並無不當。
朱玉與老人促膝長談,就案件事實和適用法律問題,用老人能聽懂的大白話,認真解釋。讓老人明白,存疑不訴並不是真正放弃了對嫌疑人的追訴,而是待有新證據後,還須依法進行追訴的。並明確告知其子同一天兩次要賬的情况反常,於情於理不通等。老人覺得是這個理,說:“人家一時沒錢,過幾天再要也行,幹嗎非要硬去要呢?這麼說來,自己兒子也是有責任的,以前誰也沒有和他說過這些!”
老人雖然理解接受了檢察機關存疑不起訴的决定,但心中仍是不平。
老人的境遇,非常令人同情,兒子死後,經濟支柱沒了,一群羊無人照料,媳婦改嫁,留下幼小女兒,讓他和有病的老伴撫養成人,實在是不容易!
朱玉認為,存疑不起訴只是暫時不能追究嫌疑人的刑事責任,雖說“疑罪從無”,但案件的客觀事實存在,僅從“先刑後民”的理由來處理,顯然不公平。從現有證據上看,在民事上,嫌疑人還是有著不可推卸的責任,讓嫌疑人給被害人作必要經濟補償也是天經地義。通過耐心細緻地做工作,嫌疑人認識到自己的責任,願意給被害人一家作經濟補償。老人接受了嫌疑人的道歉和補償,認為這樣處理很公平。
請願老人的“難心事”徹底解決後,朱玉仍然對老人眼疾“揪心”,動員老人在醫院做了眼疾手術。
(檢察日報趙增國張丹)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