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工在一山洞發現千年骸骨,百姓:範增的,專家:我們被騙了千年

江苏 228℃ 0
摘要:在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手下湧現出了張良、陳平這樣的無知智囊團,而項羽也不甘落後,他麾下有範增這樣的超級謀士。範增不但生前不但主演了鴻門宴這樣的千古名局,死後也引來軒然大波,下麵就來看看他的前世今生。項梁身亡時給項羽的遺言是12個字:認範增為亞父,聽範增的意見。面對項羽的猜忌和打壓,範增一怒之下選擇了靠老還鄉。兩千年來,前來往土山憑弔“範增墓”的群眾絡繹不絕。

在楚漢爭霸時期,劉邦手下湧現出了張良、陳平這樣的無知智囊團,而項羽也不甘落後,他麾下有範增這樣的超級謀士。範增不但生前不但主演了鴻門宴這樣的千古名局,死後也引來軒然大波,下麵就來看看他的前世今生。

範增,安徽居剿(今巢湖市居巢區)人。他是個滿腹經綸的牛人,但卻大器晚年,年逾七旬才毅然投身於推翻暴秦的義軍當中,選擇的主子是項羽的叔父項梁,並受到了項梁的重用。項梁身亡時給項羽的遺言是12個字:認範增為亞父,聽範增的意見。

項羽果然對範增敬重有加。然而,推翻暴秦,分封十八路諸侯後,不可一世的項羽露出了剛愎自用、性格多疑的真實面目,範增也受到了猜忌和冷落,很多良諫和建議都沒有被採納。特別是西元前204年四月,在和劉邦進行楚漢爭霸中,項羽還聽信讒言,中了陳平的離間計,懷疑範增“私通”劉邦,於是直接削了範增的兵權。

面對項羽的猜忌和打壓,範增一怒之下選擇了靠老還鄉。臨走之前,他給項羽留了一封信,給出辭職的理由:今天下事大定矣,君王好自為之,願賜骸骨,告老還鄉!

第二天,項羽看到封信不由流淚滿面,項羽雖有悔意,但死愛面子的他不肯承認自己的錯誤,於是放任範增的離去。

史書記載,範增從滎陽離開項羽後,只帶一個僕役,準備先到彭城(今徐州)將自己的東西整理一番,再返回故鄉巢湖築屋隱居。但因為範增悲憤交加,還沒等到彭城,就因背部毒瘡惡化,病死在了半路上。

據《水經注》記載,範增因“疽發背而死”後,項羽後悔不已,於是下令將他厚葬在了今彭城南項羽戲馬台之西南麓的土山上,並且題刻了碑石:楚亞父範增墓。

當然,在民間還有一個傳說:範增病死後,在彭城駐守的10萬楚軍阿兵哥聽說後,紛紛用鎧甲兜土,為範增修建了一座規模龐大的古墓。

兩千年來,前來往土山憑弔“範增墓”的群眾絡繹不絕。但同時也吸引了盜墓賊的光顧。據《初盜發亞父塚》記載,元朝時期有一比特名叫賈胡的盜墓賊,因為垂涎墓中的金寶,就在土山“築室潜謀二十年,一朝鑿井穿其壟”。他花費20年的時間,賈胡最終進入墓室中,盜走了隨葬的金銀財寶和寶劍等物。但法網恢恢,疏而不漏。後來東窗事後,還是被官府抓獲,追繳了文物,並關中了大牢。而這個也被記錄進了史書。

1969年,當地村民在土山西北角上挖土平整農田,意外發現了一座古墓。考古人馬聞訊後趕到現場進行了搶救性發掘,並將這座規模不大的古墓編為土山一號墓。後來,考古又在墓下發現了規模更大的二號墓。

二號墓在清理完封土之後,一層由一塊塊巨石組成的石陣蓋在了墓葬的最上面。考古人員推斷這是漢朝時期諸侯王習慣用的一種名為“黃腸題湊”的喪葬習俗,這種覆蓋巨石的情况被稱作“黃腸石”。根據漢墓的制式,西漢為鑿山而建,東漢為磚石壘砌,由此可以推斷,土山墓為東漢墓葬,和範增生活的年代相隔了200多年。考古人員這時才恍然大悟,從魏晋時期開始,人們就一直認為這是範增墓顯然是錯誤的,大家都被史書的記載騙了一千多年。

範增並沒有如《水經注》記載葬在彭城,那他到底死在哪兒了呢?

直到1999年,考古家才有新的發現。在浙江省天臺縣九遮山的一個險要的山洞中,一群民工發現了一古墓,並從古墓中發現了一具骸骨。後經考古學家鑒定,確認這些因年代久遠的已風化的頭顱骨、股骨應為秦末漢初時期一古人之遺骨。但具體是何人還是個謎團。

然而,就在這時,當地何村的百姓卻異口同聲地斷定,這具無名骸骨是楚漢範增的。同時,他們還將這些骸骨妥善收藏在了山下的亞父廟內,用玻璃箱裝好尊奉起來,稱之為“佛骨”。

而且不久後,安徽巢湖市居巢區範增故里亞父鄉願以百萬資金迎回該遺骨,不料當地百姓堅決不同意。

當地群眾為什麼一致認定這副骸骨就一定是範增的呢?

原來,在浙江省天臺縣的民間傳說,當年範增其實在彭城並沒有死,實際上這位古稀老人因為心灰意冷,便想出了“金蟬脫殼”之計,詐死在彭城外,後來,他偷偷乘船來到了九遮山,從此,隱姓埋名居住在山洞之中。

據傳,範增住山洞後,每日采草藥,救死扶傷,被當地群眾稱之為“仙皇”。後來,他見當時山多澗,每逢豪雨澗水猛漲,道路受阻,又組織當地人就地取石砌造了一座三孔石拱橋——亞父橋。

當時還流傳這樣一種說法,這位神奇的“仙皇”閑時經常在嶺間凝望北方,喟然長歎,似有難言之隱。數年後,當項羽自刎烏江消息傳來,他號啕大哭,數日不食,自言自歎這10個字:“豎子不聽吾言,終有今日!”眾人懷疑他是範增,便問他和項羽是什麼關係,他搖頭不語。不久,人去洞空,不知所終。後來,當時山民在洞中建廟塑像奉祀,稱之為亞父廟。

同時,據說隨範增一道來天臺隱居的還有比特楚國何姓將軍,也就是當地何村何氏家族的始祖,北宋年間,何氏家族又出了一比特名人叫何郭,曾任宜興刺史三年,政績斐然,但秉性剛正,不阿上司;囙此辭官回到九遮山,對範增隱居之事走訪傳聞,收集記載校核碑文,並在1049年建造廟堂重塑其身像,尊為仙皇佛祖,旁立對聯:“進則醫國,退則醫民,到如今秀穀村中懷大德;謀事在人,成事在天,歎當日鴻門宴上未遂雄圖。”

從此,亞父廟四時香火不斷,朝拜之人絡繹不絕,至今每年農曆二月十四日範增誕辰,附近鄉民仍會在此集資舉辦廟會,是當地百姓每年最盛大的節日。

當然,範增是否真的詐死而隱居天臺九遮山,現在還沒有定論,相信不久,真相將徹底大白於天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