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笙送禮3大原則,其中一點是杜月笙為人處世的精髓

上海 108℃ 0
摘要:而能靠著這個出身,讓當時的三教九流,都可以對他很客氣很服氣的大概就只有杜月笙一人了。杜月笙從上海的地痞流氓出身,結交權貴的管道無非是“錢”、“色”兩個字,但杜月笙總有本事不給人落下話柄。杜月笙每次想要接觸某比特名流之前,會和這些智囊團一同商議,打聽此人喜好、忌諱,想辦法接近他。杜月笙不吝錢財,也不怕麻煩,只是這些向這些有社會地位、好面子的名流送錢送禮呢,要怎麼才送的得體呢?

要說靠著偏道煊赫一時的,歷史上哪個時代都有這樣的人,可能靠著偏道出身,卻又能活出另一番天地的,著實不多。而能靠著這個出身,讓當時的三教九流,都可以對他很客氣很服氣的大概就只有杜月笙一人了。

在舊上海的十裡洋場,沒有一個人的人脈圈子能達到杜月笙的廣度和深度,大到商界、軍界、文壇的名流人物,小到地方上的幫派頭領、飯店老闆,他們提到杜月笙,出於敬佩也好,嫉妒也罷,都不得不說一個“服”字。杜月笙從上海的地痞流氓出身,結交權貴的管道無非是“錢”、“色”兩個字,但杜月笙總有本事不給人落下話柄。

杜月笙曾經對自己的女兒杜如美說過:“一個人最重要的不是學了多少東西,多麼博學,而是會不會用人。會用人了,其他人的智慧就屬於你,就相當於你擁有了更加廣闊的見識。“在現實生活之中,杜月笙身邊也有這樣一群智囊團,他們從事各行各業,或廣交好友、人脈寬廣,或在某一領域鑽研極深。杜月笙每次想要接觸某比特名流之前,會和這些智囊團一同商議,打聽此人喜好、忌諱,想辦法接近他。杜月笙不吝錢財,也不怕麻煩,只是這些向這些有社會地位、好面子的名流送錢送禮呢,要怎麼才送的得體呢?

從杜老闆到杜先生,重塑自我形象

一個黑幫老大,普通老百姓談之色變,政商界名流敬而遠之,但凡有點骨氣的文人的,大多都看不起這些殺人越貨、言行粗俗的“江湖人士”。杜月笙如果不轉變自己的形象,即便錢送到別人面前,別人也是不收的,就算收了,還是求人辦事的姿態,和他們本來就不是對等的關係,背地裡還不知會招來多少諷刺謾駡。

杜月笙用錢打通人脈,第一步不是直接和名流套近乎,而是讓自己成為和他們同等量級的人物。為了贏得個好口碑,杜月笙每年都要派人專門去高橋老家送藥置棺,到了冬天的時候還會採購大量的棉衣棉被送到鄉下。在杜月笙的老鄉們看來,這個闖出去的小夥子不僅僅回來修了一個氣派的祠堂,還從來不忘本,無論他在外面做了什麼,在高橋人心中都是個大善人。

而平時只要是到杜公館門前請求幫助的,杜月笙絕對不會放任不管。如果真的是生活之中出現了經濟困難,杜月笙多少會叫人拿些錢出來幫助。而且每年冬天之前,杜月笙都會提前找成服店訂購棉衣棉被,來杜公館求助的窮人可以憑藉單據直接去店裡面去領取棉衣棉被。

說這些,並非在誇獎杜月笙真的是個面慈心善的大善人,但杜月笙此般也並非僅僅是為了名聲,因為他也曾經流落街頭、無家可歸,而且他在最苦難的時候,是有貴人相助的,所以深切明白其中痛楚的他一直對這些人保持著一定的善意。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他堅信人脈不僅僅存在於上層階級,多幫一個人,就有可能為自己將來多留一條後路。

杜月笙也是從窮人的日子裏過來的,他知道在偌大的上海,一個外地來的人想要立足太難太難了。杜月笙也曾經流落街頭,也曾經無家可歸,在寒冷的冬日,他忍饑挨餓,也曾希望有人能够伸出援手,給他一件棉衣,給他一口熱的吃食……所以,杜月笙有錢了也會幫著那些窮人們一把,將來這些人如果真有鳳毛麟角能够出人頭地了,也不會忘了杜月笙這個恩情。

1941年,國內洪水氾濫,北洋政府號召社會各界為老百姓們捐款,很多有社會責任心的社會名流都參與了捐款,杜月笙就是其中最為積極的一個。他不僅自己捐了大筆錢財,還配合北洋政府說服其他的商人捐款捐物。人們很快發現,杜月笙對上海,甚至在江浙地區的號召力竟然比政府還要强大,很多官員和商人正是在他的影響之下積極捐款捐物。

杜月笙“大善人”的名號從小小的高橋一直傳出了上海,很多曾經不瞭解杜月笙的人,對他開始改觀,不再將他和一般的地痞流氓等同在一起;而更多的是從前根本沒有聽說過杜月笙的人,他們初次認得杜月笙就是積極善良的報導,自然對他產生了好感。一個有經濟實力、有影響力且有社會責任感的大人物,誰不願意深交呢?杜月笙打好了這一基礎,人脈資源就源源不斷了。

送錢,不卑微也不能傲慢

杜月笙巔峰時期,頭上有100多個頭銜,兼任各家企業的董事,每年杜公館進賬數百年萬,而杜月笙每年的花銷也是數百萬。他出手大方,逢年過節,但凡是沾親帶故的他都會去送點錢。黃金榮和張嘯林自然不必說,商界的同行,官場上的幾個人物,平時打點好了,真的有事相求也說得過去。平時沒有往來,臨事兒求人了,送錢過去姿態也就卑微了。這個道理很多人是明白的,人情往來是一門大學問,但是有一點很多人很難把握分寸——在別人落魄時送錢,怎樣才能做到不傲慢?

章太炎是個狂人,他著作等身,見人不爽想罵就罵,從不避諱。他看不慣袁世凱的行為,對其進行多次辱駡,無論旁人怎麼說情都沒用。但章太炎對沒有什麼文化的杜月笙是非常敬佩的。當年章太炎的侄子因為上海法租界的一處房產和人起了糾紛,對方蠻橫不講理,背後還有些勢力。章太炎的侄子惹不起,來請求章太炎,有人建議章太炎給杜月笙寫封信,請他出手相助。

章太炎從前根本沒見過杜月笙,他提筆給杜月笙寫了封信,信件送到杜公館之中,杜月笙受寵若驚。他非常敬佩章太炎這種文豪,只是苦於沒有機會認識,他二話不說就動用人脈將章太炎侄子的問題輕鬆解决了。他還專程跑到蘇州去拜訪了章太炎,將事情來龍去脈告訴了他,請他放心。

章太炎盛名在外,但是亂世之中,他並沒有存下多少存款,日子過得很清苦。杜月笙看到章太炎簡樸的生活心中不忍,在臨走之時悄悄在茶杯下麵放了一張2千元的支票,一聲不吭得離開了。

等到章太炎發現,杜月笙已經走了。他顧全了一個文人的面子,也資助了章太炎的生活。2千元,這錢數目對於杜月笙來說並不多,但他知道以章太炎當時的境况,給太多反而會新增他的心理負擔。人和人一旦建立了信任,便是細水長流的交往,章太炎敬佩杜先生的江湖風骨,後來杜月笙建立杜家祠堂,邀請章太炎為他寫文,章太炎洋洋灑灑寫了一篇《高橋杜氏祠堂記》,很多文章說章太炎是被杜月笙用錢收買的。豈知民國文人的傲骨,怎可能2000元輕易買下!

“不傲慢”,“不媚上不欺下”,是杜月笙為人處世的精髓所在,無論他在江湖之中的地位如何,無論他手上有多少權力和財富,他都能讓對方感到尊重和善意。

送禮,要送到心坎裏

杜月笙有一名至交好友,名為範紹增。杜月笙好友眾多,唯有範紹增是杜月笙不遺餘力想要去相助的。範紹增人稱哈兒司令,剛剛和杜月笙交往的時候,範紹增只是一個雜牌軍的師長。上海的名流是看不上範紹增這種地方小官的,但杜月笙卻願意花精力去結交。因為範紹增在四川本地有錢有勢且很有威望,杜月笙一名好友打算在四川開“嗎啡廠”,希望杜月笙能够介紹人脈,杜月笙和範紹增並不相識,僅僅寫了一封信給範紹增希望他能照顧一下這位好友,範紹增很重江湖義氣,立刻答應了。

範紹增的“義”杜月笙看在眼裡,當然高看他一眼。後來範紹增來上海遊玩,杜月笙熱情款待,吃喝遊玩都是最高等級的待遇。範紹增在戰場之上受傷,消息傳到了上海,杜月笙立刻讓人把範紹增接到上海來照顧,而且邀請了上海最好的外科醫生為其治療。範紹增在上海療養了大半年,所有用度都是杜月笙掏錢。範紹增除了將傷治好了,還有了一段牽腸掛肚的豔遇。

範紹增看上了一名舞女,名為黃白瑛。黃白瑛是大上海出了名的交際花,身邊都是豪紳大官,她自然是看不上範紹增的。範紹增沒少在黃白瑛身上砸錢,可黃白瑛收錢照收,始終不願委身,範紹增只得滿腹心思得離開了上海。範紹增走了之後,杜月笙直接找人將黃白瑛喊了過來,第二天就用專機送到了範紹增懷裡。從此以後,範紹增對杜月笙更是死心塌地,當時四川盛產烟土,杜月笙常常收到範紹增送來的價值數萬或者幾十萬的鴉片。抗戰爆發之後,杜月笙來到重慶,也一直住在範紹增家中。

馬未都曾說:杜月笙很會為人處世。尤其是這2件事情,讓他佩服!第一件是杜月笙誇人藝術獨特,第二件事是杜月笙待人大方。杜月笙捨得送錢送禮,送禮水准之高,在於能將身邊的人拿捏的很准。他們想要什麼,缺什麼,杜月笙心如明鏡。

杜月笙、黃金榮和張嘯林同為上海三大亨,黃金榮起家比杜月笙早,張嘯林來到上海的起點比杜月笙高。但年紀最小的杜月笙卻能脫穎而出,成為三大亨的頭號人物,這和杜月笙的為人處世的管道有著很密切的關係。知人者智,自知者明,就是杜月笙一生的高明。有錢的時候,杜月笙竭盡全力拿錢替人消灾;沒錢的時候,杜月笙將生前旁人寫給他的欠條一燒了之,他不想自己的子女追債反倒遭人嫉恨。他說,錢散人聚,錢聚人散,理念貫徹終身,至死願窮不變。這就是杜月笙對於錢的態度,也是他比黃金榮、張嘯林格局更大的地方。

杜月笙留給坊間的傳聞很多,殺人放火是杜月笙,慷慨仗義雪中送炭也是杜月笙,販賣鴉片是杜月笙,抗日期間極力為前線輸送物資的也是杜月笙。身處亂世,他一出生就被定了命,就如同那泥鰍一般,出身太差就只能走偏道,這一點杜月笙至始至終頭腦都極為清醒,出身白相人的他不想做杜老闆只想做杜先生,他在特殊的年代留下了傳奇,在和不同人打交道時遊刃有餘。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