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洪洞縣不到10萬人,為什麼卻有上億人自稱大槐樹子孫?

山西 74℃ 0
摘要:據不完全統計,現時全中國宣稱自己是大槐樹移民後裔的有上億人之多。從明朝初年到現在這短短600多年時間裏繁育出上億的後裔,意味著從洪洞大槐樹移民外遷的人至少在百萬級別。但奇怪的是,明朝《洪洞縣志》記載的洪洞縣總人口從未超過10萬級。移民傳說與史書記載出現了偏差,到底怎麼回事呢?晋南的洪洞在明朝時是人口大縣,留下的移民傳說有18次之多。

據不完全統計,現時全中國宣稱自己是大槐樹移民後裔的有上億人之多。從明朝初年到現在這短短600多年時間裏繁育出上億的後裔,意味著從洪洞大槐樹移民外遷的人至少在百萬級別。但奇怪的是,明朝《洪洞縣志》記載的洪洞縣總人口從未超過10萬級。移民傳說與史書記載出現了偏差,到底怎麼回事呢?

事實上,《明史》和《明實錄》中從來也沒有出現過“大槐樹移民”的記載,而只有“山西移民”。如:洪武六年,徙山西真定民屯鳳陽……洪武二十一年八月,徙山西澤、潞二州民之無田者,往彰德、真定、臨清、歸德、太康等閒曠之地……洪武三十五年九月,徙山西民無田者實北平……永樂三年九月,徙山西民萬戶實北平。

在經歷了元末數十年戰亂之後,北方人口驟降,到明朝建立之初,北方多州因人口不足被迫降格為縣。與北方普遍凋敝形成鮮明對比的是,明初的山西是元末戰亂的人口淨流入地,明初全國有人口五千九百萬,其中地狹的山西人口居然高達410萬,是河南河北兩省人口的總和。

為了迅速恢復北方生產,從洪武朝開始,明朝開啟了長達半個世紀的官方移民,人口殷實的山西自然成了首要的被移出地,以至200多年後的明末清初,大儒顧炎武遇河南、河北人說起祖籍,往往提山西。

千百年來中國人形成的“安土重遷”的傳統觀念,讓那些已經移居外省的山西移民,心心念念不忘祖籍地。只可惜時間久遠,加之行政區劃變遷等客觀因素,移民的後裔已經搞不清真實的祖居地。這些無根的人,急需在家譜中交代祖先的歷史,尋找一個方便的祖先傳說就成了一種需要。

晋南的洪洞在明朝時是人口大縣,留下的移民傳說有18次之多。民國初年時,洪洞士紳景大啟、劉子林等地方精英以創修遺址和編撰志書為發端,將民間傳播的移民傳說變成了有迹可尋的大槐樹遺跡。於是,那些苦苦尋根的山西移民後裔們,便有了一個共同的精神指向,“山西移民”也被具象化為“問我祖先在何處?山西洪洞大槐樹”。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