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紀10年代初,革命先驅孫文先生一肩扛起辛亥革命的大旗,雖然結局並不完美,但也確實完成了里程碑式的思想大解放,中華民國成立,袁世凱任臨時總統,民國大旗下的軍閥勢力也正式興起。
民國軍閥勢力看似龐大強悍,但其內部成分極為複雜,而這一內在病症也在袁世凱病逝之後徹底爆發,軍隊政權四散分裂,無人敢主事也無人能主事。
且各分支勢力的領頭人皆如虎狼,相互覬覦相互敵視,這也使得中華國土分崩離析,導致了群省割據的亂世之局。
如果將當時混亂的局面形容為一場卷起漫天風沙的塵暴,那麼西北地方便是這場風暴的風眼所在,霸權了中華七大地理分區之一的西北四馬,他們的惡名敢問誰人不知誰人不曉。
其中統治了青海地區的青馬勢力在四方軍權裏最為强大,其首領便是以好色殘暴聞名的馬步芳,但今天我們文章的主角,並不是這位國民黨的軍高級將領,而是他的兒子——馬繼援。
馬繼援在1921年出生,而當時的馬步芳也才18歲而已,馬繼援是家中獨子,父親也將其視作自己的後繼者,傾盡心血大力培養馬繼援的軍事才能。
馬繼援年齡尚小時,就在父親的引導下接觸槍支熱武,在得堅實的馬背上馳騁大漠,在西北的風沙中歷練體魄,到馬繼援15歲那年,便被父親安排進了中央軍校軍訓班,軍訓班的訓練內容與政治課程正規且系統。
馬繼援的政治素養與軍事才能更是囙此突飛猛進,具備了基本的軍伍貭素,又有父親這一强大背景的加持,馬繼援的軍伍之路走得自然十分順暢,14歲在父親統轄的青海任命司令部上校,自特訓營畢業後任職少尉,計時不到半年,又榮升為統籌三個團兵力的年輕少將。
馬繼援的晋昇速度之快,自然並非常態,但這也引來了諸多非議,從上校到少將的過程,若是放在一般人身上,哪怕自己才能出眾,左右逢源,那必然也是要窮其一生才能換來的成就。
而這一情況,居然發生在一個年僅16歲的孩子身上,而且全程耗時竟還不到兩年,但只要細心調查一下,便不難發現馬繼援所有的軍職都是馬步芳任命的,也就是說馬繼援一直是在自己父親的手底下當兵。
看官們這時難免會對上述內容嗤之以鼻:“切!那這有什麼了不起!在自己老子手底下當兵,當然是肥水流進自家的田地,無可厚非的事兒嘛!”
但事實的真相卻不能因馬家父子的關係就一筆帶過,馬繼援的晋昇必然是因父親的一手操作,但是馬繼援自身也是真正擁有著與其官職相匹配的能力的。
在抗日戰爭時期,馬步芳於西北大地全無敵手,說是當時的土皇帝也絕不為過,馬繼援隨處亂世之中,但卻活得別誰都安穩,順勢成才,厚積薄發這八個字用在他的身上最是貼切不過。
但凡事皆有利弊,在父親强大羽翼的保護下,馬繼援一身出色的軍事才能無從施展,馬繼援第一次走向戰場,操刀指揮時,已經是抗日戰爭的末期。
時值1943年,22歲的馬繼援已經從父親手中接過了他們馬家的兵權——國民黨第82軍,少年將才馬繼援是國民黨軍中最年輕的一名軍長,馬繼援一身韜略,又對自家的戰士們如臂使指。
他將自家獨有的步、騎戰力綜合進了82軍,本就裝備精良的隊伍在馬繼援的調控下,變得更加堅不可摧,在對敵日本侵略者的戰鬥中,馬繼援在山西河南一帶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在這之後,馬繼援還參與過第三次對於新四軍的圍剿行動,他指揮直轄部隊,將新四軍逼出了皖北,在那次戰役中,馬繼援便擊敗了新四軍的傑出將領彭雪楓。
馬繼援沒有一生征戰沙場,但幾次拔刀,均是向所披靡,抗日戰鬥、圍剿行動、甚至是讓彭德懷都深深哀歎的“西府戰役”,每一次戰鬥,馬繼援都讓青馬的軍隊大放光芒,但阿兵哥總會凋零,英雄也會有退場的那一天。
决定西北大地命運的最後也是最關鍵的一場戰役——“蘭州戰役”,便為馬繼援的戎馬生涯畫上了句號。
這場戰役由革命军第一野戰軍與西北地方國民黨部隊為參與方,雙方投入兵力超過30萬,而馬繼援率領的部隊人數就遠不止15萬人,在裝備精良的前提優勢下,這場戰鬥青馬軍隊的贏面自然更大。
但馬繼援卻敗下陣來,他輸給了自家部隊的背棄,按照馬繼援設定的作戰計畫,戰鬥至中期時將會有來自國軍同僚的空中火力支援。
負責支援作戰的是身為國軍上將的胡宗南,卻是個心胸狹隘的小人,幾次指揮失利導致家底散盡,卻仍死不倒架,拒絕配合馬繼援,這也間接導致了青馬軍隊的敗亡。
蘭州戰役中,馬繼援拼盡了所有精銳步騎,英勇無畏的革命军戰士們,也終於將聳立在西北大地僅40年的“馬家城牆”推倒,青海地區更是擺脫了軍伍勢力與此地長達百年的統治。
而馬繼援也在這場戰鬥後退居幕後,結束了自己的軍伍生涯,之後他隨黨派逃亡臺灣,在時局漸漸穩定之後,又遷居至伊斯蘭教的聖城——麥加·穆卡拉瑪。
馬步芳是回族人,是伊斯蘭教教徒,馬繼援也自然受父親影響,沿襲了宗教信仰,故而在褪去軍裝後,選擇前往麥加,遵循自己內心信仰的召喚。
後在2008年汶川地震時,災區前線曾收到一筆來自6000公里外的匯款,匯款者正是已經87歲高齡的馬繼援,5000美金在如此重大的災難面前或許並不能起到多麼關鍵的作用。
但這筆漂洋過海的善款,卻包含著離開家鄉近60年的馬繼援的那顆牽掛祖國的真心。
人生有那麼多的選擇,有那麼多的是非對錯,我們從不知道自己作出的决定在誰人眼中是怎樣的光景。
正如馬繼援的一生,他作為青馬軍閥的少家主,既是父輩的希望,也是青海人民忌憚甚至嫉恨的對象,他作為國民黨的傑出少將,是上峰眼中十分信任的下屬,更是能讓對立方仔細斟酌的對手,不管是何種角色,那樣身份,馬繼援都完成的十分出色。
而這也正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每做一件事便做好一件事,無需去管旁人的眼光,只要我們用心盡力,我們便不愧於內心,自然也會贏得他人的尊重和讚賞。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