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業,是國家經濟發展的重要基礎。工業不强,也就意味著根基不穩,國家也難以實現强大。1984年,美國工業產值首次超越英國,並在之後完成了對英國的全面超越;2010年,我國工業產值首次超越美國,也代表著我國經濟的高速發展。
細化來看,受地理位置以及政策影響,改革開放前,我國排名前五的工業都市分別為上海、哈爾濱、長春、武漢和天津。不過在此後,隨著時間的推移以及社會的不斷發展,新興產業不斷湧現,曾經的老牌工業都市也不斷被淘汰,高新產業強勢崛起,也讓其他城市迎來了機遇。
蘇州,無疑是受益最深的都市之一。早在2016年,蘇州就以3.1萬億工業產值,首次超越上海,成為中國第一大工業都市。5月28日,官媒新華社在《財經國家周刊》上發文指出,今年第一季度,蘇州工業產值同比增長43%,工業總產值再次超越上海,並成為全球第一大工業都市。
工業上的優异表現,帶動了蘇州經濟的高速發展。2020年,蘇州以20107.5億GDP排名全國第六,在新一線都市中排名第二。值得一提的是,在6個GDP超過2萬億的城市之中,蘇州是唯一一個地級市,同時也是國內為數不多在GDP上能够超越省會的都市,足以證明蘇州的經濟實力。
蘇州的高速發展,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周邊都市的合作共贏。特別是老牌工業經濟中心上海,對於蘇州的發展起到了極大地帶動與刺激作用。然而如今,蘇州卻面臨著一個十分尷尬的問題——沒有機場。
所謂“想致富,先修路”,經濟表現更為突出的南方,在交通方面也更為發達。特別是在江蘇省內,多個都市都擁有機場,如常州奔牛機場,無錫碩放機場,南京祿口機場等等。而作為全球第一大工業都市的江蘇,於情於理都應擁有屬於自己的機場,為何之間仍未建造呢?
專家指出,蘇州至今仍未建造機場的原因,更多的與地理因素有關。東臨虹橋浦東,西臨碩放,交通十分方便,再建機場,只是徒增資源浪費,甚至會影響到現行航線,反而阻礙了交通。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蘇州的交通似乎並沒有那麼方便。一方面,從公共交通來看,往返機場的軌道交通尚未打通,地面公共交通又會面臨擁堵,時效性得不到保障;另一方面,受限號限行政策影響,私家車在通往其他城市的機場時通行也會受限,無法完全滿足人們的出行需求。
今年1月,蘇州機場已納入蘇州未來5年的發展規劃之中;2月,我國最大商用飛機製造商中國商飛已與蘇州建立戰略合作;3月,江蘇省交通總負責人公開呼籲支持蘇州機場建設。種種迹象表明,蘇州機場似乎離我們越來越近。
總體來看,雖然蘇州周圍遍佈多個機場,但不論是出於經濟發展還是國際化大城市功能性方面考慮,蘇州還是很需要一座屬於自己的機場的。大家又認為蘇州是否有新建機場的必要呢?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