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和七下西洋幹了多少“閒事”,境外作戰、扶植海盜、尋麒麟……

云南 195℃ 0
摘要: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關於過程中間發生的故事還是稍顯陌生的,下文就帶大家一塊看下鄭和下西洋中的趣事。雖然鄭和下西洋的後世影響意義不如西方世界的地理大發現,但是鄭和的年代要早得多,而且當時明朝綜合實力和造船技術也絕對是居於世界領先地位。鄭和的航線主要是東南亞至東非一帶,其在先後的七次航行中,一共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的最遠的地方則是位於現在東非高原肯雅的馬林迪和蒙巴薩港。

鄭和七下西洋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但是關於過程中間發生的故事還是稍顯陌生的,下文就帶大家一塊看下鄭和下西洋中的趣事。

鄭和本姓馬,名和,小名叫做三寶,幼年時因遭遇戰亂被朱元璋手下大將藍玉擄至南京,後來又被閹割成為太監,來到朱棣身邊後的馬和很快就展示出了過人之處。後來又因為屢次立下戰功,深受朱棣賞識,於是被賜姓“鄭”,從此改名鄭和,後來又在朱棣的支持下,完成七下西洋的偉業。

雖然鄭和下西洋的後世影響意義不如西方世界的地理大發現,但是鄭和的年代要早得多,而且當時明朝綜合實力和造船技術也絕對是居於世界領先地位。

鄭和的航線主要是東南亞至東非一帶,其在先後的七次航行中,一共訪問了30多個國家和地區,到的最遠的地方則是位於現在東非高原肯雅的馬林迪和蒙巴薩港。但是,消耗國家巨大財力的下西洋又是為了什麼呢?

至於促進經濟貿易和宣揚大明國威等經濟和政治因素這些大家都知道的不談,下文則是要從一些顯得沒那麼重要的“閒事”說起。

一、初次航行意外遇戰

鄭和初下西洋一共有兩萬八千餘人,分乘62艘大船,於1405年從福建出海,一路航行至爪哇。待鄭和登入至爪哇島時,正好趕上爪哇國的東西兩王正在內戰,而東王戰敗,西王的阿兵哥攻佔了整個爪哇。偏偏就有“不長眼”的西王手下誤殺了鄭和的手下,好在西王還算有眼力價,趕緊送上六萬兩黃金作為賠償,這件事才算翻篇。

二、不長眼的明朝海盜

鄭和本來就不是掐著嗓子,捏著蘭花指的小太監,尤其此番出行帶著巨大的團隊的鄭和代表的又是整個大明朝,所以“犯大明者,雖遠必誅”。鄭和的首戰來的也比較快,不過卻是一場內戰,因為對手是廣東海盜陳祖義。

其實當時的鄭和已經是結束航行,啟程回國了,不過就當鄭和船隊走到現在的麻六甲海峽時,海盜陳祖義對鄭和的寶船分外眼紅,决定武力強奪。要說陳祖義也並非是一般的小海盜,其手下勢力極大,就連當時的蘇門答臘要地舊港都被其所控制。

陳祖義也不是一介莽夫,他先是假意宣稱要歸降於鄭和,待成功騙取信任後,再動手。不過好在鄭和早就聽聞風聲,索性將計就計一舉就將陳祖義等賊眾包圍。經此一戰後,陳祖義一共折了十五艘船,五千阿兵哥,就連自己本人都被活捉。

1407年,鄭和抵達南京,陳祖義被開刀問斬,鄭和手下將士也得到論功行賞。

三、三航生擒錫蘭國王

因為鄭和第一次航行所獲頗豐,重新回國後只是經過短暫休整,就再度開始了第二次航行。這次航行並未遠走,中間也未發生什麼事情,不過值得一提的是,鄭和在行駛到現在的斯里蘭卡時,曾對該國的一所佛寺進行改造,並立碑紀念。

待到五百年後的1911年,這塊石碑也終於重見天日,並被作為中斯兩國的友好象徵,此碑現時正保存於錫蘭的博物館之中。

1409年,鄭和再度遠航,這一次還到了越南、馬來西亞和印度等地,不過在抵達錫蘭時則爆發了一場在史學界引起較大爭議的事情。

鄭和這次登島時又是正好趕上內戰,最後獲勝的則是亞烈苦奈兒。不過此君對待鄭和並不感冒,而且認為其此番前來的動機不純,覺得鄭和一定是搶奪相傳釋迦牟尼當年留下的“佛牙”而來,而且還拒絕了鄭和的立碑要求。

雙方的首戰很快就爆發了,不過卻是以鄭和的失敗而告終,但是鄭和並未多做停留,而是直接航行到了印度。鄭和十分清楚自己的目的,但是有仇又不能不報,於是在從印度滿載而歸後,再度將錫蘭設為一站。

亞烈苦奈兒之前已經贏過一場,而且自身兵力還占優,不但沒將鄭和放在眼裡,還要求鄭和將船上的寶物分出來一部分,隨後雙方就爆發了一場大戰。鄭和最後上演了一出“圍魏救趙”的戲碼,鄭和看到錫蘭軍隊傾巢而出,就直接派遣一隻小分隊直奔其老巢,俘獲其一家老小。接著錫蘭軍隊中出現嘩變,亞烈苦奈兒也被鄭和活捉,並抵押回國。不過,當時的錫蘭只是蕞爾小國,朱棣對其也沒有什麼仇恨,不久後又將其放回國了。

四、四航幹內政,斬敵酋

鄭和的第四次遠航還是意義比較大的,這一次鄭和來到了東非。

經過前三次遠航後,周邊的東南亞各國已經完全折服於明朝,雙方之間也都是朝貢的關係,所以單純的經濟利益也並非是主要的考量因素。朱棣决定要繞過南亞大陸,染指波斯,隨後再向更西的地方進行探索。

因為前面三次航行對東南亞各國的震懾極大,鄭和的船隊也並未在途經東南亞時有任何顧慮,但就在平穩航行的過程中,卻遇到了發生於蘇門答臘島的一場衝突之中。

關於這場衝突的原因,其實說來也比較複雜。1407年時,當時的蘇門答臘王就在一場衝突中死亡,而王后為了給國王復仇,就對外宣佈誰能為老國王復仇,自己就會嫁給誰,隨之那人也就成為新任的蘇門答臘國王。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這條告示剛一出來,馬上就有人站了出來成功的血刃了仇人,並當上了蘇門答臘王。

這麼一看,王后言而有信,蘇門答臘又再次有了國王,好像還是個比較圓滿的結局。但是,大家顯然都忽略掉了老國王的兒子。沒錯,本來根紅苗正的王子,不但失去了王位,還多了一個繼父,自然咽不下這口惡氣。

於是,這位王子一不做二不休,直接就將繼父給殺死了並接任新國王,接著一場圍繞於王位的戰爭就在王子和老國王的弟弟蘇幹剌之間爆發了。

新國王也是個腦子清晰的人,其上任的第一件事就是堅決抱牢明朝這條大腿。新國王向朱棣發去請求仲裁的申請,並希望獲得兵力支持,可能朱棣也想到自己的皇位來歷後,便給鄭和下旨要求給予新國王以支持。

鄭和也知道自己不好直接進行干預,便在登入之後對新國王給予了大量人力和物力的支持,故意冷落蘇幹剌。蘇幹剌這邊眼見對方的實力越來越强大,决定不能坐以待斃,便派出一萬兵力發起進攻。而這也正好就等於是給了鄭和藉口,也派兵應戰,獲勝後也繼續乘勝追擊,終於將蘇幹剌的勢力一網打盡。

可這個蘇幹剌可就沒有前面的錫蘭王那麼幸運了,朱棣肯定也是不希望自己的眼皮底下再出現類似的事情,便將蘇幹剌處決以示效尤。

五、祥物“麒麟”

還是第四次航行,鄭和首次繞過阿拉伯半島,來到了現在肯雅的馬林迪。除了是發現了“新大陸”的喜悅,更能彰顯鄭和功績的是這次發現了中國神話史中的詳物麒麟。

鄭和於1415年八月在第四次航行中歸國,同年11月,馬林迪就派出使者帶著“麒麟”來了,而當時的明朝為了迎接麒麟的到來還舉辦了一場盛大的儀式,此事後來又受到整個明朝的廣泛傳頌。

而當時一副畫於明朝,反映迎接麒麟的圖畫,現存於臺灣省的故宮博物院之中,不過這一看來,古代的麒麟其實就是現代的長頸鹿。

六、奠定麻六甲海峽在古代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地位

麻六甲海峽位於馬來半島和蘇門答臘半島之間,同時也是溝通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重要航道。

先忽略鄭和七下西洋後明朝受到的朝貢,或是成為某國的宗主國這些眼前利益不談,最長遠的經濟利益還是要屬在麻六甲海峽得到的權益。鄭和在此地大力協助海盜出身的拜裏迷蘇剌,並贈予其帶有中原皇帝象徵的黃袍以及傳國玉璽。受到扶持的拜裏迷蘇剌後來甚至還主動向明朝納貢,而拜裏迷蘇剌的勢力範圍也成為了當時的貿易中心。

深諳背靠大樹好乘涼道理的拜裏迷蘇剌,自然也對過往的中國船隻大力放行。

七、鄭和帶著哪些目的下西洋?

1、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

宣揚大明國威這條自不必多說,還有一個因素也被後世猜想為是尋找建文帝朱允炆的下落。因為朱棣是起兵造反,待進入皇宮後朱允炆又是活不見人、死不見屍,後來又有傳聞說是向南邊逃走了。所以說,一直就是有鄭和下西洋是為了尋找朱允炆的說法。

2、抑制帖木兒帝國

因為明朝時期,起源於中亞的帖木兒帝國銳氣正盛,所以也有一些專家認為朱棣派鄭和下西洋是為了籠絡帖木兒帝國的大後方國家,從而减小潜在的對明朝本土的威脅。

3、海外殖民

關於此種說法其實並不太可靠,尤其是結合到當時以及後來的明朝一直就有著海禁的政策,所以說這種並不太可靠。

4、退役士兵安置問題

朱棣篡位發動“靖難之變”後,明朝北方出現了比較大規模的饑荒問題,為了加大從南到北的糧食調運工作,朱棣當時也擴充了大量的水軍和陸軍。可是,當事情得到解决後,如何對這部分阿兵哥進行安置,就成了一項問題。為了防止叛亂等情况發生,就將這部分阿兵哥安插到了鄭和的遠洋船隻上。

鄭和下西洋的事蹟為何不見詳細記載

關於鄭和七下西洋的事蹟主要都記載到了《鄭和出使水程》這本書上,這本書本來保存於兵部之中。可是到了明憲宗朱見深的時候,就在其下令徵調檔案之時,這本書卻是不翼而飛。

在兵部尚書項忠的後來追查之下,同屬兵部負責掌管儀仗的官員劉大夏卻說,因為鄭和下西洋,不但損失了不少軍民,國庫也花了不少銀子,而那些得來的奇珍異寶又能有什麼用,就算當時的檔案記載仍有,也早就應該銷毀了。

但是,這本書的下落或者其是否真的被劉大夏銷毀,並不為人而知。

七下西洋到底是賠是賺

從1399年開始,一直到1402年,一共三年的時間,這場朱棣爭奪皇位的戰爭才算結束。

朱棣得到皇位之後,大賞群臣;編撰永樂大典;北伐蒙古、消滅元朝殘餘勢力;南征交趾;打擊倭寇。除了軍事外,還有重新修繕宮殿;修建武當山道觀等等,幾番折騰之下,國庫也是日漸空虛。於是,為了解决財政問題,便將希望寄託於對外貿易。

據後世估算,明朝通過鄭和下西洋帶來的紅利,至少有三十萬兩黃金和千萬兩白銀之多。同時,除了金銀等物質方面,明朝社會還通過泉州和寧波等通商口岸得到了蘆薈等等外國物件,極大的豐富了明朝社會物產的多樣性。

看完利益之後,再來核算下成本。鄭和當時率領的船隻造價大約是幾十萬兩,航行中的官員俸祿還有各種消耗加在一塊,大約有六百萬兩。這麼一看,其實總費用也就是七百萬不到,很明顯就是賺了。

但是,隨著朱棣的駕崩,包括後面各代皇帝在內的,還有大小文官,均認為下西洋就是勞民傷財的行為,實在不宜多搞。

明仁宗朱高熾登基後,因國庫空虛,停掉了下西洋的行為。

明宣宗朱瞻基即位後,雖然重啓第七次下西洋,不過鄭和卻因在頻繁的旅途中積勞成疾而過世。後來,下西洋這件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最後,我們也不妨再假設一下,如果下西洋這類海外探索的活動並非受到抑制,也許對於後世的整個世界都是一種巨大的影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