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成祖朱棣是明朝第三位皇帝,在“靖難之役”後奪取了侄子、建文帝朱允炆的皇位,但是在後世對朱棣評估時卻並沒有過多的苛責他的“篡位之舉”,而是稱讚其為“永樂大帝”,主流意見認為他留給後世四大功績——遷都北京、《永樂大典》、鄭和下西洋和對外用兵(南征安南和五征蒙古),其中尤其以最後一條最為人稱道,很多時候中國人在評判一個帝王是否偉大時,總喜歡用文治武功來衡量,對於很多帝王來說,文治容易實現,而武功則是可遇而不可求。
朱棣
那麼明成祖朱棣的“武功”究竟如何呢?他五征蒙古究竟取得了什麼樣的戰果?本文將攫取一些史料來向大家展示朱棣的所謂“武功”。
一征蒙古,戰果尷尬
朱棣第一次親征蒙古是在他登基之後的第八個年頭。永樂八年二月,朱棣率五十萬大軍出征蒙古,準備進一步蕩平退居草原的蒙古人。但是,這次出征的動機似乎不沒有那麼强烈,因為從二月到五月份的三個月裏,明朝大軍幾乎沒有遇到蒙古軍隊。
蒙古騎兵
五月八日,終於小有斬獲,一比特都指揮使“獲虜一人”,五月九日再獲“胡寇數人及羊馬輜重”,這實在是小到不能再小的收穫了。然而,在之後的一個月裏,連這樣的收穫都沒有,朱棣和大軍所能做的便是狩獵賞景。最終,歷時五個月的第一次遠征蒙古也只是取得了數次類似的結果而告終。
二征蒙古,斃敵數百
永樂十二年,朱棣又開始了對蒙古的第二次遠征,相比於第一次的“尷尬”,第二次親征蒙古可以說是取得了不小的戰果。據《太宗實錄》記載,在第二次出征中,明朝大軍在朱棣的率領之下“斃賊數百人”。
戰果不能算小,但是如果看看雙方的兵力對比,你會發現這個戰果其實也很一般,因為雙方的兵力對比是“五十萬之眾”對“三萬餘人”,當然朱棣率領的是“五十萬之眾”。
三征蒙古,敵酋遠遁
永樂二十年,朱棣率領三十萬大軍第三次親征蒙古,而這一次的矛頭直指韃靼部,結果,還沒等朱棣進入蒙古,韃靼部就在首領阿魯臺的率領下逃之夭夭,朱棣和他的三十萬大軍撲了個空,“醜虜阿魯臺聞風震懾,弃輜重牛羊馬駝逃命遠遁”,而最終取得的戰果是“殺首賊數十人”。
明朝疆域
第三次遠征無論從實際戰果還是從實力對比來看,可以說是相當失敗的,畢竟三十萬大軍消耗的糧餉和人力是十分巨大的,而且沒有對韃靼部形成任何有意義的殺傷。
四征蒙古,再次撲空
永樂二十一年,朱棣第四次親征蒙古,而這一次的戰鬥過程與第三次如出一轍,等朱棣大軍深入蒙古草原是,阿魯臺早就避之遠去,明朝大軍“如入無人之境”,所以更談不上什麼戰果了。
五征蒙古,命喪歸途
永樂二十二年,朱棣連續三年出征蒙古,而這也是他第五次、最後一次出征蒙古,而這一次出征依然還是空手而回。明軍進入蒙古之後“彌望荒塵野草,虜只影不見,車轍馬跡皆漫滅,疑其遁已久”,蒙古人又與朱棣在大漠草原玩起了“猫捉老鼠”的遊戲。朱棣命“英國公張輔等分索山谷,周回三百餘裏,無一人一騎之迹”。
無奈之下,朱棣只得下令班師回朝,然而朱棣卻沒能等到回朝的這一天,當明軍行進到榆木川(今內蒙古多倫)時,朱棣便一病不起,最終在此駕崩。
縱觀朱棣的五次親征蒙古,除了第二次親征時取得了“斃敵數百”的戰果之外,其餘幾次都收效甚微,尤其是最後三次,蒙古人已經深諳明軍的軍事行動習慣,知道明軍不可能長久深入蒙古腹地,時間久了必定會班師回朝,所以蒙古人便和明軍玩起了捉迷藏,使得數十萬明軍都無功而返。
朱棣五次北征蒙古
那麼,即使不能取得任何戰果,那麼朱棣為何還要多次親征蒙古呢?尤其是最後三次,每一年出動一次,卻每次都毫無收穫,那麼是什麼原因驅使朱棣如此不辭勞苦、甚至不惜性命地遠征蒙古呢?朱棣選擇這麼做,至少有四個原因。
第一,朱棣的皇位來路不正。朱元璋死後,皇太孫朱允炆繼位,這是朱棣的侄子,所以說從傳統倫理上來說朱棣已經失去了當皇帝的可能性。但是朱棣又志在皇位,所以很快他就發動了“靖難之役”,藉口“清君側”奪取了侄子建文帝的皇位。篡位之後的朱棣深知歷史會如何評估他,所以他急需要一些“壯舉”來粉飾自己,讓史書能够儘量留下自己的豐功偉績,而不是篡位這個劣迹,正如唐太宗李世民那樣需要“貞觀之治”來掩飾自己的“玄武門之變”。對於朱棣來說,遷都北京是處於這個考慮,而五征蒙古也是處於這個考慮。
靖難之役
第二,和朱棣的性格有關,朱棣是一個虛榮的人,喜歡用豐功偉績來粉飾自己。尤其是在做了皇帝之後,更加需要。而大臣們也深知朱棣的性格,所以在朱棣每次遠征之後,不管有沒有取得實質性的結果,都會歌頌一番,比如“威德所加,不遠過漢高哉?”“乘輿所至,蓋漢武唐宗所不到者。”而在聽到大臣們的這番歌頌後,朱棣會更加期待下一次出征,於是便有了連續多年的五征蒙古。
第三,朱棣北征還有其他目的,殲滅蒙古並不是他的真實目的。朱棣在洪武年間就受封北平,在北平經營多年,而他發動靖難之役時也是以北平為後方基地,所以北平對他來說意義重大。在朱棣奪取了皇位之後,由於一系列的原因想要遷都北平,所以他親征蒙古是為了給遷都造勢,他多次出征都以北平為基地,甚至長久逗留北平,這無疑是為了增强北平在全國的政治地位,慢慢消磨遷都勢力的反對意見。
另外還有一個目的,朱棣想要改變朱元璋時期的“塞王”政策,朱元璋分封了九個兒子坐鎮北方防線,以應對北方的蒙古勢力。而朱棣登基之後,害怕其他藩王效仿自己發動“靖難之役”,所以削藩是迫切需要,但是又不能明面上反對父親朱元璋定下的政策,於是他便通過五征蒙古來表示自己有能力應對蒙古,而不需要這些塞王,所以以後撤出這些塞王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所以說,朱棣五征蒙古是一盤大棋,而不僅僅是為了對付其實已經無力危害明朝的蒙古實力,而是為了綜合明朝內部朝局,為削藩做進一步鋪墊而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