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有數萬上海人:他們說上海話吃上海菜拿上海戶口

江苏 251℃ 0
摘要:在幾百年前,上海和江蘇是一家人——準確地說,上海是江蘇的一部分。一直到1927年,上海成為特別市,直轄於中央政府,才從江蘇省份分出來。比如,如今在江蘇省,還生活著數萬上海人。他們說著上海話,吃著上海菜,拿著上海戶口——哪怕是喝牛奶,他們也更喜歡喝上海的光明牛奶。事實上,他們脚下的那塊土地,也屬於上海市管轄。它們雖然地處江蘇省的地盤上,卻接受上海市的管轄,屬於上海市的“飛地”。

在幾百年前,上海和江蘇是一家人——準確地說,上海是江蘇的一部分。一直到1927年,上海成為特別市,直轄於中央政府,才從江蘇省份分出來。

不過,江蘇省和上海雖然已經“分家”,可“藕斷絲連”,仍然還存在一些親密的聯系。比如,如今在江蘇省,還生活著數萬上海人。他們說著上海話,吃著上海菜,拿著上海戶口——哪怕是喝牛奶,他們也更喜歡喝上海的光明牛奶。

事實上,他們脚下的那塊土地,也屬於上海市管轄。

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經先後在江蘇設立了3個農場,分別是上海農場、川東農場、海豐農場。這3個農場都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市(今江蘇省鹽城市大豐區)。它們雖然地處江蘇省的地盤上,卻接受上海市的管轄,屬於上海市的“飛地”。

上海農場設立於1950年3月15日。當時,以四岔河為中心的20萬畝荒地為中心作為上海墾區,幾經變遷後,定名為上海農場。

上海農場離大豐城區22公里、鹽城市區57公里,距上海381公里,這裡氣候溫和濕潤,雨水充沛,光照充足,四季分明,地勢平坦,適合發展現代農業。如今,上海農場擁有耕地7.5萬畝,以活豬養殖、稻麥良種、優質大米為主,發展畜牧業、種源農業、米業,成為上海市的糧食基地、畜牧基地。

川東農場設立於1955年4月,隸屬於上海農場。1983年1月,川東分場從上海農場劃分出來,獨立建制。2009年7月,川東農場移交上海市光明食品有限公司管理。

川東農場有耕地面積3.65萬畝,林地1.05萬畝,形成了包括種植、種子糧食、畜牧、食用菌和飼料等五大產業,是上海市“菜籃子”“米袋子”工程的重要保障。

海豐農場設立於1973年3月,由上海農場劃分出來,獨立建制。上海農場分三次向海豐農場劃撥了18餘萬畝土地。1975年,上海市將從老墾區向東圍黃海灘塗24.2萬畝,劃分17餘萬畝給海豐農場。到1990年,海豐農場已有土地36萬畝,是三大農場中最大的一個。

經過30多年發展,海豐農場已經成為一座大型的現代化國有農場,是上海在异地最大的“米袋子”生產基地和上海市最大的綠色稻米種植加工基地。

上海農場、川東農場、海豐農場的人員構成中,有相當多來自於上海市的初高中畢業生。數萬上海知識青年在3個農場進行了艱苦卓絕的奮鬥。在1973至1978年間,更是有5萬餘人的上海知識青年在3個農場生產生活。上世紀80年代以後,大部分知識青年回到了上海,但也有一部分在這裡結婚生子,成家立業,紮根於此。

一代上海知識青年在大豐生活了幾十年,形成了“海派大豐”這道獨特的人文地理風景線。他們養育的後代,則形成了一代“海豐少年”,總數約有4.6萬人。

如今,紮根於大豐3個農場的上海知識青年和他們的後代,依然保持著說上海話、吃上海菜的生活習俗,就連喝牛奶,他們也更青睞於上海產的“光明牛奶”。當然,他們的戶口,也是上海戶口,而非江蘇戶口。

有意思的是,大豐區很看重這塊從上海“飛”來的飛地。他們將“上海飛地”作為大豐區的城市名片,與“麋鹿之鄉”“濕地之都”“黃海港城”放在一起,向中外遊客進行文宣、推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