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4歲自殺率最高,14歲效應到來之前,父母請一定做好這些準備

上海 191℃ 0
摘要:不知你有沒有觀察過,新聞裏那些自殺的孩子,大多都是12~14歲這個年齡段。青少年生命健康統計部門對自殺者年齡進行統計發現,12歲占40.3%,居第一位,其次為14歲,占22.7%,11歲和13歲占13.6%。北京某機构針對3000名中學生,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2020年9月,武漢市江夏區14歲男孩因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2019年4月,上海一17歲的男孩被母親責備後沖出車門,從盧浦大橋上跳下身亡。

不知你有沒有觀察過,新聞裏那些自殺的孩子,大多都是12~14歲這個年齡段。為何這個階段的孩子,最容易走極端?

青少年生命健康統計部門對自殺者年齡進行統計發現,12歲占40.3%,居第一位,其次為14歲,占22.7%,11歲和13歲占13.6%。

北京某機构針對3000名中學生,做了一項問卷調查。其中“對待父母的態度”一項,居然有56.28%的孩子選擇了“極度反感或痛恨父母。”

只有4.75%的孩子,表示喜歡自己的父母。

父母對孩子付出那麼多,為何孩子卻如此憎恨父母?

有的孩子甚至不惜生命的代價報復父母:

2020年9月,武漢市江夏區14歲男孩因被母親扇耳光後跳樓身亡。

2019年4月,上海一17歲的男孩被母親責備後沖出車門,從盧浦大橋上跳下身亡。

“你不就是給了我命嗎?我現在把命還給你。”

除了自殺,還有更多拼了小命也要逃離父母的例子。

前不久,一12歲少年因和母親鬥嘴情緒激動,用窗簾和床單從窗外爬出試圖離家出走,被困十樓。

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為什麼對自己,對父母都這麼狠?在孩子12~14歲這個階段到來之前,父母到底該怎麼做,才能避免如此劍拔弩張的親子關係?

01感覺先成熟,理智後發育‍‍

這個階段的孩子敏感又脆弱。

國外有個實驗:讓青少年和成人分別在櫥窗裏待著,接上了量測皮膚電反應的裝置,量測他們的情緒:青少年產生了比成年人更强的焦慮,有人甚至顫抖起來,而成年人就鎮定得多。

青少年渴望成為“自己”,特別在意別人對“自己”的評估。

但“自我”對成年人來說是一雙穿慣的鞋,對青少年來說就是一雙剛穿的有些不自在的新鞋。

同時,青少年的大腦不同區域正經歷著發育的“時間差”。

人腦的自然發育過程,基本遵循自下而上、從後向前的順序。

位於大腦前上方,抑制衝動的前額葉要等到20歲出頭才進入成熟狀態。它的成熟,能讓我們控制衝動,評估風險,理智地選擇行動。

而掌管情緒的大腦邊緣系統在15歲左右成熟。

可以說是“理智未發育完全,感覺先成熟”:

不穩定易怒的情緒,衝動愛刺激,三分鐘熱度,嘗試抽烟喝酒,閱讀言情小說,坐過山車找刺激……

性激素在邊緣系統中特別活躍,囙此喜歡做各種引發强烈情緒的事情。

多巴胺的活躍,也讓孩子們產生“我一定要得到它。”的强烈欲望以及上癮的可能。

青少年在情緒上高度敏感,在控制情緒的能力上卻比成年人要弱。

人生要經過3次叛逆期:2歲時的“寶寶叛逆期”,7歲左右的“兒童叛逆期”,12~18歲的青春叛逆期。

“可怕的2歲”是人的第一次“叛逆期”:總是喜歡說“不”,有了物權意識,對秩序敏感……我們意識到孩子長大了,會放手讓孩子自己做一些自己能做主的决定。

其實,青春期的孩子也是如此,並不是在針對你。只是,我們無法習慣,無法接受,曾經乖乖地依賴我們的孩子變得如此針鋒相對,我們感受到了冒犯,採取鎮壓或逃避。

02孩子和你作對是為了,給自己爭取獨立空間‍

很多時候,父母認為ta是在針對自己,其實,他是想彰顯自己的個性,在與父母的關係中,確認自己的位置,為了給自己爭取獨立空間,嘗試自己的力量。

武志紅在《為何家會傷人》中說過,

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之所以叛逆,並非是一定要和父母對著幹,而是為了嘗試自己的力量,試著為自己的事情做主。他們不願意繼續做“乖孩子”,如果父母沒有意識到這一點,仍然頻頻向孩子發號施令,期望孩子按照他們設計的“正確路線”發展,那麼孩子會用叛逆行為來向父母說“不”。

越鎮壓,他們的反應越激烈,越想證明給你看:他們可以。

央視紀錄片《鏡子》,記錄了一群因為網癮,早戀,和父母吵架打架的孩子。他們親情淡漠,厭學,威脅自殺,被父母送去為期三個月培訓學校。

有一個18歲的輟學男孩叫張釗,不願意去上學,輟學4個月,甚至把父母趕出家門。

父親稱他的問題有很多,打架,網癮,厭學,最大的問題是早戀。

張釗甚至把父母趕出去,和女朋友在一起住,說要和女孩訂婚。

就是因為早戀,父子關係“拉開了一大截”。

母親也接受不了小時候那麼可愛的他,變成這樣。

但其實,張父張母一向認為很好的親子關係,在張釗眼裡卻早已是支離破碎。

他這麼描述自己的小時候:父親不苟言笑,父母之間的關係也不好。每次他和父親在一起時,除了看電視,其他什麼也做不了。

他不上學的原因,並不是因為早戀。

他似乎就是想和父母反著來。威脅父母要從樓上跳下去,父親的反應是“你讓他跳,你看他敢嗎?”

他雖沒有跳,但是為了證明自己可以做出一些出格的事來“對抗”父親,他就早戀、打架,把父親斷言他“不敢的事”,都幹了。

爸爸這種輕蔑的“斷言”,讓張釗覺得像是一種挑釁。

爸爸認為孩子說跳樓只是在攻擊他,威脅他。

“他沒這個膽”“只是嚇唬我們。”

這樣的張釗,在宣誓自己的力量時,也是在引起父母的關注。

鎮壓的結果就是他們拼盡全力地與你對抗,讓你更加焦頭爛額:早戀,網癮……想離你更遠,甚至不惜生命,讓你後悔。

從小被家長壓抑得越深的孩子,青春期的反抗越强烈。

03在親子情感帳戶裏,及早存款‍

《高效人士的七個法則》中有一個“親子情感帳戶”的概念:

“如果你與家庭成員的情感帳戶裏留有大量餘額,那就意味著你們之間存在高度的信任,交流坦誠而無拘無束。你甚至可以在關係中犯錯。因為‘情感儲蓄’可以對此加以補償。

如果你與孩子的情感帳戶長期透支,那麼你與孩子就像在雷區裏走動,沒有流暢的交流,動不動就觸及對方的爆點。

有時你的好意也會被ta當作是故意找茬,這是情感帳戶長期透支的結果。”

紀錄片《鏡子》中,還有一個冷漠又暴躁的孩子——14歲的澤清。他看上去安安靜靜,說話慢慢悠悠,有著不同於他這個年紀的成熟感。

澤清的外公外婆是湖北大學的退休教授,媽媽是醫院裏的骨幹,爸爸在事業單位工作。

他輟學一年在家,不出門,就在網上下軍棋,水准到了業餘四段。看上去文靜的他,卻對母親有過嚴重的暴力行為。

有一次,母親給在房間裏下軍棋的澤清端湯送飯,就好像踩到了他的雷區,揪住母親的頭髮逼到角落打。

還有一次他打媽媽,而澤清的爸爸就躺在床上,裝作看不見,讓澤清媽媽心冷。

門上有有一個洞,是他情緒失控時踢出來的。

房間的一個角落也貼滿了他宣洩的語言:

接受採訪時,澤清覺得自己沒有存在感,覺得媽媽“不重視我”。

“我媽用在我身上的時間比較少。”

“罵人很刺耳那種,緊揪著一些事情講。”

夫妻之間有解决不了的事情時,一般就會大打出手。

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鏡子,親子間從小也有一個“情感帳戶”。

存入的“愛”“尊重”“信任”“陪伴”越多,建立了安全型依戀,待到青春期,即使因為大腦特定發育規律,而情緒化的孩子,也能更從容地相處與交流。

要是長期不在情感帳戶裏投資,那麼孩子青春期時,就會來找你來“討債”。

澤清家的“親子帳戶”可以說,早已透支。

在《鏡子》這一紀錄片的最後,孩子們排演了一部話劇《我是誰》,把自己比喻成”“中了病毒,不再聽話的機器人。”把青春期的自我意識崛起比喻成“感染了病毒”。

那什麼樣的家庭,能讓孩子平穩度過12~14歲這個階段?那就是建立了安全型依賴的家庭。

知乎上的這個回答說:

還有一個匿名使用者就說自己和弟弟都沒有經歷過叛逆期,別人的青春期和父母的關係都是從“粘人”到疏遠,而她則是從“粘人”到“平等”。

她說,一方面有性格因素,一方面,從小和父母的交流都是比較順利的。

比如有一次,她遇到了人際難題,同時答應了兩個朋友要和她做舍友的要求。她問閨蜜怎麼辦,閨蜜一直在說“你怎麼都答應了,那現在沒法弄了。”

而她問媽媽,她的媽媽教她一定要學會拒絕別人,並具體告訴她怎麼做。

這件小事讓她確定:媽媽比朋友更可靠。

從小,即使是敏感的人際關係,早戀問題,她家也會在飯桌上辯論:

“他們真的願意聽我說,也會做出妥協,所以我幾乎對父母沒有秘密,也幾乎沒有叛逆過。”

青春期的孩子會轉而對朋友產生依戀,而這個女孩的媽媽能够仍然讓自己的孩子有依戀,與從小“親子帳戶”的不斷儲蓄是分不開的。

“親子帳戶”餘額滿滿,家長和孩子都很有安全感。

不要等到孩子叛逆到就是要和你對著幹的程度,讓你措手不及。

在孩子的“可怕的12歲”到來之前,你家的情感帳戶裏的“儲蓄”够嗎?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