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傅作義與革命军博弈期間,雖然傅作義很多部隊被消滅,很多戰畧要地被奪占,北平天津被圍,局勢非常不利,但是他部隊裏幾比特指揮官因為多方面的原因,都表示出了“一切對傅負責”的態度,堅決不退或者不降。
陳長捷死守天津終成戰俘,曾言:一切對傅負責
負責駐守天津的陳長捷,為了報答傅作義所謂的知遇之恩,上任後,一直積極部署,比如說清除城外的房屋和樹木,掃清射界,城內修築掩體工事等。在兵力部署上面,他將天津分為3個防守區,西北區由林偉儔鎮守,劉雲翰坐鎮東北區,陳長捷他自己則負責南部地區的指揮。此三人,林彪曾親自下令,要求各部隊一定要牢記其特徵,將匪首活捉,切勿放過。
劉亞樓為了迷惑陳長捷,製造了革命军指揮部在城北的假像,同時,還讓重炮去轟擊天津城北的城牆,堅定其內心所想。陳長捷結合“密探”送回來的情報,堅信革命军指揮部在城北,並且按照以往經驗,革命军重炮在哪個方向,革命军的主攻部隊就在哪個方向。
於是,陳長捷趕緊重新部署兵力,將一些部隊調往北方,中部地區守備力量和建築物防禦都不强,這一調兵,就更加讓中部防守力量薄弱,深得革命军心意。
當時,天津城內,不是沒有人看出陳長捷防禦上的問題。被稱作“博士將軍”的杜建時當時就當面向陳長捷提出關於革命军攻城的看法,他的判斷與革命军實際計畫相差不大。
可惜陳長捷堅信自己得到的情報是準確的,共軍必由北方攻城無疑,對杜建時的建議置之不理。直到戰鬥打響後,陳長捷才知道自己錯了,想要調整已經來不及了,調過去的部隊沒怎麼打就投降了。
為了保證將士們都能為他和傅作義賣命,在戰場上能英勇奮戰,陳長捷特意又頒佈了6條戰時軍紀,總結出來就是:從普通士兵到團長,只要未經允許擅自撤退,上一級主官可以在戰場上執行就地槍決。這在一定程度上威懾到了部隊戰士,但只是最開始的時候,等到戰鬥打得最為猛烈之時,每個部隊都在打仗,很多都在潰退,哪還管誰有沒有命令,其“就地槍決”也就成了一紙空文。
不僅如此,陳長捷曾在1月4日發過一條軍令,各級主官應該指定好“繼承人”,如果戰死了,該由誰來接替指揮位置,繼續指揮部隊作戰。為了起到表率作用,他就宣佈,指定林偉儔為自己的“繼承人”,如果他自己戰死,部隊就聽林偉儔的安排,一副大義凜然的樣子。
早在12月中旬,蔣介石就曾派人送信給杜建時,希望他能和陳長捷三人商量一下,將天津守軍撤往塘沽,革命军來犯之時,他們就可以從海上南退,這樣,有了這支部隊的加入,又加强了華中的力量,蔣介石打得好算盤。
這位杜建時可謂是蔣軍的第一位“博士將軍”,有著深厚的美國資歷,38歲了當了天津師長,對蔣介石忠心耿耿。蔣介石也為他配了專用的私人小型飛機。
可惜,雖然其他兩位都暗示可以立即行動,陳長捷卻不同意他們的說法,他表示,如果天津守軍撤退,那北平將成孤城,將難以抵抗革命军的圍攻,做决定之前,應該秉著一切對傅負責的態度。
陳長捷是不是真的這麼忠於傅作義呢?他曾幾次請示傅作義,詢問傅作義意見,傅作義的答覆卻是:“待考慮考慮。”為了留住部隊,陳長捷在他們談話的時候,還將杜建時拉出來,單獨對他說:“如果你們把部隊帶走了,我就只能自殺向傅司令謝罪了。”最終,天津的部隊還是沒有撤離,這才有了之後的天津攻堅戰。
而當革命军打進去之後,陳長捷向傅作義彙報情况,提及撤退之時,傅作義依然回答讓其再堅持兩天,他正在想辦法。在戰鬥打響前,他曾以為傅作義一定會想法設法死保天津城,就像35軍軍長堅信傅作義不會對35軍見死不救一樣。
可惜,他沒有等來傅作義的辦法,反而丟了機會。杜建時等人勸他撤退他不撤,等到想撤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結果,有撤退意願的其他幾個人也沒有撤出去。
杜建時本是有機會撤出去的,12月29日,蔣介石派了一架小型飛機專供杜建時“必要時使用”,同時要求杜建時等人嚴格保密,以防萬一。可惜飛機著陸出現問題,過了一個星期,蔣介石又派了一架飛機前來。可見,蔣介石對杜建時的重視程度,但也可能正是因為蔣介石的這份重視和恩情,杜建時最終也沒有選擇離開,1月11日,他讓飛行員離開,自己不走了。
杜建時是蔣介石重點培養的青年將軍,蔣介石對他非常重視,在他38歲的時候就當上了天津市市長,這讓杜建時感覺自己是良駒遇伯樂,蔣介石對自己有知遇之恩,所以自己不應該就這樣放弃國民黨“應該”堅守的地方。
於是,他留下來了,與陳長捷一樣,等待著傅作義所謂的辦法,等來的卻是革命军攻佔天津。有意思的是,自己成為俘虜後,杜建時反而美美睡了一天一夜。而陳長捷三人,就開始忐忑的心路旅程,擔心自己會不會被判重刑,會不會被槍斃。
一口一個不能叛傅,韓天春、郭躋堂死忠傅作義
與他們相比,韓天春和郭躋堂則是真心誠意忠於傅作義的。
早在12月20日的時候,察哈爾省警衛副司令兼張家口市警備司令靳書科召集眾人開會,105軍參謀長成於念、251師師長韓天春、259師師長郭躋堂等都在其列,會議的主題很簡單,就是想要同共產黨談判起義。
一些人認為,當時張家口、北平都被包圍,新保安更是一直突不出去,他們覺得這些地方被圍,彼此難以支援,最終只會被各個擊破,乾脆自己早一點與共軍談判,不然,抗戰沒死,死於內戰,有點不值得。
韓天春聽完後,表示自己不同意,自己曾跟隨傅作義經歷過涿州保衛戰,現在的情况遠沒有那時糟糕,不同意和談。
郭躋堂更是沒有說太多的話,表示將堅決跟隨傅作義,絕不放棄,一口一個不能叛傅。
好一個俠肝義膽,可惜他們的堅守又得到了什麼呢,將士淪為戰犯,雙方戰士流血犧牲,百姓苦不堪言。
文/TLS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