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周恩來
在中國的傳統觀念中,娶妻生子是人生的頭等大事,古代的大部分婚姻只是單純為了傳宗接代。舊社會時期,夫妻沒能生育,沒有子孫後代被認為是不孝的事情。《孟子》中記載的:“不孝有三,無後為大。”並不是指沒有後代就是不孝順的事情(《十三經注》對原話的誤解影響深遠),其原意還是對長輩沒有盡到晚輩應有的責任,所以還是不要再曲解這句話的意思。民國時期,有一個人他連娶3比特妻子都未能生育,最終只好專心供2個侄子讀書,並把他們當作是自己的親生孩子來看待,其中一個家喻戶曉。
此人便是周貽賡,他出生於清朝同治十一年(西元1872年),可能提起這個名字很多人都覺得陌生,但若要說起他的侄子周恩來,這是在中國家喻戶曉的名字,敬愛的周總理。周恩來的父輩是四兄弟,他出生那年,整個周家都沉浸在歡樂之中,父母還為他取名為“大鸞”(鸞是與鳳凰齊名的神鳥),可見長輩對他的寵愛與期望。周恩來一歲時,他的叔叔周貽淦不幸患上肺結核,而當時他還沒有子嗣,於是家族長輩决定把周恩來過繼給周貽淦,一來是沖喜消灾,二來是讓身患絕症的周貽淦能够看到自己後繼有人,在彌留之際得到一點慰藉。
自此之後,周恩來只能稱自己的生父為乾爹,生母為乾媽。當時由於年齡還小,他有很多事情還不瞭解,所以還曾在日記中寫道:“想起我爺爺膝下四子,我父親早就去世。”不僅如此,周恩來的四伯父(周家的叔伯兄弟眾多,按照家族順序排列,周恩來有時也叫他大爺)也是“命途多舛”,他當年連娶了3比特妻子都未能生下一兒半女,這讓他有些心灰意冷。經過多年的努力,周貽賡始終還是沒能有個孩子,他於是徹底放弃了這個念想,把所有的心思都注入到兩個侄兒的身上。
周貽賡一直把兩個侄兒周恩來和周恩壽當成是自己的孩子,由於周恩來小時候已經過繼給周貽淦,所以他也不便再提出別的要求,後來只是把周恩壽接到自己身邊來念書。周恩來9歲那年,他的生母萬氏因病去世,不久後嗣母也去世了,短短的幾年時間裏,周家發生了很大的變故。少年時期的周恩來,一直都受到四伯父周貽賡的照顧,他不僅是周恩來的伯父,更是周恩來的老師。
根據周恩來的回憶,四伯父周貽賡不僅律己甚嚴,並且治家有方,師承儒教,對晚輩的要求也很嚴格。他對侄兒等晚輩的治家格言是:孔子兒孫不知罵,曾子兒孫不知怒,周家兒孫不知求(指求名和求利)。周恩來身上的很多優良品質,都是在青少年時期養成的,這也得益於周貽賡的嚴格教育。周貽賡常教育周恩來,生活上要勤儉,學習上要奮進,待人處事要嚴於律己,寬以待人,在學習上要刻苦,平常要助人為樂。
周恩來在四伯父的教育下,從來不會亂花一分錢,在東關模範學校念書期間,周恩來每天中午都只吃兩塊燒餅,喝一大碗白開水來充饑,攢下的錢都捐給了有需要的人。1977年2月,原東關模範學校校長的兒子魏啟漢回憶道:“當時學校有個老堂役病倒了,周總理不知道積攢了多少時間的錢,因為當時總理的大爺(周貽賡)他的錢很有限,總理的生活很清苦,有點錢也不亂花,都是買書。那時候他看書、買書都成習慣。看到老堂役病倒了,他就幫老堂役燒水,還給他送去八個銅板,讓他買藥吃。”
後來,這個老堂役對著東關模範學校的校長說:“鬧一場病倒沒什麼,你看他(周恩來)家清苦,還給我八個銅板,使我內心非常感動。”從這件事我們可以看出,周貽賡教育周恩來的影響作用,同時也折射出周恩來的人品風範。後來周恩來出國留學,他多次致書四伯父周貽賡,表達他對這位伯父的敬愛之意。
1933年秋,周貽賡在天津病逝,時年61歲,當時周恩來正在指揮第四次反“圍剿”,他沒能得到消息,親人也沒有機會向他報喪。由於周貽賡生前沒有子女,周貽能(周恩來的生父)便讓兒子周恩壽作為嗣子替他哥哥戴孝打幡。後來周恩來得知四伯父病故,他傷心不已,並將自己所感寫於文集中:但憶七載依依,承歡膝下,驟別慈顏,忽覺親我者又少一人,是以縈懷莫去,繞繞不能離異。
字裡行間都透露出伯侄二人的親情,周恩來對四伯父的感恩之意更是溢於言表。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