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我軍主動和談,閻錫山卻狠心殺害我方代表,徐帥震怒:打服他

山西 203℃ 0
摘要:比如在1948年時,我軍便主動與太原軍閥閻錫山提出和談,希望他能慎重考慮,一起和平解放太原,避免不必要的爭端。可是閻錫山卻殘忍殺害了我方代表,徐元帥對此特別震怒,直接下令要前線的戰士打服他。從客觀的層面來說,主動跟閻錫山提出和談,也是因為閻錫山實力強大,他擁有大量武器裝備,還有十幾萬精兵強將。這種悲劇本可以避免,可閻錫山卻非要富於頑抗,最終釀成慘案。

抗日戰爭取得偉大勝利後,組織領導為順應時代趨勢,讓老百姓過上和平穩定的生活,積極與國民政府進行談判,希望跟他們友好合作,一起為國內百姓謀福利。

國民政府雖然表面上也在準備和談,可實際上他們一直在暗中籌備戰爭,準備趁自己還有優勢的時候,把組織的中堅力量全部摧毀。

解放戰爭爆發後,國民政府確實在初期佔據一定優勢,擁有大量先進武器的國軍,時常能在戰場上,給革命军造成巨大的人員傷亡。

可是優秀的武器裝備,並沒有為國軍贏得最終勝利,因為國內百姓都特別厭惡戰爭,不願意支持他們的錯誤行動。

反倒是一心一意為人民服務的革命军,因為長期為老百姓做好事,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全力支持,最後革命军逐漸扭轉局面,把國民政府的主力部隊全部擊潰,贏得了偉大勝利。

事實上,在整個解放戰爭中,我軍並不是一直在戰鬥,期間也曾數次提出和談。比如在1948年時,我軍便主動與太原軍閥閻錫山提出和談,希望他能慎重考慮,一起和平解放太原,避免不必要的爭端。

可是閻錫山卻殘忍殺害了我方代表,徐元帥對此特別震怒,直接下令要前線的戰士打服他。

從時間節點來看,1948年時革命军已經在戰場上佔據了極大優勢,為何還要主動與閻錫山提出和談呢?

從主觀的層面來說,革命军領導本身就不願意讓老百姓一直處於戰爭狀態,總想著儘快結束戰鬥,和平解放對老百姓來說,傷害會降到最低點。

從客觀的層面來說,主動跟閻錫山提出和談,也是因為閻錫山實力強大,他擁有大量武器裝備,還有十幾萬精兵強將。

解放軍戰士哪怕是佔據優勢,在跟他們戰鬥時,也肯定會出現巨大的人員傷亡,囙此華北軍區的領導主張,先以談判的管道,勸降閻錫山。

負責這項談判工作的人,原本是部隊的副參謀長王世英衕誌,他也是山西人,曾跟閻錫山有一定交情,在太原地區也有不少關係親密的故舊朋友。

囙此,他對這項工作非常有信心,認為自己去了太原後,一定可以勸閻錫山回心轉意。

臨行之前,王世英來到指揮部,面見徐元帥跟他告別,當時徐元帥身體狀況相當糟糕,他因為長期指揮戰鬥,患上嚴重疾病,王世英來指揮部看望時,他强撐著身子跟王世英說了不少發自肺腑的心裡話。

徐元帥強調,閻錫山是個冥頑不靈的人,王世英就算是跟閻錫山有一定個人關係,也很難勸他回心轉意,最好不要去冒險。

徐元帥是個非常優秀的軍事家,有著極强的戰畧眼光,他的意見在王世英心中,有著極重的分量,原本還頗有信心的他,因為徐元帥的分析和建議,開始有些猶豫,可是軍區領導的命令又不能不執行。一時之間,他陷入了進退兩難的困境。

思來想去,他最後決定先找人探探口風,看看閻錫山的態度到底如何。王世英找到的說客,是當地的一個老秀才,原本是個私塾先生,早年教過閻錫山,兩人算是師生關係。

在王世英看來,閻錫山哪怕是不願意和談,也不會對曾經的恩師做什麼壞事,可結果閻錫山卻特別喪心病狂地把自己的恩師都殺害了。

王世英得知這個噩耗時,又是悲痛又是後怕,若是他當初直接去太原的話,被閻錫山殘害的人,肯定是他了。

徐元帥明知道閻錫山是個頑固分子,得知他竟然殘害老師的消息時,還是特別震怒,當即下令打服他。

緊接著,解放軍戰士一路推進,很快就打到了太原城附近,與閻錫山手下的阿兵哥,進行了一次激烈的戰鬥。

作為舊時代有名的軍閥,閻錫山非常重視自己大本營的安全問題,他盤踞在太原地區38年,時常在當地修建防禦工事,還建立了不少兵工廠。

可以說是要武力有武力,要防禦有防禦,在這種情況下,解放軍戰士確實很難迅速將其擊潰。

勇猛善戰的革命军,經過十幾天的艱苦奮戰,才終於攻破閻錫山部署的第1道防線。此後,革命军勢如破竹往前推進,用聲東擊西的策略,把駐守在太原城內的敵軍吸引到南部,然後趁機對東山地區發動猛烈進攻。

從地理位置來看,東山是太原地區最重要的屏障之一,這裡易守難攻,革命军雖然對東山地區發動了極其猛烈的進攻,可還是被敵人的碉堡擋住了去路。

負責攻打陣地的指揮官,為了解决這個障礙,派了幾名勇猛無畏的戰士,攜帶幾百斤炸藥,對碉堡內的敵軍進行爆破攻勢。

接連爆破幾次後,敵軍堅固的碉堡轟然倒塌。如果一直這樣打下去的話,革命军很快就能攻破太原。

結果到了1948年11月時,中央領導為了籌備平津戰役,給徐元帥等人下令,讓他們暫緩攻勢原地休整,等平津戰役結束後,再對太原發動進攻,以免北平內的傅作義採取極端行動。

北平和平解放後,領導認為既然北平這個重要的都市能够和平解放,太原也有和平解放的機會,於是再次要求前線將領,跟閻錫山進行和談。

這時候,革命军已經在戰場上佔據了近乎壓倒性的優勢。可是頑固不化的閻錫山,還是堅持不肯配合我軍的要求,甚至都不允許和談的負責人進城。

在這種情況下,我軍領導只能再次帶兵發動猛攻,用武力將太原城內的國軍全部擊潰。

曾經不可一世的閻錫山,在這次激烈的戰鬥中,如喪家之犬一樣,匆匆忙忙離開,連自己最親近的妹妹閻慧卿都沒有帶走,眼睜睜看著她死在了太原。

這種悲劇本可以避免,可閻錫山卻非要富於頑抗,最終釀成慘案。平心而論,閻錫山在舊時代的軍閥中,確實是個頗有能力的人,可他的所作所為,卻嚴重違背了老百姓的意願,最終狼狽退場,也算是在情理之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