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一山洞年“吐魚”上萬斤,已有百年歷史,專家調查後心疼壞了
自古以來,“魚”就象徵著幸運和美好的前途,例如成語中的“如魚得水”,便用來描述工作和生活和諧美滿。同時,“魚”又與“餘”同音,這也使得過年餐桌上大都有魚這道菜,意為年年有餘。
當然,魚之所以能被福斯如此喜愛,絕不僅僅只是因為它的特殊寓意,魚本身肉質鮮美,營養價值高的特點,讓它能在人們的餐桌上經久不衰。
湘江抱鹽魚、湖南剁椒魚頭、糖醋魚、酸菜魚……,可見,人們對魚的喜愛程度之深,而如今,湖北省十堰市譚山鎮竟出現了一能年吐上萬斤魚的山洞,不禁引起了當地人的關注,也吸引了外地遊客來一探究竟。
譚山鎮,南望武當山,東向南陽,氣候溫和,四季分明,無論是對人還是魚來說,都是極好的居住環境,但僅憑這一點,就能讓山洞吐魚上萬斤,似乎不太合理。
“祖祖輩輩傳下來的,都說小時候就看到這種魚,所以現在也不知道流了多少年了,至少幾百年了吧!”當地村民皮建榮說到,同時,當地村民還說到,這種魚只在清明節前後有,平常都沒有,更是加深了這種魚的神秘色彩,引得記者專家前來調查。
可這不查不要緊,一查便出了大事。
由於山洞常年吐魚,村民們一到清明節前後,便去山洞,早早地搭上棚子,輪流在洞口接魚。捕到魚的村民將魚帶回家加以烹飪,發現此魚不僅肉質鮮美,而且除了魚背上的一根骨頭,幾乎沒有魚刺了,無疑是吃魚卻怕刺的人的一大福音。
消息一出,當地村民更是將這種魚“趕盡殺絕”,每年的驚蟄到清明,他們便採取輪流值班的管道,用魚簍接魚,從早到晚不停歇。當地村民甚至總結出了捕魚經驗——“該魚剛流出時,魚鰭為白色,隨時間推移由白色變為鮮紅色,而一旦變成鮮紅就預示魚快流完了。”
得到如此多肉質鮮美的魚,村民們除了自己食用,還將其拿到市場販賣。此時對魚一無所知的村民還沉浸在魚的豐收中,認為這是老天的饋贈。
這種捕撈管道一直持續到2012年,有關專家抵達譚山鎮展開調查,查明真相後才得以制止。原來,村民們一直捕捉的魚叫多鱗白甲魚,又被稱作活化石、赤鱗魚、泉魚,是國家的二級保護動物。
得知真相的村民和專家不禁大驚。一方面,村民得知自己捕食多年的魚竟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難免感到愧疚;另一方面,對專家來說,如此稀少的魚被如此過度捕撈,難免感到心痛又無奈。
至此,村民們的盲目捕撈行為才得以制止。可專家們對於魚的來歷卻不求甚解,要知道,多鱗白甲魚為暖溫性淡水魚,生活在海拔270-1500米的地方,對生存環境要求極高,居住的地方通常水質清澈,是以砂石底質的高山溪流。那麼這裡的環境是怎麼滿足多鱗白甲魚生長的?而這些魚又來自哪裡?
特殊地貌養成一方特色
起初,專家們猜測這些魚是從附近一些洞口進入洞內的,於是對周圍村莊展開調查。沒想到這一調查,竟突然發現附近村莊曾經也有“流魚洞”。
“除了流魚洞流魚,幾十年前在周邊村莊多個洞口也出現過流魚。但後來漸漸地都不流魚了,也不知是何原因。”王師傅說到。
得知此消息後,專家便前往其他曾經流魚的地方,發現這些會“流魚”的地方都有一個特點,那就是都有溶洞,並且洞內寬敞,還有鐘乳石、石笋等景觀。只是那些不再流魚的溶洞,洞中的河流早已乾涸,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曾經會流魚的山洞漸漸不再流魚。
這些具有相同特點的溶洞有一個具體的名字——石灰岩地貌,也就是人們所熟知的喀斯特地貌。地表由於受水的溶蝕作用,再加之水的沖刷,逐漸發育出溶溝,石笋、石林。
日積月累,便有了這些奇特的地貌。而譚山鎮的流魚洞,山體內是空的,溶洞形成後,地下有暗河,也就為多鱗白甲魚提供了生存的必要條件——水。
當然,由於譚山鎮晝夜溫差不大,年平均氣溫16度,年降雨量770mm左右,無霜期約250天,也為多鱗白甲魚產卵、生存提供了舒適的環境,自然也就吸引了大批多鱗白甲魚來此地。
它們大部分於秋末進入山洞,在上游進行產卵,再於次年四五月份出山洞,這也就有了剛開始的清明時節山洞吐魚上萬斤的奇觀。
所以如今的譚山鎮雖然不再捕捉多鱗白甲魚,卻因為其奇特的風貌和“吐魚”的奇景,吸引了一大批外地遊客來此地遊覽,想要一睹吐魚的奇觀,從側面也對當地的旅遊業起到了促進作用。
民以食為天,從古至今,中國人對於美食的追求,不曾停歇。人們進深山,下大海獲取食物,令人垂涎的山珍,回味的海味。五湖四海的食材觸動著每個人的神經和味蕾,享受著自然給予我們的饋贈。
可食物的美味固然值得回味,但是食物是從哪裡來的?而我們又該如何同自然和諧相處?這是值得讓人深思。正如文中的多鱗白甲魚,如果沒有專家的及時調查,恐怕村民們對它的捕撈只會更加有過之而無不及,而最後的結果恐怕也只會是多鱗白甲魚的滅絕,留下的又是無法彌補的遺憾。
不止於多鱗白甲魚,對於其他大自然所給予的饋贈,人們都不應過度貪婪而過度索取,應做到與自然和諧相處。這也就希望人們在追求美味的同時也要“嘴下留情”。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