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最小的才25歲…

揪心!最小的才25歲…

云南 89℃ 0

4名隊員進入雲南哀牢山後失聯,“隊員們原計畫11月13日下午或者11月14日上午下山,他們所攜帶的乾糧僅能維持一天。但直至11月15日,仍未見他們下山,未進山的司機於是向鎮沅縣報告了4人失聯的情况。”鎮沅縣有關部門一工作人員稱,失聯人員最後一次與外界取得聯系是11月13日下午。王鴻東:4名失聯人員最大的32歲,最小的25歲,曾經都當過兵。截至11月20日12時,參與救援人數560餘人,已累計出動救援人員1900餘人次。

4名地質人員為何在哀牢山遭遇不測

4名地質人員為何在哀牢山遭遇不測

云南 154℃ 0

在失聯整整8天后,11月22日早晨,4名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工作人員全部被找到,不幸的是,他們都已遇難。現時,救援隊伍正在開展失聯人員遺體的轉移工作。由於當地仍在下雨,加之哀牢山地形複雜,遺體轉移工作有一定的困難。11月13日,這4名工作人員在雲南哀牢山開展野外作業時失聯。為什麼有專業能力的人員也會面臨失聯、乃至遭遇不測?4名隊員是從普洱市者東鎮樟盆村進入哀牢山腹地,開展森林資源調查。

4名遇難地質隊員身份及隨身攜帶物資詳情披露

4名遇難地質隊員身份及隨身攜帶物資詳情披露

云南 118℃ 0

新京報訊11月22日下午,新京報記者從雲南鎮沅縣搜救指揮部獲悉,在哀牢山失聯的4名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人員為張金榜、楊敏、張瑜、劉宇。11月22日,搜救突擊隊在失聯人員被發現位置找到的背包。據悉,4名地質調查人員均為男性,最大的32歲,最小的25歲,都曾當過兵。4人此次進入哀牢山,是執行森林蓄積量調查的任務。

雲南哀牢山4名遇難野外作業人員發現始末

雲南哀牢山4名遇難野外作業人員發現始末

云南 82℃ 0

11月22日上午,經過千餘人連續多日緊張搜救,在雲南哀牢山失聯的4名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工作人員被找到,但均已無生命體征。據搜救指揮部常務副指揮長、鎮沅縣常務副縣長張兆輝介紹,11月13日,這4名工作人員從鎮沅縣者東鎮樟盆村進入哀牢山開展野外作業後失聯,鎮沅縣政府接報後立刻成立救援指揮部進山搜救。

“搜救隊員帶著遺體,一天才走了400米”

“搜救隊員帶著遺體,一天才走了400米”

云南 90℃ 0

11月22日上午8時32分,雲南哀牢山四名失聯地質人員全部被找到,均已不幸遇難。從首批失聯人員的遺體被發現至今,已經過去48小時。極目新聞記者採訪瞭解到,由於哀牢山山形陡峭,地理環境複雜,四名地質人員遺體轉運工作十分艱難。有知情人透露,“搜救隊員帶著遺體,22日才走了400米。”有救援隊向極目新聞披露,四人是從臨時過夜地前往工作地時出事的,距離終點不過200米。

四名地質調查隊員,迷失雲南哀牢山這10天

四名地質調查隊員,迷失雲南哀牢山這10天

云南 149℃ 0

四名年輕人生命的筆跡,最終在哀牢山的原始叢林中戛然而止。11月22日,隨著第四名失聯地質隊員的遺體被發現,哀牢山持續了一個多禮拜的搜救工作結束了。11月13日,為開展森林資源調查,四名地質隊員徒步進入了哀牢山。11月15日19時28分,鎮沅縣人民政府接到四名地質隊員的失聯報告。據搜救人員稱,四名地質隊員的遺體都衣冠完整,且有明顯的失溫症狀。

這就是哀牢山

這就是哀牢山

云南 113℃ 0

哀牢山,是古哀牢國東界界山,位於中國雲南中部,為雲嶺向南的延伸,是雲貴高原和橫斷山脈的分界線,也是元江和阿墨江的分水嶺。哀牢山分佈範圍很廣,涉及楚雄州的楚雄市、雙柏縣、南華縣,普洱市的景東縣、鎮沅縣,玉溪市的新平縣等,僅在普洱市鎮沅縣的面積就達到13.5萬畝。哀牢山最高峰在新平縣水塘鎮境內的大磨岩峰,海拔3166米。哀牢山為世界同緯度生物多樣化、同類型植物群落保留最完整的地區。

向荒野跋涉:那些“哀牢山”裏的地質人

向荒野跋涉:那些“哀牢山”裏的地質人

云南 89℃ 0

三十多年前,當費宣與他所在的雲南地質隊踏入哀牢山時,目標是尋找一座金礦。2021年11月,同樣進入哀牢山的費宣的同行們,失去了與後方的連接。11月13日,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自然資源綜合調查中心的四比特隊員從鎮沅縣者東鎮樟盆村進入哀牢山,按照計畫,他們將翻過山脈到達玉溪市新平縣完成預定的森林資源調查任務。11月21日,救援組在哀牢山中搜尋失聯人員。已是72歲的地質學家費宣,為年輕同行的殞命感到惋惜。

哀牢山上,一次未竟的森林調查任務

哀牢山上,一次未竟的森林調查任務

云南 102℃ 0

哀牢山,海拔超2000米的森林無人區,既有不穩定的陰雨大霧,又有瀑布險崖,還有黑熊出沒。在訊號空白、磁力紊亂的密林中穿行,辨認方向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進入哀牢山的4人——張金榜、張瑜、楊敏和劉宇,他們當中最大的32歲,最小的25歲,轉制前均為武警黃金部隊第十支隊成員,轉制後隸屬於中國地質調查局昆明調查中心。此次他們要進行森林蓄積量調查。沿著可循的痕迹,我們試圖還原這次未完成的森林調查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