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塑”要從全產業鏈協同發力
從去年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正式施行。“禁塑”是一場觸及習慣、觸及利益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乎社會治理、生產生活的改革,囙此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從生產端看,既要算投入產出的賬,更要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從原料供應看,要建設好、鞏固好生產的“大後方”。從技術研發看,要形成產品提質陞級的核心競爭力。
從去年12月1日起,《海南經濟特區禁止一次性不可降解塑料制品規定》正式施行。“禁塑”是一場觸及習慣、觸及利益的較量,更是一場關乎社會治理、生產生活的改革,囙此絕非一朝一夕之功。消費者追求物美價廉。從生產端看,既要算投入產出的賬,更要在產品品質上下功夫。從原料供應看,要建設好、鞏固好生產的“大後方”。從技術研發看,要形成產品提質陞級的核心競爭力。
12月27日,在海口市五源河農貿市場,蔬菜攤主使用全生物降解購物袋。攤位前的一個個全生物降解塑胶袋、禁塑文宣頁、電子監管碼、自行攜帶環保袋……12月27日上午,“海南全面禁塑周年看”媒體行活動第一站來到海口五源河農貿市場時,正值上午買菜人流高峰期。“從今年8月開始,我們市場開始集中採購全生物降解塑膠製品,攤主們可直接在市場內買到合格的全生物降解塑胶袋。
2021年12月30日,海口市一美團優選店工作人員用全生物降解塑胶袋包打包商品。在網上購物後您收到過“綠色包裹”嗎?“針對部分試點社區,美團優選會給團長配備可降解塑胶袋,2021年下半年我們就送出了超百萬個可降解塑胶袋。據統計,海南每天就有超2萬個美團優選商品運輸筐被反復利用,减少了一次性塑料品消耗。
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港碼頭,漁民鐘强彬將漁網上清理的垃圾置換積分。“加快推進標誌性工程建設。“我們加入'漁船打撈垃圾’項目後,出海時就順便將塑膠垃圾撈上來。出生在昌江黎族自治縣昌化鎮的鐘强彬,和祖祖輩輩一樣,靠海吃海,出海捕魚已有二十餘年。鐘强彬參加的會,是“海洋垃圾多元共治體系的構建與實踐暨歐盟'塑膠再思考-迴圈經濟應對海洋垃圾’項目海南終期試點研討會”。
從紙吸管到PLA吸管,“禁塑”後塑膠吸管替代品的選擇有哪些?“來一杯多肉葡提,一杯山楂草莓……”訂單一來,就該輪到我上場了。2020年12月1日起,海南首批“禁塑”名單正式實施,含有非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一次性袋類、餐飲具類,包括購物袋、日用塑胶袋、碟、盤、飲料杯(含蓋)、吸管等製品,被列上其中。
家住屯昌縣烏坡鎮的李昌偉,在鎮上經營一家小量販店,開業已4年有餘,近來店內卻忙著一件事——更新換“袋”。“左鄰右舍的商戶都這麼做,都要換降解塑胶袋,為了禁塑嘛。”談起禁塑,李昌偉不陌生。環顧他所經營的量販店,收銀台和散貨區掛著數疊全生物降解塑胶袋;鋪面門口的牆面上,張貼著宣傳海報,上面標明“禁塑,遠離白色污染”。
家住屯昌縣烏坡鎮的李昌偉,在鎮上經營一家小量販店,不久前,這家量販店收穫了兩份“禮物”——獲“禁塑先進商戶”稱號,並獲得禁塑積分。“我們家店拿到90多分,可以兌換生活日用品,以後還要爭取拿更多積分!”李昌偉說。參與禁塑能拿先進、得積分、換禮品,這得益於屯昌縣烏坡鎮探索建立的禁塑“積分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