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不妨遺臭萬年”,這話不是桓溫的本意

“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不妨遺臭萬年”,這話不是桓溫的本意

河北 81℃ 0

西元354年2月,東晉征西大將軍桓溫率領四萬精兵北伐前秦。4月,桓溫駐軍灞上,虎視長安。形勢對桓溫極為有利。桓溫依然猶疑不决,他心思極重又很敏感,對於“流芳百世”還是“遺臭萬年”一直拿捏不定。他的原意本是首鼠兩端,如果不能流芳後世,那也不能遺臭萬年吧!誰曾想這句話流傳到後世變了味,演變成了“大丈夫不能流芳百世,不妨遺臭萬年!”前秦軍隨後追殺,晉軍大敗,桓溫狼狽撤回江陵。

他曾為父親報仇,血洗仇人滿門,後成一代梟雄,還差點做皇帝

他曾為父親報仇,血洗仇人滿門,後成一代梟雄,還差點做皇帝

安徽 74℃ 0

歷史是說過和做過事情的記憶。中華民族重視孝道,甚至產生了不少讓人感慨的故事,比如本人主角,為父報仇,不惜血洗仇家滿門,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後因宣城地區經常發生動亂,桓彝受任於危難之際,被任命為宣城內史。三年後,桓溫已經18歲了,在此期間,他為父親守喪,習文練武,準備報仇。桓溫通過北伐,為自己樹立了權威,堪稱一代梟雄。再說桓溫為父報仇這件事,雖然得到世人的理解,但難免有些血腥。